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案例」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及规划路径探讨 ——以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为例

 中南城建君 2019-08-18

文章基于农业、生态、文化与田园的关系,以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为研究案例,构建田园综合体发展的4种模式,即“三生空间”的生态发展模式、“农业 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农旅 文旅”的旅游发展模式及“从安居到宜居”的村庄发展模式,并从土地整合与用地指标开发两方面保障田园综合体规划的落实,以期对相关规划有所参考。

01

田园综合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

 (1)内涵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被提出后,多方对其进行了解读。“田园综合体”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与农业综合体、农旅综合体等概念在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农业综合体的概念是2012年陈剑平院士首次提出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载体,被看作农业园区的升级版。

田园综合体农业综合体产业思维概念的基础上,强调对农村和农民的进一步关注,其以农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农民参与和收益程度为前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资源整合利用提供合理方案,与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等概念有着很多的联系,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地域综合体。


 (2)发展特征

田园综合体具有多种业态的“新型经济组织模式”的特点:突出以生态为依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基础特征;以产业为核心,强调“三产融合”,以旅游为引擎,打造位一体”的农业、文化和旅游发展模式;以农村为载体,以乡土文化为灵魂,以健康为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智慧集约的大农业产业综合体(图1)。

1.“三生同步”的基础特征

在水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我国提出生态空间保育、生活空间(圈)组织及生产空间重构,通过政策区的划分构建田园综合体的“三类空间”,同时提出各类空间的管制要求。

2.“三产融合”的动力特征

田园综合体突出以农业综合体内涵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拓展农业功能,实现二产农产品加工和三产田园旅游的延伸与拓展,实现田园生产、田园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发展模式。

3.“三位一体”的活力特征

田园综合体突出农业、文化和旅游之间的“三位一体”,如果说农业是核心,那么文化则是灵魂,是旅游参与的途径。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乡村旅居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创新业态。

02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1)“三生空间”的生态发展模式

以大生态为依托,通过“三线”控制,即生态保育的绿线控制、生活空间的红线控制及生产空间的棕线控制,划分“三类空间”发展类型,建立“三生空间”的生态发展模式。对现状空间提出管制的原则要求,在政策上提出有利于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建设管理的指引,为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及非建设用地保护提供依据。

 (2)“农业 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土地全流转及建立现代农业体系为基础,以农业园区经营主体全企业化为保障,以各类园区土地全覆盖为抓手,突破对水土环境整治的全利用,划定“农业 园区”单元,作为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资源专业化、体系化、企业化、规模化、分区化、园区化、生态化及循环化的整合模式。

 (3)“农旅 文旅”的旅游发展模式

以大旅游为引擎,以文化遗址、文化资源为基础,形成文化旅游景点,打造“田园 文化”的文旅游;以特色农庄、农业园形成农业旅游、观光旅游节点,打造“田园 农庄”的农旅游。结合生态性开放空间及功能组团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整体旅游空间布局,依托文化旅游景点与休闲农庄,整体形成“点—线—面”的“农旅 文旅”空间布局,激发田园综合体的活力。

 (4)“从安居到宜居”的村庄发展模式

首先,以人居转型为目标,根据影响村庄发展的因素建立村庄评价体系。其次,以宜居指数为分界线,综合对村庄进行分类,将村庄分为移民搬迁型、提升改善型和特色发展型3种类型,同时提出各类村庄的发展策略。最后,运用“田园 社区”的模式引导村庄建立合作社,带动村庄发展,实现农民致富。

03

 田园综合体规划路径

 (1)土地整合路径

通过顶层设计、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和企业扶持机制,建立土地整合机制;通过政策保障与优惠,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同时解决因土地流转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益;提供有效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推进土地要素快速整合。

 (2)用地指标开发“刚性控制 弹性引导”路径

通过“刚性控制 弹性引导”的方式探索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问题。其中,弹性引导建设农业园和农庄基本单元的数量;刚性控制各类基本农业园单元内的建设用地比例,严格遵守制定标准,包括农业园区建设用地、农庄建设用地及旅游风景区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

04

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规划实践

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丹锡高速公路以南区域,规划区总面积为307.61km²,整个区域总体呈现出“一山、八丘、半分川、半分谷”的特征。

 (1)发展模式构建

1.生态发展模式:以大生态为依托,引导“三生空间”规划

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规划区内现状包括村庄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基本农田、一般农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水域、交通用地、自然保留地和风景旅游用地10类用地性质。

