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古玉工痕详解,不可多得的学习之作(建议收藏)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8-19

本人作为一名资深的古玉收藏爱好者,在几十年的收藏经历中通过和真正的古玉收藏家交流心得,并走访全国玉雕大师和专业玉雕高手,过去靠双脚不断地蹬踏(类似传统缝纫机)制造动力,现在换成了电动马达,过去切磨工具一分钟转几百转,现在一分钟能几千上万转。

手工制玉虽更温润但其费时费力是难以想象的。下图是国外某品牌的无级变速雕刻机,右侧的灰板是类似汽车油门的脚踏控制板。现如今,绝大多数的玉雕艺人都在使用类似的高速马达带动的雕刻机在雕刻玉石。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是清光绪十七年李澄渊所绘《玉作图》,共 12 幅。以上下的十二图来自网络,代表的是明清玉器的雕刻工具和技法,制玉图用写实的风格记录和描绘了制玉的主要步骤。每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绘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绘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

中国巅峰的高古玉器的玉雕技法,一旦失传,不可再生。如良渚的繁密刀法、商代的双阴挤阳、西周的一面坡、战国的侧刀翻转、汉工游丝毛雕、汉八刀等。所以汉代以前的谷纹、蒲纹、起墙、双阴挤阳、一面坡、游丝毛雕、侧刀翻转之类的,都为后世玉雕工匠力所不能及甚至是闻所未闻的。

一、捣沙、研浆


图中,站着的玉工手拿着杵,一下一下地用杵去捣,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细碎。

二、开玉


还没雕琢的玉料叫做“玉璞”。它的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头。开玉,就是把玉璞外表别的石头削掉。

三、扎碢(注解:“碢tuó”古同“砣”, 碾轮石。)


扎碢,即是利用碢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粗具雏形。

四、冲碢


冲碢,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将玉块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分“冲”成圆。

五、磨碢


利用“磨碢”这种工具来磨细玉器的表面。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碢”有些相似。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内部。

七、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轧碢,又称丁子,在玉器的表面磨琢花纹。

八、打钻


这是对于一些要雕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

九、透花


透花,也就是镂空花纹,以“搜弓”为主要的工具。操作的时候,先把搜弓上的钢丝解开一端,穿透这个圆洞,再绑好。

十、打眼


这是专门针对像鼻烟壶、扳指、烟袋嘴之类的小而有固定形状的玉器要钻孔时所用的特殊技巧。

十一、木碢图


木碢图的步骤即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细地磨光。

十二、皮碢图


皮碢是牛皮制成的,用来对玉器做最后的抛光上亮,呈现玉色。



高古玉沁色种类凡多,有红沁、朱砂沁、土沁、水沁、金属沁、水银沁等等。所呈现的色彩主要有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绿色、紫色、蓝色及过渡色。沁色一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实际上应当是外界化学元素沁入玉中所呈现出的色彩变化和状态特征。色彩是有别于玉质本色的来自于外界的其他色素。非交互状态表现形式为色彩的相对独立性,没有与玉的分子结构产生互变。交互状态表现形式为外来原素与玉内原素产生互变,从而改变玉的本质结构变化,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古玉笔记

好文章才值得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