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芳草屋845 2019-08-18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原创/李撒欢「唯一作者」


最近有一部大火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刚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大奖。

里面穷人一家的爸爸金基泽的心态转变,给人印象非常深。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在影片的一开始,他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比如,他们一家折披萨盒子,结果收的人说,其中四分之一都不合格。

结果大家都看向金基泽。然后他则装作没看见。就因为折的不好,要扣掉一成的钱。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于是妈妈、哥哥、妹妹都围绕着收盒子的人理论扣的太多了,然而金基泽偷偷躲在房子里看着他们。

另外,金基泽的嗅觉明显有问题。

当杀虫剂被喷到屋子里的时候,其他人都被呛的不行,急着关窗子。结果,他却像没事人一样,依然叠盒子。

所以,后面几次提到味道,都给了金基泽去嗅自己身上衣服的特写。这里体现的不是现实中的味道,而是他心理上的变化。

从最初开始无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状态,比如看到酒鬼在他们窗前小便,妹妹说出去吼吼他,结果,爸爸说不要啦。

到后来当上了朴社长的司机以后,明显金基泽的自尊开始提升,当酒鬼再次跑来小便时,金基泽果断出手制止。

然而几次被朴社长一家歧视「味道」,他的自尊进一步升级产生冲突,在最后的恐惧氛围中,激情杀人,杀掉了朴社长。

自尊心一步一步,从弱小到强大,最终变得失控。

01 自尊的背后是什么?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三位心理学家谢尔登·所罗门、杰夫·格林伯格和汤姆,提出了一个理论,自尊是用来帮助我们管理对于死亡的恐惧。

当我们觉得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焦虑生或死的问题。

而自尊就是让我们感觉在一个有意义的领域,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参与者。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比如,爱德华·泰德·肯尼迪,他的三个哥哥全部殉难,成了英雄或者烈士。

  • 小约瑟夫·肯尼迪,海军飞行员,于1944年8月12日在欧洲阵亡,年仅29岁。
  • 约翰·肯尼迪,泰德的良师益友,美国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遇刺身亡,年仅46岁。
  • 罗伯特·肯尼迪,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于1968年6月6日在洛杉矶被暗杀,年仅42岁。

对于死亡,泰德·肯尼迪有太多的认识。

后来他终生为弱势群体而奋斗。为贫困人口、没有享受保险的人口、老人、儿童、移民、难民以及其他所有被美国社会“遗弃”的人而战。

即使后来被诊断得了脑瘤,他依然为推动国会确保全体美国人都能享受到支付得起的医疗保险而不懈努力。

面对死亡恐惧,我们会寻求更强的自尊感,追求意义。

02 自尊为什么会点燃暴力?

如果自尊是我们人类应对死亡恐惧的机制,但是为什么自尊又会点燃暴力,甚至制造死亡呢?

因为自尊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当另外一种世界观体系挑战我们信仰的一切,以及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时,我们就会释放出被压制的死亡恐惧。

在这时,人的本能就会贬低和否认别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或者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信仰,甚至进一步升级到消灭他们。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金基泽原来的自尊非常弱小。当得到了朴社长司机职位的时候,开的车又稳又好,开始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自尊心是不断在扩张的过程。

因此,当他试图去问朴社长对于妻子的感情时,朴社长内心是非常不满意的,觉得作为一个司机,问上司的私生活,已经有点越界了。但是没有明说。

一直到在生日宴,扮演印第安人的金基泽又不知趣的说起来,毕竟你爱她。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这句话让朴社长彻底爆发,非常不客气的说,你把今天当做加班,把这当做工作就好。

金基泽的自尊心已经膨胀到了朴社长的心理边界。但另一方面,朴社长一家对于气味厌恶的行为又反复打压着金基泽的自尊心。

索马里有句谚语这么说:“屈辱比死亡更糟糕,在战争时期,言语羞辱比子弹伤害更大。”

当羞辱累积到一定程度,击溃对方的自尊心盾甲时,会让人丧失理智。

相当于击碎了对方活着的意义。

而被羞辱的人会往往会选择指责和消灭侮辱他们的人来恢复自己的骄傲和尊严。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当时人的状态是一种非理性的,等到后来金基泽冷静下来的时候,又不断给死去的朴社长道歉。

