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角莲形态与功能

 昵称G3qL5 2019-08-17

独角莲(拉丁学名:Typhonium giganteum Engl.)是佛焰苞目天南星科犁头尖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另有:滴水参、天南星、野芋、白附子、禹白附、疔毒豆、芋叶半夏等别称。独角莲块茎直径2-4厘米大小不等,颈部须根多。叶与花序同时抽出。叶柄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佛焰苞紫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肉穗花序几无梗,附属器紫色,雄花无柄,花果期6-9月。块茎用供药,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中药中的“白附子”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该品有毒,宜慎用。独角莲的叶片幼时内卷如独角状,似“小荷才露尖尖角”,故名独角莲。

中文学名

独角莲

拉丁学名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别 称

滴水参、天南星、野芋、白附子、禹白附、疔毒豆、芋叶半夏

二名法

Typhonium gigante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天南星目

天南星科

犁头尖属

采 集

5~10月采

分布区域

中国特有

独角莲

天南星族


多年生草本。块茎倒卵形,卵球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2-4厘米,外被暗褐色小鳞片,有7-8条环状节,颈部周围生多条须根。通常1-2年生的只有1叶,3-4年生的有3-4叶。叶与花序同时抽出。叶柄圆柱形,长约60厘米,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叶片幼时内卷如角状(因名),后即展开,箭形,长15-45厘米,宽9-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状,后裂片叉开成70度的锐角,钝;中肋背面隆起,I级侧脉7-8对,最下部的两条基部重叠,集合脉与边缘相距5-6毫米。花序柄长15厘米。佛焰苞紫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6厘米,粗3厘米;檐部卵形,展开,长达15厘米,先端渐尖常弯曲。肉穗花序几无梗,长达14厘米,雌花序圆柱形,长约3厘米,粗1.5厘米;中性花序长3厘米,粗约5毫米;雄花序长2厘米,粗8毫米;附属器紫色,长(2-)6厘米,粗5毫米,圆柱形,直立,基部无柄,先端钝。雄花无柄,药室卵圆形,顶孔开裂。雌花:子房圆柱形,顶部截平,胚珠2;柱头无柄,圆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1]

中国特有物种,产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至西藏南部。以长白山野生药用为最佳。辽宁、吉林、广东、广西有栽培。[2]

独角莲一般在9月下旬采挖,大小分开,将大的除净泥土和须根,晒干,供药用,小球茎留作种栽。将小球茎贮放于窖内,窖温要保持在2-5℃之间。

主要价值

《民间草药》、《中药大辞典》记载,独角莲球茎供药用,逐寒湿、祛风痰、镇痉。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破伤风;治跌打损伤、淋巴结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独角莲除上述药用外,对各种疔、毒、疮、疖均有特殊医疗效果,民间用独角莲配药治疗肝硬化、糖尿病均有独特疗效。中毒表现】


初期为咽喉疼痛,口,舌麻木,烦躁不安,头晕,流涎,胃部烧灼痛,继之大量呕吐,腹痛剧烈,出汗,面色苍白,脱水,脉弱无力,虚脱,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严重时,喉头痉挛,全身麻木,最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临床应用


1. 内服宜炮制后用。


2. 风痰壅盛,经脉拘急,肢体不遂者,可与天南星、半夏、川乌等配伍,以加强祛痰通络之功。


3. 若风邪侵袭面、风痰阻滞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者,可与僵蚕、全蝎等同用,以散风止痉。


4. 痰气结聚颈项而致瘰疬肿痛者,可用鲜品捣烂涂敷患处;或与半夏、贝母、连翘等同用。[11]


5.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


配方选择


①治毒蛇咬伤:鲜独角莲全草和水少许,杵烂敷伤处。[12]


②治瘰疬:鲜独角莲全草杵烂,稍加鸡蛋白杵匀,敷患处,一日换一次。[13]


③治跌打扭伤青紫肿痛:鲜独角莲全草适量,同酒酿糟或烧酒杵烂,敷伤处,一日换一次。[14]


(选方出《江西民间草药》)[15]


4、颈淋巴腺结核(未破):鲜禹白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一次。


5、面部雀斑、粉刺及白屑风、皮肤瘙痒:白附子、白芷、滑石、绿豆研末洗面,


美容

体现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作用;美容功效有润肤白面、灭瘢除黑;白附子的美容功效主要是面部美容,可用于用于美白、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很多产品有使用了白附子,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主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中风痰壅、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阴疽肿毒辣,毒蛇咬伤、惊风癫痫、痈疽肿毒。[10]


【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服,0.5~1克。内服宜制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均慎用,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炮制方法】:生白附子除去杂质。制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粘沫,换水后加白矾(每白附子100mg,用白矾2mg),泡一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干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至七成干,切厚片,干燥。每白附子100mg,用生姜、白矾各12.5mg。


【不适人群】阴血虚中风、内热惊风及孕妇禁服。拍摄于2019年8月17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