分享

三访凌家滩

 七老爷施政 2019-08-17

2019年夏,方克逸游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凌家滩遗址。

初访凌家滩:感慨写下一篇游记

11年前的208年,我这50年前凌家滩村匆匆过客,首次专程访问凌家滩,写下游记《重逢凌家滩》,内容摘要如下:

遐迩闻名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委会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此处俗称后河),北依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遐迩闻名凌家滩濒临裕溪河后河。(方克逸摄)

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可谓纯属无意偶得之。系凌家滩村民万传仓,无意中掘出石斧、玉环等文物多件,揭开了惊天动地之凌家滩遗址问世序幕。2007 年 7月13日,《新安晚报》发表记者史守琴专稿《“百帝之首”生于巢湖?》,报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敬国研究员认为,从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考古中发掘的文物足以佐证:凌家滩的先民就是史料所记载的有巢氏,凌家滩遗址就是有巢氏时代的聚落中心。

初访凌家滩。2008年9月25日,方克逸(右)陪同巢湖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钱玉春先生(右二),向慕名探访的嘉宾(左起:鲁功兴、邵光霞、段永福、许邦明、丁照荣等),现场解读神秘的凌家滩。(原载新华岀版社2008年11月版《人文巢湖·巢湖儿女》图书)

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与段先生等一干朋友,在考古学者钱玉春先生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凌家滩探秘。下车只见,凌家滩遗址之上,植被庄稼生气盎然。钱玉春先生介绍说:凌家滩遗址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为一处距今53005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现在回填土壤复耕庄稼,是对遗址采取的保护措施。

初访凌家滩。2008年9月25日,路遇扛锹牵牛的凌家滩村民。(方克逸摄)

伫立凌家滩,我顿感似曾相识,而又陌路相逢。1970年代初期,我父母居住运漕镇,而我工作在东关陶瓷厂。这样,我每周往返东关运漕一次。行程有两个选项,乘车与徒步。乘车当时东关至运漕没有公路,不通汽车。有淮南线铁路,东关至长岗(小站,班次有限),或至铜闸,不直达运漕,到站还需步走一半路程。于是,徒步即成常态,而凌家滩(俗称凌各滩),恰在东关至运漕的中间,需摆渡过河。那时候,为了赶在早上班时间到达生产岗位,我常连夜从运漕动身,夜渡凌家滩。赶到凌家滩村河边,多半午夜时分。“过河噢!摆渡噢!”当年呼唤,至今萦耳……

2019年8月8日,方克逸在凌家滩村老渡口怀旧呼唤“过河噢!摆渡噢!”(傅佳龙摄)

我们一行进入凌家滩村里,首先问及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知情者回答:“他一大早上运漕去啦!”

初访凌家滩。2008年9月25日,游客进村。(方克逸摄)

经过一番短暂交流,村民们被我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打动,纷纷热情解答问题,介绍情况,并领着去看红烧土遗迹。更有甚者,不知从何处取出一枚石斧来,着实让我们喜出望外,大开眼界。“OK” !我郑重地举起有可能是有巢氏使用过的石斧,来了一张与凌家滩久别重逢留影。

初访凌家滩。2008年9月25日,方克逸在凌家滩村举起五千年前有巢氏可能使用过的石斧。左为村民陈宏生,右为村民傅明顺。(钱玉春摄)

回程之后,前思后想,感慨系之,遂赋《重逢凌家滩

》七律一首:

一路田园一路闲,星空野渡后河前。

尘封启史五千载,碾辗浮生百里旋。

阡陌幽深珍宝地,渊源梦幻祖宗天。

时艰构木有巢氏,独步践行天下先。

再访凌家滩:求教留下一本图书

今年7月8日,我去运漕古镇看看,写下游记《我心中的响石》。那天在返回巢湖之前,我由运漕去了趟凌家滩,目的是看能否与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见上一面。

再访凌家滩。2019年7月8日,路遇凌家滩村民陈先生(右)介绍情况。(方克逸摄)

我到达凌家滩,村口一位陈先生见问为我指了指万传仓家大体位置,那是一幢幢别墅型居民区,我随意叩开一户人家,问知道万传仓先生住哪儿?房主人大名吴三林,贵庚75岁。他礼让我进屋,称万传仓最近外岀不在村子,有什么事吗?电话联系过吗?

再访凌家滩。2019年7月8日,方克逸游览凌家滩遗址公园。(王君摄)

“没有!没有啦!再说我也没有他号码啊!”我如实回答。

“没有?我可以告诉你!”吴先生颇为热情和诚恳。原来,万传仓是吴三林妹婿,我不禁一楞:“啊!原来你们是姐夫郎舅关系!”于是,我从包里取岀一本《巢湖》图书:“这本书我留下来,请转赠万传仓先生。请他看看,书中凌家滩遗址内容,有无写错的地方!”

