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剽窃别人的画面,据为己有,这就是摄影大师,这就是摄影史

 如歌行板11 2019-08-19

尤金·阿杰特:巴黎,1900年

徐淳刚 | 文

街头招贴,广告,海报,甚至涂鸦,

是现代摄影的重要题材之一。

以画入画,以图构图,

是现代摄影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

通俗地说,这叫“偷”(拍),剽窃。

剽窃别人的画面,据为己有,

这就是摄影大师,这就是摄影史。

就数量和质量来说,第一位“剽窃”大师是

尤金·阿杰特——

尤金·阿杰特:巴黎,1900年代

从现代“版权”意识来讲,

这些户外画面都是有作者的,

有名或无名的插画师、设计师精心设计的。

甚至涂鸦,也是人家小孩子画的!

尤金·阿杰特:巴黎,1898年

尤金·阿杰特:巴黎,1900年

所以,伟大的阿杰特非常谦虚。

他在自己的门上写着:“给艺术家的资料”

(Documents pour artistes)。

他没有骄傲地说,我是艺术家,

只是说,提供资料

曼·雷要在超现实主义杂志上发表他几张照片,

他说:都是资料,不必署名

尤金·阿杰特:巴黎,1900年代

尤金·阿杰特:马戏团,1898年

尤金·阿杰特:马戏团,1898年

阿杰特最大的继承者,

美国最伟大的摄影家沃克·埃文斯也传承了

阿杰特“剽窃”别人画面的技巧。

阿杰特当年由于技术限制,

“剽窃”得比较远,甚至模糊,

埃文斯更近一步,“剽窃”得更仔细、更清晰——

沃克·埃文斯:撕掉的电影海报,1930年

沃克·埃文斯:街道,1936年

沃克·埃文斯:马戏团海报,1936年

沃克·埃文斯:新奥尔良,1936年

沃克·埃文斯:擦鞋架,1936年

沃克·埃文斯:鲜鱼店,1938年

“大师之师”安德烈·柯特兹,

也是一位街头“剽窃”别人画面的高手。

和阿杰特、埃文斯的静态拍摄不同,

伟大的柯特兹往往将海报上的人和街头行人

组织进同一幅画面,

实现了更严谨、更巧妙的“剽窃”艺术——

安德烈·柯特兹:巴黎,1934年

安德烈·柯特兹:美国,1962年

现代摄影巨擘布列松,

刚开始拍照时非常崇拜阿杰特。

他学阿杰特用大画幅在街头拍摄,

“剽窃”了很多静态的橱窗画面。

等到他抛弃大画幅,改用更小巧的新型相机,

他又向另一位偶像柯特兹偷师学艺,

把海报上的人和街头行人也拍在一起——

布列松:巴黎,1931年

布列松:巴黎,1973年

布列松:美国,1947年

布列松:日本,1965年

布列松:印度,1966年

布列松:加拿大,1965年

布列松:哈瓦那,1963年

布列松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

他几乎报道过二十世纪上半叶所有

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

1952年,布列松出版了一本杰作:

《偷拍的照片》

(Images à la Sauvette),

精选了100多张他在街头

用毛巾裹住相机偷拍的照片。

但谦谦君子总是这书名翻译成

《抓拍的照片》

美国人更有文化,

联系红衣主教莱兹的名言

(“世间万物无不有其决定性瞬间”)

把《偷拍的照片》翻译成了

《决定性瞬间》

The Decisive Moment)。

虽然布列松最终同意了,但心说:

“好吧!决定性偷拍瞬间……”

布列松:法文版《偷拍的照片》,1952年

布列松:英文版《决定性瞬间》,1952年

布列松不但在法国“剽窃”,在美国“剽窃”,

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剽窃”。

即使当时中国海报设计师的水平有限,

他也照“偷”不误——

布列松:上海,1949年

布列松:上海,1949年

布列松:北京,1958年

布列松:北京,1958年

二十世纪欧洲大陆摄影,有两位先驱大师,

一位是布列松,一位是布拉塞。

“夜景大师”布拉塞,

也是街头“剽窃”的行家里手——

布拉塞:流浪汉,1935年

布拉塞:罗林路的台阶,蒙马特区,1930-1932年

布拉塞:睡着的流浪汉,罗马车站,1933年

布拉塞:海报(马琳·黛德丽,好莱坞明星) ,1937年

布拉塞:巴黎,1946年

1932年,布拉塞凭《夜巴黎》一举成名,

从此成为那个时代最卓越的摄影大师之一。

但是后来,他拍人物拍得少了。

布拉塞花了20多年时间,拍摄街头涂鸦,

“剽窃”人家小孩子乱画的东西!——

布拉塞:涂鸦,巴黎,1950年代

布拉塞:涂鸦,1944-45年

布拉塞:涂鸦,1930-50年

布拉塞:涂鸦,1930-50年

“剽窃”人家的画面,据为己有

这历史从未停止。

改写现代街头摄影史的威廉·克莱因,

也热衷此道,乐此不疲。

《纽约》《罗马》《东京》《莫斯科》,

4本当年销路极差的摄影集里

都有这样的照片——

威廉·克莱因:纽约,1954-1955年

威廉·克莱因:罗马,1958年

威廉·克莱因:东京,1961年

威廉·克莱因:东京,1961年

威廉·克莱因:莫斯科,1964年

威廉·克莱因的“徒弟”森山大道,

也从克莱因那里学会了“剽窃”别人的画面,

拍下人家的海报——

森山大道:《啊!荒野》,1966年

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全集》,2004年

“摄影就是复制(copy),我只在意这个。”

森山大道不但从克莱因那里学到了在街头“剽窃”,

他更向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学习,

把报纸杂志上的画面,直!接!拿!来!印!刷!

