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四大重镇

 泰阳汉子 2019-08-17

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1982年,谭其骧先生在复旦大学建立我国高校第一个历史地理研究机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81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被批确定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创成与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有着密切的关系。自1954年开始,谭其骧先生参与并主持《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便形成了以谭其骧先生为中心,复旦大学也在历史地理领域取得了深厚的学术积累,集聚了雄厚的科研力量。

建所以来,研究所在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历史地图编绘方面,有《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震图集》、《上海市历史地图集》。分支学科概论方面,有《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专题研究丛书方面,有《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中国行政区划通史》、《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和《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同时研究所还积极引进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编制历史时期中国基础地理信息的时间序列数据库,共同开发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此外研究所长期负责编辑出版专业学术杂志《历史地理》,刊载有关历史地理及相关领域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专题论文。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立地质地理系,侯仁之教授任系主任,1957年侯仁之教授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招收历史地理专业第一个研究生,1984年招收历史地理专业第一个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历史地理、区域环境变迁研究、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其中城市历史地理和区域环境变迁是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代表作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等。区域环境变迁研究,其前身是侯仁之教授开创的“沙漠历史地理”,以后扩展为以区域人地关系的综合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生态学研究。研究中心先后编辑出版了五卷《环境变迁研究》杂志。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前身是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2000年3月在原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研究中心改建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北研究院的支撑学科和核心团队是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其奠基人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的历史地理研究一直将西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研究作为重点,将“发挥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作为研究目标,积极探索历史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主动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历史景观遥感分析与GIS实验室,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黄土高原及邻近地区环境变迁研究、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学与城市建设规划和名村、名镇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研究院出版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和《中国古都研究》集刊。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概况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是由石泉教授开创,是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所根据自身的学术传统与优势,形成了三个特色研究方向:一、古代荆楚地理与文化研究。主要依靠传世和出土文献、考古材料,重点探讨西周至秦汉时期荆楚地区诸侯国的地理与文化,楚都建置,迁徙与别都分布,楚国的疆域变迁与地方政治结构,楚地出土文献所见楚、秦、汉时期本地区政治、宗教、文化地理状况等。论著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楚国历史文化辞典》等。二、长江中游地区历史自然地理于人地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古云梦泽、长江中游湖泊与湿地的变化、长江流域的自然灾害与环境演变,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开发、人地关系以及生态环境演变等方面。主要成果有《古云梦泽研究》、《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农业持续发展》等。三、区域地理研究。主要是以长江中游与汉水流域为中心,探讨一定区域范围内历史时期地理现象的分布、演变以其规律,以及区域人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著作有《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

除了上述四个之外,还有各大高校的历史地理中心,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地理所、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