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W几种常用钣金展开计算方式比较

 zhang35019 2019-08-19

目前国家对钣金展开设计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网上关于钣金展开计算的方式很多,经验公式、经验数据占大部分;不能说不对,只是精度参差不齐。

很多资料介绍使用K因子计算展开长,当R/T的值不同时K因子会跟着改变,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钣金展开设计者也是这么做的。用这种方法的都是在SW画图时设置折弯半径R为0.1-0.2来画图的。我认为这样是有问题的,举个例子,SW画的图和真实的零件R不一样,那如果图纸要求圆角是R3或R5时展开还准吗?那K因子又要怎么设置才对?

Solid Works常用的展开长计算方法有折弯扣除、折弯系数、折弯扣除表、折弯系数表、K因子5种方式

一、折弯扣除 和折弯系数

优点:折弯扣除是钣金设计和折弯工使用的最常用的方式,其值只要折一个直角即可测量得到,计算方便。只要测量准确,折弯展开长度就没有问题。如果会计算的话,同时也能计算出各种厚度和折弯半径的折弯扣除值来。

缺点:每当改变材质、厚度或折弯半径时,折弯扣除的值也会改变,这就需要在更改厚度和折弯半径时重新计算折弯扣除的值,另外折弯扣除只能用于90度折弯,若要用于非90度折弯计算比较麻烦。折弯系数计算的是折弯部分中性层圆弧的弧长,折弯系数计算比折弯扣除稍繁琐。

二、折弯扣除表和折弯系数表

优点:折弯扣除表和折弯系数表一样,是一张有1000多个数据、任意角度折弯,板厚和折弯半径<=10时折弯的自动计算(也可根据需要扩充使用范围),只要你在SW画图时按真实零件尺寸和圆弧半径R画图,自动展开就能得到理想的展开长度,当表中没有的你图中的数据时,SW软件会用相邻数据插补计算出理想的数值完成自动计算,同样能得到正确的展开长度。

缺点:折弯扣除表和折弯系数表由于数据量很大,每种材料数据都不同,国内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谁能制出整张的折弯扣除表和折弯系数表,一些大公司都是制作样板测试后填表制出来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另外折弯扣除表和折弯系数表不能用于180°褶边。

三、K因子

优点:每种材料都有它的K因子,当材料一定时,它的K因子也就是唯一的,K因子的确定同样也是根据样件实测来确定的,当一种材料的K因子确定后,使用这种材料时SW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这个K因子来画图,并得到正确的展开长。

缺点:准确计算K因子较难,凑数的不能算准确。

总结:

SW按真实零件尺寸和特征画图,画出的零件尺寸,折弯半径R,边角处理等等都应该和实际折弯的零件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的展开尺寸正确,在实际折弯时,也要根据图纸的折弯半径R选用合适的V槽折弯,钣金设计者和折弯机操作者应该切实沟通,保证设计和实际折弯使用一个标准。

不论是使用折弯扣除、折弯系数、折弯扣除表、折弯系数表、还是K因子,只要数据准确展开精度是相同的,最多是保留小数位数不同产生的误差。他们数据之间是可以通过计算转换的。例如已知某材料的折弯扣除,同样通过计算可得到该材料的折弯系数或者K因子,进而计算出整张折弯扣除表和折弯系数表。

使用方便性来说,折弯系数表和K因子最为方便。

每种材料做一个试样,即可测出该材料的K因子,一个公司最多也就不会多于6种材料吧,记住6个K因子数据并不难;

公司使用折弯系数表,规范使用折弯系数表,在不同材料时调用相应的折弯系数表,不会出现随意更改数据而出现错误,当设计人员变动时一样能保证展开尺寸的一致性,同时规范折弯机操作人员按规范使用折弯机,使设计和制造使用同一规范,不论何时都能使产品质量稳定,这也就是常说的标准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