再访凌家滩。2019年7月8日,方克逸向凌家滩村民吴三林先生赠送《巢湖》图书。(王君摄)

“书!能给我一本吗?我干过十几年民办教师,就爱读书哩!”吴先生一见我手中的书,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难得一见读书人!没问题,有机会我再送一本给你!”我在吴先生情绪感染中,翻开《巢湖》图书,找到“凌家滩遗址”辞条文字:

方克逸主编的《巢湖》与《人文巢湖·》丛书。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铜闸镇凌家滩村东北侧,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1987 年 6月,凌家滩村民万传仓,无意中掘出石斧、玉环、玉镯等文物40多件。同年 7月,文物部门首次发掘凌家滩遗址,又出土石斧、石锛、石铲、石锄及大量玉环、玉扣等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有“中华第一玉龙”和玉人、玉龟及原始的玉八卦封图形物,总计300余件。石器中的月形石锛,长16厘米,厚0.6厘米,刃宽9.7厘。米,石料为青白色,磨制精细。凌家滩出土的玉器、水晶、玛瑙等珍贵文物,属江淮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器物有玉人、玉龟、玉虎、玉猪、玉环、玉壁、玉璜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有玉人和原始八卦图形,证实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确实存有河图、洛书和八卦的观念,从而取得了可信的实物史料。1998年 10月至11月底,对凌家滩遗址进行了第三次科学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祭坛一座(系安徽境内首次发现),红烧土遗迹一处。三次共发掘墓葬 44座,出土石器、陶器、玉器等一千多件。其中玉器约六百多件,制作精美,极为罕见。呈螺线状石质钻头,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首次发现。凌家滩文化遗址面积之大、文物之多,反映出遗址绝非一般氏族村落,表明江淮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高度的物质文明,光辉灿烂的文化,为探讨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凌家滩遗址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9年版安徽科技出版社《巢湖》8788页)。

再访凌家滩。2019年7月8日,方克逸游览凌家滩遗址公园。(王君摄)

临行我委托吴先生:“这书你先看,我期待你们姐夫郎舅的宝贵意见……

三访凌家滩:洗耳恭听一片初心

光阴荏苒。转眼一个月过去。时至8月8日,既是己亥立秋日,又是全民健身日,网上有贴云:“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由于暑气仍盛,我本无戶外健身计划,上午因悉万传仓先生最近又要岀门远行,遂生三访凌家滩念头。常闻评书艺人囗头禅“择日不如撞日”,便电话联系敲定行程。我约了一辆岀租车,午后途经太湖山和三口塘,须臾抵达凌家滩。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和夫人吴翠兰在门前迎客。(方克逸摄)

身着海文T万传仓与夫人吴翠兰在其别墅门前迎候我们光临。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方克逸与凌家滩村民吴三林和万传仓、吴翠兰夫妇合影留念。(傅佳龙摄)

我上前与万先生寒暄,眼中的万先生是一位沉稳精明中年人,一交流属相竟比我大上一岁,他属龙,我属蛇小龙也。我们在与现场人员合影之后,特意来了一张“哥俩好”亲密照。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方克逸幸会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傅佳龙摄)

“凌家滩村原址现已建为凌家滩遗址公园,现在凌家滩通称凌家滩文化村,隶属含山县铜闸镇。全村有傅、吴、万、陈、李、黄等姓氏,计约千余人,包括李洼、王洼、贾庄、吴庄、长岗等,规划是要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文旅小镇。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方克逸与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留影凌家滩文化村。(傅佳龙摄)

我与万传仓先生初期见面,万先生如同凌家滩代言人,如同答记者问开场白之后,我直奔主题,表示洗耳恭听他作为凌家滩遗址发现者的发现经过。

万先生随即取出自己的作品《凌家滩遗址发现的前前后后》,我接过略一浏览,文字打印整整齐齐,洋洋洒洒堪称万言书,不禁脱囗惊叹“万先生是岀自哪座学府的高材生!”

“我可没念什么书!” 万先生谦逊地笑了,抝不过我坚持请他口述发现经过的请求,侃侃而谈起来: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凌家滩村民吴三林和万传仓、吴翠兰夫妇介绍情况。(方克逸摄)

事情还得从我母亲过世说起,1 985 121日上半夜我母亲得了严重的脑溢血病,当时经医生抢救无效而过世,全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病故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为老母的后事,那时还没实行火化,村邻给挑选来了十名抬重人员(掘墓安葬人员)。第二天的早晨八点多钟,我与抬重十来人一同上山岗选墓地,选好墓地后就由这十名抬重人用山锄和铁锹打井挖墓坑,挖好后好让我母亲早日入土为安。我把墓地选好后忙着回家招待前来吊唁和看望的亲朋好友,所以不能待在墓地安排挖坑了,大约墓坑快要挖好的时候,我外侄子从墓地拣回两块不同的石头对我说:“大舅,井坑(墓坑)里挖出了不少的像是玉器,还有不少像这样的石头,打井(掘墓)人把这些石头都甩到一边,玉器都被拿着在龟塘里洗干净各自装进自己的兜里了。”当时我一看这两块不同的石头,心里一愣,山上这些挖出的石头是文物啊!这和我在博物馆所看到的不是一模一样吗?

