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玺及秦汉印的艺术特征,不同风格的把握,是学习篆刻捷径

 李叔狠生气 2019-08-17

我国的篆刻艺术从先秦至今,上下数千年历史,浩瀚璀璨,流派纷呈,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后代无数文人、学者为之倾倒,并终身耕石不倦,终于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类。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见者大多为战国古玺。而这些古玺在古制上无特殊规定,大者数寸,小者数分,其章法错落有致,古拙典雅,方圆长短极尽变化,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疏密强烈的对比,章法巧妙的布厨,无不显示出它那独特的生命所在,而它的精美绝纶则历来都被篆刻家所推崇。

在古玺印中,无论字数的多与少,或朱文白文,整体效果十分强烈,不仅有疏密、呼应、挪让、离合,而且具有参差、屈曲、粗细等表现手法,故朱简在《印章要论>中指出:“先秦以^上印,全有字法,故汉、晋莫及”此当为精辟之论。朱文古玺大都配以宽边,印文笔画细挺圆浑(多数为私玺),白文古玺则多加七栏,或置以界格,而印文则有铸有凿(泛指官玺),古玺印的入印文字,都采用当时各国的通用文字,字体不一,笔画参差,变化甚多。由于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分割地盘,各自为政,入印文字相对秦汉印而言则显得较为混乱,故许多存世玺印至今还无法解读印文内容,这无疑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玺印在篆刻艺术中的价值则丝毫没有因文字难辩而有所消损。

古玺印不仅表现手法多样,而且在形式上不拘—格◊白文官玺,每于空灵中自造险境,又能怡然自乐的化险为夷,印文结体极富情趣,变化繁多又不失字法;朱文官玺,文字安排生动活泼,犹显遒劲,参差错落中表现出无拘无束,有法似无法,正’如孔云白所言,“书体恣肆奇放,古秀苍逸”,“为古印之尤”(《篆刻入门》)。而朱文私玺较之朱文官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表现形式多样,文字布局亦极为生动,无处不显示出巧拙浑厚、古朴奇崛之美。

秦印虽不象古玺印那么奇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也只有十四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但其印制则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秦始皇在一系列体制改革中,对文字改革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书同文字”基本上废除了混乱的六国古文,统一于小篆字体并定制了八体书,使印章的用印文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使用印文字进入了一个全新而又稳定的阶段。

秦印泛指战国末到西汉初期的印章,使用的文字为秦篆(小篆)。此时的印章都为白文凿印,印文特点为方中偶圆,得自然风神,四字方印多加田字格,长方形印多为日字格,而圆形、椭圆形等印也都有边栏和格线,这些特征都是秦印与战国古玺和汉印的不同之处,亦是区别战国印和汉代印的重要标志。

秦官印多以方正为主,亦有长方形(也称“半通印”)。秦印不仅质朴自然,而且章法工稳、巧拙相生,线条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而秦私印,相对官印而言,虽没有多少严格的制作规定,其形式则更为活泼可爱,更能显示其强盛的生命力。

我们再将秦印和战国古玺及汉印作一比较,就不难看出秦印的艺术特色了◊首先从印制上看:秦印多用边栏界格,而战国古玺虽有边栏则少见界格I从入印文字上看:秦印文似秦沼版、权量、刻石字体,较之战国古玺印文容易识读;从印章风格上看:秦印渐趋方整,较之汉印有自己的特点;再从制作上看:秦印多为凿印,而汉印则多为铸印。这些特点既不同于战国古玺又有别于汉印风格,从而更显秦印结体之疏秀、书写之自然、古劲而又苍浑的艺术特色。

汉代的印章,其繁荣可说是达到了兴盛的顶峰。汉印在印文结体上力求美化,在章法处理上力求完整。由于其印文结体的改变,为后世篆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明清文人印及流派印产生有着不可低估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汉印字体方正浑穆,和隶书有相通之处,即所谓“缪篆”亦你“摹印篆”。这种书体乃汉定六书之一(六书即古文、奇字、箓书、隶书、摹印篆、鸟虫篆),介于篆隶之间,“平正方直,壮严雅健……外貌若拙而无一笔不巧”(孔云白《篆刻入门》)。邓散木在《箓刻学》中亦指出:“它稍变小篆之形体,使之平直方正,变小篆之形式,不变小篆之义法,近隶书之结体,而不用隶之挑磔,缪篆之义,尽于此矣。”汉印结体勻称,每每极尽巧思,在篆写与布白时,通过盘曲、增减、挪让、穿插等方法来构造印面的均衡,使之字少不觉平淡,字多不感累赘。而印文笔画的平正方直、袓壮遒劲,更显汉印雍容和舒展的艺术风格。汉印不尚奇巧,每于平正中见淳朴,饱满处显灵动,方中偶圆,圆中有方,整个印面浑然一体,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典雅、雄浑共存。正如吴先声在《敦好堂论印》中指出的—样:“浑然天成,有遇圆成壁,遇方成H之妙,无龃龉而不合,无雛®而未安,

汉印虽平实典雅、不尚奇巧,但这不等于说汉印没有变化。事实上,汉印不仅静穆浑厚,而且变化多端。或平正朴实,形质古拙;或雄浑厚重,神隽味永;

或刚劲佴力,峻峭挺拔;或伸展自如,不激不励;或风姿涴畅,別开生面;或残拙自然,貌古神虚。徐坚在《印笺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今观秦汉印中,壮如鼓剑,细如抽茧,端庄如缙笏垂绅,妍丽如春葩,坚卓如山岳,婀娜如风柳,直如挺戈,屈如拗铁丝,转折如脱刃、如折竹,密如布棋,疏如晨星,断如虹收,联如雁度,纵如纵鹰,收如勒马,厥状非一,其妙莫穷者,惟一片神行其间,以故能出于无法,而臻于极法。”这段话虽没有具体分析某一方印,但却道出了汉印的本质所在,细加品味则不难使我们对汉印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对我们的创作研究是大有益处的。汉印在篆刻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后人十分肯定学印以秦汉印为宗,并以汉印为主,正如甘畅在《印章集说》中指出的一样:“印如宗汉则不失其正矣,而又何体制不得哉?”

通过对占玺及秦、汉印艺卡特征的简略阐释,我们不难看出各个历史时期的印章,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而对各个历史时期不同艺术风格印章的把握,则是我们学习篆刻艺术的最好捷径。在篆刻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回归传统,重温传统,无疑是有着深刻的、广泛的积极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