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的名贵大米(四七)射阳大米

 天堂飞雁 2019-08-17

射阳大米,产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射阳大米历史上属于籼米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部改为粳米,大米的品质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满足了人们普遍的需求。

射阳县位于苏北黄海之滨,光照足、无霜期长,境内土壤为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钾含量异常丰富,蓄水透气性能好,自然环境优越,种植历史悠久。所产大米具有米粒饱满,晶莹剔透,香纯绵甜,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特点,驰誉上海、苏南等地。

射阳的水资源丰富。江苏里下河地区四条主要河道流经射阳入海,水利枢纽工程完备,以苏北第一挡潮闸射阳河闸等四座大型挡潮闸均在射阳沿海,苏北灌溉总渠流经射阳北端,形成自然灌溉水系,泽被大片地区。境内水网纵横,水系合理,排灌分开,功能完备,使农作物旱涝保收。

射阳为黄淮冲积海相沉积平原,属盐渍型水稻土,十分肥沃。退海平原经过海水浸泡,海洋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应有尽有,而且历经几百年形成的海涂,草甸芦苇茂密,植物种类丰富,有机质、腐质物累积量很大。土质呈弱碱性,pH质为7.5~8.5,土壤结构好,中性壤土,蓄水透气性能好,不像质土壤遇干板结,遇涝不透气也不像沙质土壤,雨过水漏,有用物质容易流失。

射阳土壤有富钾的特性,速效钾含量为每公斤70毫克~210毫克,平均含量140毫克。富钾土壤特别适宜农作物生产,稻谷的糖分容易形成,使食味口感特好。射阳土壤有夜潮现象,不管怎样干旱,一夜过来,土壤显得很潮湿,作物不易缺水。

射阳的气候环境独特,射阳呈半岛状凸出,是典型的海洋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江苏独有的"冷窝",春夏回温慢,使作物生长期长。射阳为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雷雨特别是夜雷雨多,利于稻谷分蘖拔节。处于海洋、内陆气候之间,季节温差大,日夜温差也大,刺激植物的生长。

射阳无霜期长达281天,积温较高,大于等于10积温4526~4685,每年9~10月的作物成熟期,其间蒸汽量大于南北县份,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干物质的形成和积淀。射阳水稻种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射阳县稻米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中叶,射阳地区就有人烟稀少,临海著盐,汪田种稻,一年一熟的记载(《射阳县志》)。但当时未经开垦,河道淤塞、海水倒灌,春天冒盐霜,秋天芦花荡。民国(1916),民族资本家张謇来此创办垦殖公司,屯民挖渠,叠坝成田,东部植棉,西部种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把风吹盐屑满天白的盐碱滩,改造成雨洒田园四季绿的沃土。射阳成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种植品种上,也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追逐的是有饭吃,解决温饱,以产量高的杂交稻为主。随着粮食市场放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历史上的籼稻,为种植粳稻,九十年代末,全部改种粳稻。品种的变更,受到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射阳水稻栽培技术领先,水稻种植水平空前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