其中,现状林业用地为11710hm²,森林覆盖率达到38.34%,如未来将7407hm²的自然保留地(含可退耕换林地)修复成森林,森林覆盖率可以达到50%以上;现状林木有19种,优质树种规模为1578hm²,仅占13.48%,而以杏树、杨树及榆树为代表的劣质树种占86.52%。

未来红山田园综合体按照“三生空间”生态发展模式,划定生态保育绿线、生活空间红线和生产空间棕线,从而划分生态空间保育区、生活空间(圈)组织区和生产空间重构区,在政策上提出有利于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和建设管理的指引,从而呈现出良好的山林生态本底(图2,表1)。

2.产业发展模式:以大农业为基础,建立绿色多功能的农业园区

红山田园综合体范围内现状耕地面积为9756.67hm²,占总用地面积的31.72%。现状已流转农业用地面积为1121.87hm²,规划根据未流转的农业用地规模,以及现状蔬菜、药材、杂粮和花卉等产业类型的分布位置及对村庄的带动发展情况,以“农园 水源”“休闲 水源”的形式确定“农业 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土地全流转及园区的全覆盖(图3)。

(1)“农业 园区”类型

从红山田园综合体现状种植产业类型分布看,以蔬菜种植为主的现状设施农业规模为629hm²,分布在规划区北部区域;现状黑枸杞种植基地规模近710hm²,分布在规划区中部地区;以曾嘉园为主的杂粮种植基地规模近666.67hm²,分布在规划区南部区域。规划依托现状种植区位特点进一步强化三类种植作物的空间分布,使农业种植呈现出“北菜、中药、南粮”的特点(表2)。

(2)“农业 园区”单元划分

规划以三类种植作物为基础,以现状河流、山丘及市政道路为界限,将整个农业种植区划分为五大种植单元,其面积分别为66.67~133.33hm²、133.34~200.00hm²、200.01~266.67hm²、266.68~333.33hm²和333.34hm²以上。其中,粮食农园为34个,药材农园为8个,蔬菜农园为1个(图4,表3)。

(3)“农业 园区”模式价值

规划根据“一园一带一村一沟一荒山”的原则,以农业园为基础,划定周边农业辐射园。农业辐射园所辐射村庄的基础设施由农业园统一改造配建,辐射村庄的村民按就近园区解决就业问题,最终实现村庄覆盖75%以上;农业辐射园范围内的荒山、荒沟由农业园进行治理,一般要求待修复荒山占农业辐射园面积的5%以上,如果这一占比超过50%,则将待修复荒山面积的1%作为奖励性建设用地指标奖励给企业主,以此实现农业园对荒山50%用地的修复治理规模(图5)。

(4)“农业 园区”用地功能控制

规划将每一个农业园内部按照一定比例划分为建设区、生态区、休闲区和生产区,并进行分类引导,原则上将建设区占比控制在1%~3%,生产区占比达到80%以上;将农业辐射园按照辐射范围划分为农业园、林地责任区、荒地责任区和村庄辐射区,要求总体林地覆盖率达到30%,荒地覆盖率达到50%。

3.旅游发展模式:以大旅游为引擎,积极培育双旅产业

红山田园综合体范围内最有特色的资源是历史文化遗迹,共有149处,其中国家级遗迹3处(包括6000年前的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和4000年前的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自治区级遗迹2处,市县级遗迹144处规划依托“三生空间”划定的生态性开放空间,以大旅游为引擎,发挥农林及历史文化遗迹的资源价值,因地制宜地进行整体旅游空间布局,形成“一轴一带、三心三区、两环多节点”的旅游空间结构,发展“农旅 文旅”双旅模式,激发田园活力(图6)。

(1)以“田园 农庄”打造农旅游

规划依托区域现状泉眼及花卉等特色种植产业,打造以观光体验农庄、主题休闲农庄和度假休闲农庄为主要载体的“旅游 生态农庄”农旅模式。

引导和控制农庄内部组织功能,原则上农庄发展规模不小于6.67hm²(100亩),功能性引导体现在景观性农作区要占用地规模的60%以上,休闲体验区要占用地规模的10%~30%,建设用地则优先选择可利用的荒沟,其次选择待修复的荒山,以避免对农业用地的侵占。鼓励农庄企业主发挥其在农庄辐射园范围的生态责任,实现农庄对3%的荒山的修复。

