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心屿离世界遗产有多远?温州文化名人戈悟觉力陈申遗三大优势

 孤舟独钓88 2019-08-19

  江心屿何以得名“诗之岛”?随着杭州良渚申遗成功,不少市民发出“江心屿能否申遗”之问。眼下,江心屿改造提升工程正在鹿城如火如荼推进中,这个千年孤屿、瓯江山水诗路上的明珠,将怎样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华?

请跟小布一起品读

本土文化名人戈悟觉的一篇文章,

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1984年戈悟觉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留影

作者简介:戈悟觉,温州人,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学者。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文首发于 人文温州

  早年,我在家乡上学的时候,休息时爱说:“去江心嬉。”这句语很有诗意:浩阔滔滔的瓯江之心可以去玩!
  “嬉”字是书面语组合词,温州语却单用。连唐代大诗人韩愈来温也以嬉字入诗写江心屿:“朝游孤屿南,暮嬉孤屿北。所以孤屿鸟,尽与公相识。”很亲切,很生动。江心屿古人常以“孤屿”指称,只道孤屿即可知,可见其有名了。明代称“江心”了,董其昌有诗《赠江心休上人》,林旸有诗《江心观潮》。先有江心的温州口语称谓还是董其昌他们造词而沿用,无可考。董其昌乃书画名家,官至礼部尚书,非等闲人物。清以降,“江心”普及了:《江心怀古》(焦尚奎)。《江心观灯塔》(林元桂),《江心赏月》(薛英)……“江心屿”大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有的称谓,我见到最早的诗是苏步青《辛丑年游江心屿作》,1961年。“屿”字与江心相连,温州话有点拗口。

  我1994年从宁夏调回故乡,老家在八字桥。那些年时不时去江心屿走走。一次留宿,不是有意的,下午过5点没有渡轮了,小船(冲锋舟)开高价,怄气在工人疗养院住下。疗养院是英国领事馆旧址,建于1894年,保存完好,省级文保单位。东塔下。环境优雅,视野开阔。然而夜晚只亮灯两小时,疗养院自备的发电机。蚊子太闹,在江岸岩石上枯坐一夜。江风习习,波涛声声,倒也不觉寂寥;送走满天星月,迎来早霞满江,目睹一轮时序,倒也难得。不过如此处境,有床不得卧,有家不得归,被蚊子逐出,便生感叹。
  其时我在温州日报开有专栏“悟觉窗口”。一周一期,千字文。1998年8月29日,我在窗口瞭望江心屿了,发表《江心屿——诗之岛》一文。我从最早、最多、名家毕至、丰富多彩4个角度论叙。60多亩弹丸之地,1500多年来数以千百计的诗人相继来到东南一隅的瓯越,“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孟浩然)。在千字内,写得简略,但也未忘写上:江心屿“在二十世纪末却未通电,隔江相望,团团漆黒。”
  后来才知道,40年前,第一期江心屿改造扩建,形成了“岛中湖、湖中岛,岛中岛、园中园”的格局。1986年12月江底架设两缆接通电灯电话。1992年电缆出故障停电。从善如流,时任市长钱兴中约我谈话。这年市政府投入3800万巨资启动“亮丽工程”。2001年修复通电。
  江心屿之于诗之岛,对温州具有非凡意义。古时处地处僻远的温州并无多少人知晓。谢灵运任太守一年,他的孤屿诗非常出色。李白杜甫未来温州,也是“康乐(谢灵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这是李白写的。杜甫写:“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扁舟吾已就,把钓待秋风。”两首诗为温州成为山水诗发源地锦上添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永嘉四灵”,温州成为中国戏曲诞生地的南戏,江心屿的诗篇诗名,无疑提供了文化的支持。
  然而“诗之岛”的命名却是一波三折。市政府先后邀请文人专家举办5次论证会,我作讲解和答辩。舌战群儒。2002年方被正式采用,中国作协“诗之岛采风团”来温。2003年鹿城区举办江心屿金秋文化节,温州诗词大会举办“千年风来· 诗之岛”大型主题活动……。十多年来,很高兴看到各种活动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彩,不过我是局外人了。去年9月19日,在西塔下有精彩的“诗之岛”文艺演出,我不期而遇。在座有我的朋友和认识我的人,他们问我:“刚才听说诗之岛是你命名的,是不是?”
  这是闲话。
  2016年,两位国内著名的诗人结伴来温州找我。少不了去江心屿。他们知道“诗之岛”,戏谑地问:“诗呢?诗在哪里?”那一年正是美国歌手、诗人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我借他的诗句回答:“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在风中飘荡。”我们都会心地笑起来。诗不能物化。我们漫步江畔,徜徉在山林塔下,倾听风中的唐韵宋曲。诗是远古的足音,诗是隔空的眺望,诗是心灵的交响,诗是前方的美丽。
   在这个时空里,我突然觉得人生的一切都有无限可能。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说:“是的,这是诗之岛带来的感受。”

