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记叙文应该如何仿写

 长沙7喜 2019-08-19

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这话其实没错,当然此抄非彼抄,这里的抄不是抄袭,而是仿写。

我们知道,写作的时候,很难超越自己掌握的词汇量,因此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要拓展词汇的边界。

拓宽词汇量有两种有效方法。

一是自己冥想,寄希望于灵感的突然降临,有的时候,写着写着,的确会突然冒出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走出自我,从别人的作品中去汲取营养。

这两种方法,自然是后者更可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都会说,如果要提升文笔,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

只有多读书,才能走出自己狭隘的词汇量包围圈,发现更多新奇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力自然也就能逐步提高了。

模仿的样本

01

但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模仿,不同的文本模仿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从学生平时经常阅读的材料来看,模仿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名著

名著类文本,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等是模仿的下下之选,这类文本不适合作为模仿的对象。

因为名著的起点太高,写作文笔和高度是普通学生难以企及的。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类小说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差距较大。比如《水浒传》中武松的描写方法,就很难用来描写老师和同学。

所以,很多平时只喜欢读类似于四大名著作品的学生,文笔却一点也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与现实文笔之间有比较大的差距。

历史类图书

这类书与名著一样,同样不容易提升文笔。

历史性的图书主要以讲清楚为主,研究的是规律,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渲染铺垫等文学手段用的少,在表达感情上是弱项。所以这类图书同样不适合去模仿。

流行杂志

类似于《读者》《意林》的杂志,是可以模仿的。

这类杂志,以短篇为主,里面的故事比较贴近我们生活,且种类多,可以从中找到经典的作品成为我们模仿的对象。

唯一的缺点是流行杂志偏轻松愉快,深度不足,属于通俗性读物,很难找到深刻思想的作品。

所以这种作品可以作为我们模仿的对象,但是模仿不能仅限于杂志。

散文

散文是重点推荐的模仿对象,恰恰也是学生最头疼的部分。

原因很简单,散文表达的通常是作者细腻的情感,见解深刻,指向自身,向内看对人生经历的感悟。

处在在初一、初二的阶段的学生,眼睛正好是向外看的。

他们希望追寻有意思的世界,所以注意力不在于此,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导致他们对一些历史类、玄幻类、科幻类作品感兴趣

因此,一般来说,喜欢散文的初中生,作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他们情感上比较成熟,也能把散文中的某些见解和词句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跟一般学生的差别也就显现出来了。

模仿的样本

02

确定了模仿对象,接下来就是模仿方法了,推荐三种方法给大家。

直接使用原文精彩部分

第一种是最基础的方法:找到别人文章里的精彩内容,字词、句子,或者段落,拿来直接使用。

这个时候要注意,必须要把摘抄的字词句,放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果只是一味地抄别人的作品,永远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比如说原文是写秋天,可以把它写作冬天的一个事;原文在写四川,可以把它改成写北京。

总之,别人精彩的部分,一定要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作品。

(1) 一日之晨,与朝霞俱起。(徐梵澄翻译尼采的《扎拉斯图特拉如是说》)

(2)仿写:一日之晨,与朝霞俱起。清风拂过,银杏的叶子在行人出门前,小心覆盖了道路。

用自己的手法进行二次加工

更高级的是只学习其特殊方法,不用任何原文,然后用自己手法重新创造,这种的模仿痕迹比较小。

以描写鸟叫的文本为例:

我正聆听窗外一串鸟儿的啁啾。鸟鸣声顺风顺水,从流云的边角飘来,高过四围的楼阁,汇拢成一支安祥明快的曲子,催眠着我的耳朵。

它本带着人类最难于形容的轻,轻过晨风和饮烟,甚至一棵蒲公英的飞翔,从绿的世界里复活,催开种子的萌芽,唤醒桃李的芬香。

这段文字有两种手法值得关注。

一是化无形为有形。鸟鸣声本来是看不见的,但作者说“鸟鸣声顺风顺水,从流云的边角飘来,高过四围的楼阁”,像水一样,从一个角落流过来。

让看不见的鸟鸣声,忽然有了像水一样的动态美,仿佛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了。

二是最后一句,说鸟鸣声“催开种子的萌芽,唤醒桃李的芬芳”,很有想象力的表达,意思是鸟叫了,就代表春天来了。

再欣赏一下模仿范文:

在这不流动血液的冰冷(好)的首都城市中,很少在听到鸟鸣了。它们被打散,散落在城市的角落。(好)

在快节奏的城市中,仿佛被按了静音键,人们各自忙于自己的事物,很静很静。(好)

一年春的清晨,偶然在一棵层叠的树的叶下,一阵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好)这声音沿着叶片,划过叶脉,隔着雾霭,在风中微微摇动。【化无形为有形】

那是云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缓缓打开喉咙,声音一直飘到很远的地方。

这声音,唤醒街道,唤醒了房屋。在不远的道路上,是跳跃行走的街头艺人。喜鹊用不加点缀与装饰音曲调,为这个城市歌唱。乌鸦盘在树上嘶哑低沉的应和着。

它们的歌声点亮了每一棵树,也点亮了每一个人的心。城市的血液重新流动,散落的鸟鸣又融合起来,从四面八方传来不同的旋律交错在一起的,完美的和声。

模仿文章主题

第三种手法,字词是其次,主要是模仿文章的主题。

中学生的作文主题非常单一,写的最多的主题,一个是坚强,另一个是爱,作品自然就显得很呆板无聊,

林清玄有一篇文章,叫《微波炉》。

……我很快地学会用微波炉,也依着微波炉食谱学会几道菜,最让我疑惑的是,微波炉做的菜,几乎没有一样是好吃的。

原因何在呢?一是缺少人味,人在做菜时可以随时调整口味,微波炉只重视结果,一按键就定江山了;二是太过快速,在食品的味道还没有出来时,就煮好了。所以,才过不了多久,我们就把微波炉收在储藏室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为了贪图方便和快速,科学家制造出许多东西,却没想到付出更大的代价。

有了电视,人们不再敏于思想。

有了电话,人们付出了自由的代价。

有了核能,人们丧失了自然的资源。

有了洗衣机,人们不再劳动,付出了骨刺和坐骨神经的代价。

有了摩托车汽车,人们不再走路,付出痔疮、中风、高血压、心脏病的代价。

……老子曾经说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让我们来试试看,在生活里是不是有几天不要电话、电视、汽车、微波炉,甚至不要用电,看我们还能不能活下去?如果活不下去,表示我们的自我已经不完全了!

本文的主题是说生活不仅需要快还需要慢,慢有慢的价值。

当然,林清玄写得更深,他从这个问题上再引申开来,说人类确实在方便和快速上制造了非常多的东西,但是因此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发明的东西所绑架了,这就涉及对现代科技的反思。

慢的主题学生写的比较少,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主题模仿过来,去讲述慢的价值。

比如高一又一次期中考试的想象类作文题目是“停电”,就可以模仿林清玄的这个文章的主题。

停电就是告别现代科技的一些东西,这时我们会发现,天上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天上的星星是那么的多,我们重新发现萤火虫在夜晚飞翔的样子。所以停电有些时候不是坏事,而是让我们找回丢失的自己。

这样的主题,写成一个故事,会让老师眼前一亮,分数自然不会低。

所以说,天下文章是一大“”,但会“抄”不会“抄”,还是得掌握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