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箫的知识理论,曾经想写很多文章,后来因为忙因为懒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而停止了。当心态与定位重新调整之后,决定以比较简单而有系统的方式来做一些撰述。 我想大家都知道,箫的制作上,竹材状况、内径、吹口甚至缠线等许多小地方都会影响箫的音色。然而影响音色最大最重要的我想莫过于吹口的状态。箫或是尺八作为一个乐器,从人吹出的气息撞击到吹口产生气簧的震动,这个气簧的震动频率与有效管长的空气柱产生驻波震动发出共鸣。因此这个气簧的状态是第一个影响音色的关键。而影响气簧的因素除了吹奏的人口风问题之外,就是箫或是尺八吹口的形状、角度、粗细、材质等等。 一般人可能对气簧的震动比较稍微难理解,其实气簧的震动可以想像成一个吹口形状的气束簧片在吹口上震动。这个气簧的简单震动状态可以用下面这张图说明。
这张图片翻拍自Science & Music一书,国外的科学家对气簧所做的研究。以吹烟的方式观察气簧的震动过程,并且把这个过程描绘出来。这是所有边菱乐器的发音基础。图中左下是第一张图片,右上是最后一张。当吹出的气流撞击边稜的时候,气束被一分为二。这个被切开的气束由于边稜的二边压力不同,因此再边稜上产生来回震动。第一张图一开始边稜下方压力较大,气流往上方震动。第二张图上方累积了一定的气流压力,让气束开始往下移动。第三张图气束移动到边稜下方。第四、五、六张图,则是依序反方向的震动半周期。六张图为由上到下再由下到上的一次震动週期。从气束吹出口到边稜的临界点就是这个气流簧片的长度。
邹叙生紫竹箫--U带一点V
陶永祥--U带一点V,角度略不同
陈琨晋正格南管箫--V
台湾丽声笛箫厂(黄朝庆)--半UV
红木箫--深U
台湾古董箫--半UV
我作的箫--半圆U
不同的吹口结构,代表着不同的气簧结构。V型南管吹口独特的音色与其他吹口大易其趣。台湾箫的发展受南管箫影响甚多,后来一般乐器厂常见的多为半UV的折中吹口。大陆除了南音用箫之外,紫竹箫则多为U。
原文出处:