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9章分享暨八月开放月祝福》连载18 一般人对自己喜欢的人事物都会不知不觉地抬高,而对自己不喜欢的则会有意无意地贬低,这是我们头脑中常犯的毛病。 所以,如果我们过多享乐,或过多强调整体中的某一个部分,那么势必会忽视其它部分。就如老子所说,若过多强调圣、智,无形中就会反对巧、利;过多强调仁、义,就会丧失孝、慈;过多强调巧、利,就会失去仁、义…… 因此,要做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就要去除华丽,还事物以本来的朴素面目;同时,还要减少私心和私欲,还自己一颗恬淡的平常之心。 如果一个人的私心、私欲太重,内心就会失去平衡,他就会想方设法去满足自己的私欲;同样,私心、私利太重,也是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所以,那些假圣假智、假仁假义之人,之所以能够得逞,正是因为人们的私心、私欲太重的原因。 当然,真圣、真知、真仁、真义是好事情,但事实上圣人无名,智者若愚,仁者无心,义者无意,一切皆在自然中,一切皆在和谐中——越是真,看上去越是平平淡淡、朴朴素素。质朴无我的做人做事,实质上却是一种深深的和谐。 道德经学用编辑部于2019年8月18日第561天(作者授权代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