做成自己的作品——

森山大道:《朝日相机》,1969年

森山大道:《朝日相机》,1969年

从阿杰特谦逊的“给艺术家的资料”,

到布列松坦率的“偷拍的照片”,

再到安迪·沃霍尔、森山大道明目张胆的抢(“复制”),

摄影一直都在“剽窃”别人的画面。

所有伟大的摄影师都在“剽窃”。

整部摄影史都是“剽窃”。

日本战后写真巨匠东松照明,

也“剽窃”了很多——

东松照明:神奈川,1967年

东松照明,1960年代

东松照明,1979年

东松照明,1979年

东松照明:无题,1960年

流浪大师约瑟夫·寇德卡,

“最伟大的照片”,摄影集《布拉格1968》里,

同样“剽窃”了别人大量的画面——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寇德卡:《布拉格1968》,1968年

街头“剽窃”来的画面,拍摄下别人的东西

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答案居然是肯定的!

最著名的案例,

艺术家理查德·普林斯直!接!翻!拍!

万宝路香烟海报,

2005年售价124.8万美元,

2008年更卖出340万美元的天价,

成为全球最贵的照片之一。

此前美国当地法院裁定普林斯

在高古轩画廊展出的作品,

违反了公平使用原则,侵犯版权,

但后来又以“转化创作”为由

推!翻!了!判!决!

左:万宝路香烟;右:理查德·普林斯《无题》,1989年

现代社会是一个极端矛盾的社会,

专制与自由,贫穷与富有。

精英们一边高喊“作者死了”(罗兰·巴特),

一边又疾呼“保护版权”。

然而摄影,尤其街头摄影,

最大的特点就是“剽窃”。

森山大道说过这样的话,

向“剽窃”鼻祖尤金·阿杰特致敬:

“阿杰特的摄影,

现在看起来还是很不可思议,

他的摄影第一次轻抚过人类的眼睛时是全新的,

现在依然是全新的。”

尤金·阿杰特:巴黎,1899年

就摄影史而言,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剽窃”来的:

从自然中“剽窃”,从社会中“剽窃”,

在户外“剽窃”,在室内“剽窃”……

但热衷生意的人一直在讲“版权”,

一直在辨析什么是“原作”

在自己的照片上加水印,

甚至在别人的照片上加水印,

这就属于自己了吗?

照片水印是现代社会最可笑的东西。

(可笑的“自我”,

就像作家恨不得在每一页书上

写下自己的名字。)

在老法师们大谈“版权”、“原作”的时代,

“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有名”与“无名”的关系,

这些摄影的本质关系他们想过没有?

“剽窃”来的东西,

怎么好意思大谈“版权”、“原作”?

还公然拍卖?

(大师们大多已死去,版权在他们的

子女或作品执行人手里,

一笔好生意。)

森山大道:纽约,2010年

应该清楚地看到,

“版权”、“原作”是资本世界的概念,

这些概念本身是矛盾的。

不如说,这些概念是一些游戏规则,

要进入游戏,你就得遵守规则。

(农民的“原作”是一根葱,

“版权”在自家地里,同样卖给你。

杜尚的“原作”是签了假名字的小便器,

最后找不到了,

博物馆收藏里的全部是复制品。)

关于“原作”,森山大道这样说:

“应该说摄影中从来就不存在“原作”的概念,

至少在路上的街拍我是这么看待的。

所以我的摄影如果被复制了也没有关系,

就算是被恶意使用也好,

因为我原本拍的就是翻滚在街上不属于我的东西,

而我也并不是完全基于善意将它们拍下来的。

若不认真看待这个事实,却只在乎原作,

那么摄影就会往其它的方向走。

是的。

摄影朝着展览的方向走。

摄影朝着买卖的方向走。

(农民们牵着猪羊提着鸡鸭去赶集。)



东松照明:荒木经惟,1975年

森山大道只谈摄影。

我们也只谈摄影。

摄影的本质之一是复制。

在复制中创造,在创造中复制。

摄影的本质之二是无名。

在无名中有名,在有名中无名。

摄影的本质之三是沉默。

在沉默中喧嚣,在喧嚣中沉默。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摄影之始;有名,摄影之末。

(“给艺术家的资料”。)

(给你的资料。)



徐淳刚 | 编译·撰文

世界摄影·文学翻译·艺术之旅

长按-识别-关注

一起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