(2)以“田园 遗迹”打造文旅游

为了更好地保护规划区内的149处文物遗迹,规划以1500m和800m为辐射半径,划定不可移动文物集聚辐射范围(不含国家级),共105.2km²。其中,文化遗址保护控制区面积为50.6km²,荒地占 27% (3.59km²),林地占45%(22.79km²)。规划建设大型遗址主题森林公园3个、生态公园(风景名胜区)2个,并依托182县道两侧分别外扩100m培育花海游览带,将大型遗址主题森林公园和生态公园(风景名胜区)串联起来,形成遗址公园体验带,覆盖近43处文化遗迹,打造全线总长度约为22km的文化游线 (图7)。

同时,对于散落在遗址公园体验带及百里旅游环线外的市县级和未定级别的遗址,规划建设17个小型遗址公园,根据所处周边环境提出3种保护控制措施(表4)。

4.村庄发展模式:以人居转型为目标,实现村庄“从安居到宜居”

红山田园综合体范围内现状涵盖9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辐射25565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8.72km²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341m²,远高于国家对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50m² 的标准。

现状村庄呈现出人口趋于老龄化、村庄规模逐渐缩小及设施短缺严重的特点,应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村庄集约发展。规划通过建立村庄发展评价体系,划分村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村庄发展策略。

(1)村庄发展评价体系

规划通过分析影响村庄发展的因素,包括危房数量、总人口、外出打工比例、留守老年人比例、水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均收入和经济辐射能力,建立村庄发展评价体系(表5),对村庄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各影响因素最高分相同的方法设置各项分数,为村庄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2)各类型村庄发展策略

规划根据上述村庄发展评价体系将村庄划分为3种类型,确定31分以下的村庄为移民搬迁型村庄,共31个;31~35分的村庄为改善提升型村庄,共33个;35分以上的村庄为特色发展型村庄,共22个。同时,规划对三类村庄提出相应的发展引导策略(表6),其中移民搬迁型村庄和改善提升型村庄侧重于政府的主导与引导,特色发展型村庄侧重于企业的引导。


 (2)路径保障

1.提供有效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推进土地要素快速整合

传统的土地出租模式,是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但这种模式并没有让农民参与其中。

因此,规划鼓励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的土地发展模式以土地入股形式为主,结合“农业 园区”的分布,以单个农园辐射村庄为基础(15分钟步行距离 /1.5km²辐射半径),运用“田园 社区”的模式引导村庄建立合作社,在现状21个农村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成立20个农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的改变,使农民变成社员,入社的土地根据其常年产量评定为若干股,作为交纳股份基金和取得土地分红的依据,真正实现农民参与其中和受益程度的提高。

2.制定“弹性引导 刚性控制”的土地指标利用保障机制

(1)农业园单元划分及建设用地标准

红山田园综合体的农业园单元划分参考国内、国际级区域性案例,划分为5个等级。同时,参照农业辐射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的国家标准及北方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种植配套设施用地控制标准,按照农业园不同规模等级及功能,配置不同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表7)。

(2)农庄单元划分及配套设施用地配套标准

红山田园综合体的农庄单元划分参考国家标准及浙江杭州蓝城农庄、成都多利农庄的做法,按照小型农庄(6.67~26.67hm²)、中型农庄(26.68~40.00hm²)、大型农庄 (40.01 ~ 66.67hm²) 及特大型农庄(66.68~200.00hm²)进行划分。同时,参照国家设施农业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用地标准,以及农庄绿色植被(含农作物)所占比例和农庄相关案例的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按照不同规模,配置不同比例的建设用地,即小型农庄、中型农庄、大型农庄、特大型农庄的建设用地比例分别为15%、10%、8%和6%。

(3)旅游风景区及特殊项目用地标准

红山田园综合体内的文旅景观区依照《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控制景观公园的建设用地比例,其中国家森林建设用地比例不得超过3%,其余区县森林公园建设用地比例不得超过2%;地方工程建设项目或对外招商引资开发项目征(占)用了森林公园林地的,可允许森林公园新规划部分林地进行经营性开发,但面积不得超过20%。特殊项目则需要单独申请论证建设用地规模。

05

结语

田园综合体是继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小镇之后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载体,其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村地区服务业领域,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田园生活体验,并对新农业、新农民和新社区都有一定的思考。从各地的实践情况看,田园综合体无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丨规划师杂志

作者信息丨张学勇 旷颉 楼梅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