03 更高阶自尊的三个方法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中,提到了三个方法:

①觉醒体验

指的是在生死之间领悟生命的真谛。

比如,前面提到的爱德华·泰德·肯尼迪,见过了太多的生死。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比如,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的亲身经历。

在二战期间,弗兰克被关押到纳粹集中营长达四年。

当时他们一群人长途跋涉到达集中营,被喝令排队站在一名纳粹军官面前。

这个军官漫不经心的用手指头指指点点,指向右边,立刻就有一个人被拉到右边站好。指向左边,就到左边排队。

当时没有人知道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待遇。

弗兰克自己当时努力站直,看起来更精神一些。军官看着他,甚至有些犹豫。

最终还是把他分配到了右边。

晚上他才知道,那些被分配到左边的人直接送进了焚化炉。

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弗兰克一直非常珍惜活着的时间,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也许是身边人的离世,也许是看到现实中的灾难,也许是被电影所触动,都有可能让我们有觉醒体验,让我们更加珍视活着的意义。

②波动影响

指的是,虽然我们的生命有限,但是我们的价值观和举动可以将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传递下去。

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等等。这种影响被称为是波动影响。

亚隆举了一个自己病人的案例:

在毕业30年后,她去参加中学聚会。结果,有位老同学激动的抱着她,感谢她在当年时无私的指点。这些指点不但改变了她的人生,还让她女儿从中受益。只是她自己也想不起给过了什么指点,但是年少时留下的波动影响还在扩散。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比如,《死亡诗社》这部电影中的中学教师基丁。

当时在上诗歌鉴赏课的时候,他让学生们把整个序言部分都撕下来,教会他们用自己的眼光鉴赏诗歌,而不是教条的学习,某某教授的解释。

基丁燃起了学生们内心中的渴望,学会发自内心的真情表达。

波动影响的核心在于,传递价值和意义。相比于构建在比他人强的自尊来说,波动影响更加强大和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③亲密联结

死亡最明显的特点是孤独。

以至于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非常荒诞、残忍的现象。比如,陪葬制度。甚至用活人殉葬。

这种愚昧背后,是人对于孤独的恐惧,害怕自己独自面对。

但是,减轻孤独这种事情应该是活着的时候该做的事,而不是死后。

最好的做法就是建立亲密联结。

除了亲密关系以后,社团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充。

亚隆提到了一个即将离世的女士,讲自己在治疗团体中的体验:

就好像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独自一人乘坐着小船漂荡在港湾里,看见很多其他船只的灯光,我知道自己没法到他们那里,也没法加入他们,但是,看到这些灯光在海湾里跃动是多么令人安慰啊。

仅仅是感知到他人的存在和陪伴,就能他人带来莫大的安慰。

要特别注意不要掉入到一些邪恶团体中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判断指标,就是看对方是否总想要切断你与他人的联系,独占你的关系网,产生病态的依赖。

总结:

不要轻易剥夺他人的自尊,否则会带来强烈的反弹。

每个人自尊的程度程度不同,越强的自尊,被冒犯以后,反而不会产生巨大的情绪波动。越是脆弱的自尊,一旦冒犯,越可能会遭到对方极端报复。

比如,我们曾经看到抢夺公交车司机方向盘导致坠海的新闻。可能仅仅是几句口角,就可以不顾所有人的死活,在那一刻情绪完全掌控了其行为。

自尊的背后其实是帮助我们面对必然到来的死亡恐惧。

相比于自尊,还有更好的三个方法:

①觉醒体验,可能看一些生离死别的电影都会触发我们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悟。

②波动影响,你打算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③亲密联结,我们需要跟自己认同的人建立联系,手拉手一起面对这个世界。

心理学家:高手的自尊,比普通人的自尊,厉害在哪里?

真正的自尊是让我们无畏死亡,而不是制造死亡。


我是李撒欢,一个追随丁元英精神的学徒,用理性发动对基因和模因的叛乱。

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