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第十式的第二个动作——右转退步捋法

 syjyth 2019-08-17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解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第十式——再收的第二个动作,右转身退步捋法。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第十式的第二个动作——右转退步捋法

一、动作解析

1、眼法:

它在上一式动作(跟步左挤)的基础上,首先眼法是随身法的变化调转了90度。

这里并不是说,眼睛转过来以后,身体才旋转了;眼法和身体它是一个整体劲。眼法和身法的关系是没有变的,眼法始终在左前方向。

2、身法:

身体调转90度。

3、步法:

注意我们在身体调转的同时,腿部缠法变成右顺左逆——右腿顺缠,左腿逆缠。并且顺缠的右腿向右侧的后外斜角(在顺缠的过程中)退行半步。

脚尖朝向正右方向,落下脚跟。踏实之后,左脚向右侧带转。带转的过程注意:脚尖对右前方向,形成了一个左前虚步。

我们整个这个拳的势正好调转了90度。

我再讲解一下这个步型。

我们在上一式动作是对着左前斜角,从再上一个动作——就是我们“再收”的“左转身跟步挤”再往前,就是斜行拗步的最后一个动作,它是一个大的左侧的偏马步。我们记住这么一个步型。

在我们第十式的第一个动作,跟成了一个向前跟步,变成了一个右侧的后虚步,它等于在这条线上跟了半步。

然后在走就是第十式的第二个动作——右转身退步捋的时候,注意我退行的时候是向向右侧的后外退行,然后落下脚跟。

左脚扫带的时候,扫带到什么位置呢?扫带到我们刚刚右脚所在的位置。就是我们把左脚的脚尖带到了右脚所在的位置。

其实它是在一个平行线,加上这个右脚的落,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左脚扫带的位置正好在这条最长的线的中间。

也就是我们从斜行拗步最后一个动作,往第十式的第一个动作转的这个右脚,正好是我们第二式正好是左脚的位置。

这是步型的一个变化,正好随着身法调转90度。

4、手法:

在手法上呢就是我们要注意的:

右手它是继续顺缠,因为它是一个把位,拿了对方的右手,继续顺缠(它是手指的顺缠)。顺缠后的手心的位置仍然是对左后上斜角,中指自然地垂向左前下斜角。

注意左手收转。它这个收转呢,就是第十式的第二个动作收转,和第十式的第一个动作的逆缠的前挤,它这两个是形成了一个反圈。

松肩沉肘,往里收转。

收转到什么位置呢?手心是对右后上斜角,中指扬起对左前上斜角,形成了这么一个捋劲。

它在练习过程中,它不是直接收过来的,它是有一个圈形,这个圈形低不过脐,高不过口,在这个范围内,我们进行有效地变化。

二、动作作用

它的作用就是:在上一式的动作中我挤对方,对方为了化解我的挤劲,又加大了右转,变左转。加大右转,是把我的这个劲化掉了。

我随对方右转,我也加大左转,我的挤劲就空了。

紧接着对方加大了左转,用手肘肩连环法挤我的胸部。它是向左转,我和对方形成分劲。他向左转的同时,我把他劲给切断。我加大向右转。

也就是他向左转,手肘肩连环法攻我的胸,我的右手拿对方右手的关节,左手从对方的腋下逆缠加大之后变顺缠,套到对方的右肘的关节外上侧,并且松塌肘劲。这样的话我的劲不会丢,沾着对方,加大了一个捋劲。

这个捋正好是破转了对方的手肘肩挤,形成了一个分劲,把对方捋出去。

它这个加大的过程中,因为对方的手肘肩的劲比较长,所以我变成了一个退双步,两脚向后退的动作,和对方的劲保持了一个距离。这个距离正好非常吻合,和对方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很合适的角度。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右转身退步捋法。

要多加体会!

好的,感谢大家!

此讲解视频详见今日头条“倪华太极养生”账号的专栏:“陈氏太极实用拳法详述——第十式”。

视频内容文字无法替代,视频以立体的视角呈现最精微的内容细节,而文字内容由于读者的想象空间较大,会出现动作误差。如能更好地探究太极拳的奥秘,以观看视频作为首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