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官妓和和尚这两种身份就不是能被一起提起的人,但是历史上就留有一首和尚献给官妓的诗词。很多人奇怪,和尚不是不能够靠近女色吗?为何还会作诗赠与官妓?这一切都从苏轼身上说起。 苏轼的性情豪迈这点,大家都知道。正是因为他豪迈的性情,才会结交众多好友。他也完全没有古代人唯唯诺诺的样子。经常拿自己的朋友开涮。其中就有这个赠诗给官妓的和尚,道潜。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和尚,他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诗人,他自幼就与佛结缘,早早的出家。后来因为诗词被指有讽刺的意义被强制还俗。后来经过他坚持不懈的为自己辩驳,以及多位好友为他多次觐见美言,才恢复了他的清白。恢复清白后的他,马上又削去头发再次成为和尚。 因为与苏轼交好,所以两人常常聚在一起喝酒作诗。当时苏轼暂居杭州,好友道潜一路远行来到了这里,苏轼看到自己的好友大老远来看望自己,特地设下宴席款待他。酒过三巡,苏轼爱玩的本性暴露了出来。他觉得两个人这样作诗太没有意思了,于是叫来当地有名的官妓前来作陪。 官妓来后苏轼马上向她介绍自己的好友道潜,介绍他可是一个大诗人,如果能够得到他的一首诗可谓是三生有幸。接下来苏轼就等着看好戏了,官妓顺着苏轼的话向和尚讨要一首诗,赠与自己。和尚慌乱无措,看到靠近的官妓吓得慌乱无措。镇定下来后开始做下一首诗来。 《答杭妓》 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 这首诗原来名字其实是口占,也就是答的意思,后来才改为现在的答杭妓。意思就是回答杭州的这位官妓的问题。全诗的大意是,感谢眼前这位身材窈窕的女子,但是你还是将你的浑身解数用来勾引襄王吧。这里的襄王指的正是拿他逗趣的苏轼。自己修佛的心就想被泥土包裹住的柳絮一样,不会因为一点春风的吹动就上下飞舞了。 后面这句是说自己的内心,虽然你很漂亮很撩人,但是我的心情沉寂不会有波动。 在佛教中常有比喻人为柳絮的说法,柳絮飞在天上的时候,就像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起有浮。同时柳絮沾上泥土之后,就像人看破了红尘,不会随便波动。这里不仅点破了自己的身份,用禅修的方式来说明自己的立场。而且柳絮十分的轻,很容易随着春天的微风飘散在天上。所以柳絮在这里也有必须轻浮感情的意思。 而第一句则是打趣苏轼,苏轼正是想要看看和尚和官妓的故事,于是道潜先夸赞了一番眼前的窈窕淑女,又让她把目光看向旁边的苏轼,之所以要用襄王来代替苏轼,可能也是想表达,他才是值得攀附的贵家公子。 这首诗作下后,苏轼也大为惊叹。大笑道,我以前看到柳絮沾上泥土的样子的时候,也想到了他轻浮的模样,想着日后可以用在诗作里。没想到今日被你抢先一步用掉了。这也是从侧面在说他的比喻用的极好,能够得到诗人苏轼这样的表扬,这首诗自然也作为经典传颂下来。 后来这首诗的柳絮比喻这一句反复被其他文学引用,比如红楼梦中,宝玉为了表达自己对林妹妹的真心说出,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大意是,如果我心爱的人死去了,那我就出家。从此内心就跟沾上了泥土的柳絮一样乖乖呆在泥土里,不会在去寻找下一个枝头了。 这个经典的比喻一直被引用在各种作品中,柳絮这个春天不起眼的小东西,也变成了比喻人心踏实,不再飘荡不定的道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