聆听万传仓先生介绍,我觉得他母亲过世是发现凌家滩遗址的重要时间节点,便记下他母亲芳名“洪秀英”,娘家是芜湖市新横街人,1 985 121日夜间突发严重的脑溢血病故,享年62岁。而他母亲安葬墓穴则是发现凌家滩遗址的重要空间位置。

万传仓母亲过世年代,还是传统土葬。作为家中长子的万传仓,为了让母亲入土为安,他选择凌家滩高坡地势的上龟塘作为他母亲墓穴。而上龟塘当时是村民陈其茂先生承包地(自留地)。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介绍上龟塘岀土文物情况。(方克逸摄)

经征得陈先生同意,村邻傅明舜(队长)等十来名“抬重人员(掘墓人员),便替万传仓帮忙在上龟塘挖掘墓穴。而万先生则返家中接待前来吊唁人员。

就在墓穴快要挖好的时候,万传仓外侄儿从墓地拣回两块不同的石头,成为发现凌家滩遗址的重要环节。

我问了并记下万传仓外侄儿名叫“傅求静”,当时十四五岁,我眼前顿现一位英俊少年形象。

傅求静拿回两块不同的石头,瞬间感震撼了万传仓先生

 “这是文物啊!”

“你虽不是高等学府高材生!却是高明的风水先生和考古专家!”我由衷敬佩,毫不吝啬给万传仓戴上“风水先生”和“考古专家!”两顶桂冠,进而赞叹:“你给母亲选定的墓穴发现文物,可谓天意!而你看到外侄儿带回的石块,胆眼(一眼)认定是文物,可谓天才!”

万先生继而谦逊地笑道:我这点眼力说来话长:

这一带俗话说“先有凌家滩,后有运漕镇。” 运漕号称千年古镇,却是凌家滩后生。凌家滩很久之前就是一个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都市。万传仓祖辈是开澡堂的,街东原有“万氏浴室”遗址。到了万传仓父辈,改行做了炕坊(焐坊)。万传仓跟着父亲学手艺,二十来岁便成了炕坊活计的好手。

后来,万传仓承租大队炕坊,经营了20多年,经常为推销苗禽而闯荡江湖,跑遍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爱好游览名胜古迹,对反映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远古时期文物情有独钟。诸如北京的故宫,南昌江西博物馆,杭州西湖孤山博物馆,都留下他流连其间的足迹,使他相知相识众多文物展品,练就了一双识别文物的火眼金睛。

但是,万传仓认为在凌家滩发现了文物,别人信吗?!

令人难以置信!万传仓经历了费时周年半载上交文物历程。

万传仓在凌家滩发现了文物,听说放电影的李余和是文化站的人,就去找到他报吿此事,李余和到万传仓家看了那些石头半信半疑。第二年春上,一年一度的“乡三级干部暨党员训练班会议”在桑元大队礼堂召开。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和夫人吴翠兰介绍情况。(方克逸摄)

万传仓(正式党员)、吴翠兰(预备党员)夫妇与会期间,在一天的午餐中,再次和李余和讲起了这些挖出来的东西,叫他抓紧时间向上级汇报来人。大概两个多月后,含山县文物所来人,与李余和及大队领导一道来到万传仓家,叫来了队长傅明舜同志,十名挖坑人其中也有傅明舜队长在内,万传仓与领导们一起从挖井人家中挨家挨户把所挖出来的30多件玉器全部收集起来。文物所人员把收集的玉器编了号码,用相机拍了照片,叫暂存万传仓家中。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凌家滩村民吴三林和万传仓、吴翠兰夫妇在凌家滩遗址展览馆介绍情况。(方克逸摄)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万传仓觉得老是放在家里不妥,便用化肥袋把这些文物装好背着,进含城找到并要交给了县文物所人员,却被吿之这样不符合手续。万传仓无可奈何,把它从县城又背回了家中,天天盼着把文物交上去。大概有三个多月后,县文物所才来人把这些文物取走了。当时文物所给了万传仓人民币200元奖金,以示手续完备。万传仓交给文物,收下奖金,以示了却一片初心。

2019年8月8日,方克逸幸会凌家滩遗址发现者万传仓先生。(傅佳龙摄)

听了万传仓先生淡定从容,波澜不惊的介绍,令我想起卞和献玉的典故,令我感悟朴实纯净的凌家滩村俗民风……

三访凌家滩。2019年8月8日,方克逸游览凌家滩文化村。

随着万传仓先生了却一片初心,継而凌家滩遗址被组织发掘,继而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而驰名中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