  去年11月19日,我在温州日报撰文:《江心屿申报世遗不是梦》。我提出江心屿的目标:世界文化遗产。
  这想法来自厦门鼓浪屿去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在《江心屿——诗之岛》一文中,随意提到中国四大孤屿,其中有江心屿和鼓浪屿。国内对四大孤屿有多种版本,江心屿和鼓浪屿是公认的,江心屿往往排名第一位。鼓浪屿提出申报时,厦门的朋友也咨询过我的看法,因此特别高兴和亲切。我们和鼓浪屿各有优势。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有6项标准,符合其中一项即可申报。江心屿符合第6条:“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江心屿诗之岛的身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此外,江心屿东西双塔古航标,名列1997年国际航标评审委员会世界百个古航标之首。年代久远,东塔建于唐咸通,西塔建于北宋开宝;双塔矗立,古航标之奇。双塔灯塔直至光绪年间依旧指引航向,以诗为证,光绪吴祯诗:“闪闪彻星杓,竿灯两塔挑。……会看光万丈,顶上即云霄。”2006年,市政府提出做好“山上、海上、晚上”的文章。对东塔顶上的黄葛榕已经腐烂的树枝、树洞采取了清理、消毒、修补等技术措施,保留塔树共存的原貌。
  期待两塔重新发光。名副其实的古航标。
  江心屿从10多年前的“亮丽”到“灯光秀”,到如今每晚有固定时间的“诗意江心”大型表演。“诗意江心”的名字是我建议的。
  江心屿已扩大到980多亩。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心中的目标。10年,10多年,几十年,我们只要努力逐步接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这是我们的事。不妄自菲薄。鼓浪屿最初提出申报,大多数人都认为“根本不可能”。造福温州,文化温州,这才是真正的意义。

相关阅读 · 江心屿申报世遗不是梦

文/戈悟觉

江心屿,是一颗镶嵌在瓯江中的璀璨明珠,她的目标应是世界文化遗产。
  比较中国现有的几十个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今年7月9日申报成功的鼓浪屿,江心屿具有独特的优势。


 江心屿是“诗之岛” 
  我曾在1998年8月29日的《温州日报》上发表文章:《江心屿——诗之岛》。这是首次提出“诗之岛”之名。温州市政府为此组织3次座谈论证获得通过,并交鹿城区和市规划局实施。
  从前仅60亩面积的孤屿,古往今来竟有谢灵运、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叶适、姜夔、刘基、袁枚等数以百计的诗人吟诵题诗,你能想象得到吗?从谢灵运起始至当代马一浮、饶宗颐、郭沫若等,江心屿的诗脉1600年延绵不绝,可谓天下无双。我当年提出的中国四大孤屿,以江心屿为首,并非因为它是故乡。
  “诗之岛”使古代处地僻远的温州,出现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江湖诗派源头“永嘉四灵”,且为温州成为中国戏剧诞生地的南戏提供了文化支持,又使温州成为中国(也是世界)山水诗的发源地。


 江心屿拥有世界航标双塔 
  江心屿东西双塔,建于唐咸通和北宋开宝,为古航标。1997年获国际航标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名列世界百个古航标之首;1998年《世界历史文物灯塔100强》亚洲篇,江心屿双塔被作为封面。
  北宋温州太守杨蟠《孤屿山》诗:“孤屿今才见,原来却双峰。灯塔相对影,夜夜照蛟龙。”清光绪年吴楨诗:“闪闪彻星杓,竿灯两塔挑……会看光万丈,顶上即云霄。”以诗为证,灯塔自宋亮到清光绪年间。


  江心屿是佛教圣地 
  温州自古宗教兴旺。《史记·封禅书》:“昔东瓯王敬鬼神,寿一百六十岁。”瓯越风俗:“信鬼神,好淫祀。”温州有唐永嘉大师玄觉。而弘一大师称温州是他第二故乡、第二常住。
  江心屿的江心寺,建于唐咸通七年(866),原名普济禅寺,宋高宗钦改为龙翔禅寺,为天下禅宗丛林十刹之一。宋“永嘉四灵”诗人徐照诗:“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流来天际水,截断世界尘。”外国僧有多人驻锡挂单,可见当年之盛况。


申报世遗的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有六条标准,符合其中一条即可提出申请。江心屿符合或接近符合其中的有一二条。我们要目标明确,坚定信心,把握机遇,逐步完善——
  首先是恢复东西塔为东西灯塔,重现南宋诗人吴驲诗:“半江灯火东西塔,一枕风雷上下潮”景象,让世界居首的灯塔名副其实,重放光彩。这应该即可着手。
  二是诗之岛实现“物化”。2000年前后,市规划局一行五六人来找我,我建议不要搞诗碑林,拥挤,不显眼,没人有耐心看。我们要用现代人的审美和手法。如江心屿码头,可用孟浩然诗句立“广告”:“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重新设计和建谢公亭(江亭),突出江中,栈桥相连。因为没有谢灵运就没有诗之岛。在亭旁可建谢灵运纪念馆,立李白诗句:“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杜甫诗句:“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岛上景区选诗不宜多,千余首诗中有代表性的;也不必录全诗,只选精彩、易懂和有地标性的诗句,醒目推出,情景古今交融。今人诗作暂且一概不选。
  三是建小型、专题的博物馆群。这是当今世界博物馆的流行方向,“一小时主义”,即一小时之内可看完。江心屿可建:题咏馆,海事馆,寰球灯塔馆,佛教法器馆,王十朋纪念馆,弘一纪念馆(2010年市委市府已决定在江心屿建馆),瓯窑馆,茶叶馆,等等。此外,在英国领事馆前可立苏慧廉塑像。苏慧廉是英国传教士,更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英国剑桥、牛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三任总统中国顾问费正清的博导。他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著作煌煌。在温25年,为温州的医疗、教育作出贡献。晚年筹建中国第二所公立大学山西大学。为他立像是展现我们温州人的国际视野,重视中西文化交流。鼓浪屿就是以此为特色获申遗成功。
  以上只是想法。求得共识,大家一起努力。
  我是作家,写在纸上(包括主编)已有1200多万字,同时我又追求“把文章写在大地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是两届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信、黑伯理的文化顾问,任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常委、文化组长,策划了西夏王陵旅游(2013年国家文物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和沙坡头沙漠公园。1994年调回温州,主编我市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评述、介绍温州历史、人物和文化的大型丛书《瓯越文化丛书》,230万字,12册。
  我已年届八十又一,但愿为江心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尽力,则此生无憾。

来源:人文温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