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割据时代,三国时期曹操势力是如何“突然崛起”的?
汉末群雄割据时代,曹操的升级之路其实也显示了汉末三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心理,且听我一一道来。
曹操原本是谯郡的大家族,与夏侯氏有亲戚关系,部曲家兵众多,本身就能拉起一支可观的队伍。曹操在朝廷上又有一定势力,其父曹腾投靠宦官,当到了太尉,曹操起点也不低,直接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同时曹操严明执法,打死了蹇硕的叔父,给自己博取了一些声誉,努力摆脱身上的浊流标签。

所以到了讨伐董卓的当口,陈留的张邈、卫兹等官员、豪族都倾力相助,很快就拉起了一支队伍。在讨伐董卓时,又是曹操力主跟董卓交战,并且真这么干了,虽然被打得惨败而归,但进一步获取了声誉。
所以当东郡闹黄巾,兖州刺史刘岱战死的时候,鲍信等人自然而然的推举曹操为兖州刺史,曹操击平青州黄巾,收降青州兵三十万,实力进一步壮大。但这时他的浊流习气爆发,杀了清流大佬边让,导致兖州士人迎吕布为主,曹操差点丢了根据地,连番血战后才击退吕布,夺回兖州。

这件事对曹操影响很深,从此对士族和名分有了更多敬畏,所以不久就听从荀彧的建言,迎接汉献帝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走出的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走出以后,许多心系汉室的士人都来回归汉室,实际上被曹操所掌控。包括关中的钟繇、青州的孔融等等,他们又带来了不少领地和人才,使曹操进一步壮大。

最终,曹操与士族领袖袁绍进行决战,因为曹操身上的包袱较少,敢于任人唯贤,人才质量胜过袁绍,最终在战场上大破袁绍,随后又夺取河北,对河北人才也放手使用,达到了势力的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