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新指标!POLE/POLD1基因突变不限癌种免疫治疗效果更好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8-19

近日,中山大学徐瑞华教授团队发现了POLE/POLD1基因突变作为免疫治疗生存获益的全新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不限癌种,突变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接近翻倍(34m vs 18m),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 Oncology》杂志。此前研究表明,MSI-H/dMMR、高TMB、CDK12基因缺失和PBRM1基因突变等可以作为免疫治疗获益的标志物。其中,帕博利珠单抗已获批用于MSI-H/dMMR实体瘤,这也是FDA第一次只基于分子标志物而非肿瘤组织来源批准药物。

全新标志物——POLE/POLD1基因突变

研究结果发现,在接受了免疫治疗的实体瘤患者中,携带POLE/POLD1突变的患者中位OS显著优于未携带者(34m vs 18m)。26%的POLE/POLD1基因突变的患者合并了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去除这部分患者后突变组OS仍然获益(28m vs 16m)。即通常认为的无法获益于免疫治疗的MSS(微卫星稳定)患者,仍然可以通过POLE/POLD1基因突变来判断是否能获益于免疫治疗。最后,多因素分析证实POLE/POLD1突变可作为预测免疫治疗获益的全新独立指标。

POLE/POLD1基因突变

研究者分析了47721例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数据,结果表明在所有患者中POLE和POLD1基因突变的频率分别为2.79%和1.37%;POLE/POLD1突变频率最高的是皮肤肿瘤(16.59%)、子宫内膜癌(14.85%)、黑色素瘤(14.73%)、结直肠癌(7.37%)和膀胱癌(7.21%)。此外,在多种肿瘤中携带POLE/POLD1基因突变的患者肿瘤突变负荷显著高于未携带者。POLE/POLD1基因突变检测在这些癌种中有很大的应用意义,尤其是对于这些癌种中检测为MSS的患者群体。

POLE/POLD1基因突变患者招募中

POLE/POLD1基因突变是非常有潜力的免疫治疗独立标志物,且不限癌种,可以给更多更广泛的患者带去益处。鉴于这个标志物的重要意义,徐瑞华教授团队已启动一项二期临床研究,招募所有的POLE/POLD1基因突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费使用已批准上市的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拓益,目前获批用于黑色素瘤)。莲和医疗多款NGS检测产品提供全方位的免疫治疗相关检测,包含POLE/POLD1、CDK12和PBRM1等免疫治疗有利的基因变异检测,包含MDM2/MDM4、CCND1和STK11/LKB11等免疫治疗不利的基因变异检测,也包含常规的MSI检测和TMB检测,预测免疫治疗获益可能性,预警免疫治疗无效和超进展,精准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

参考文献

Feng Wang et al. Evaluation of POLE and POLD1 Mutations as Biomarkers for Immunotherapy Outcomes Across Multiple Cancer Types.2019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

资源福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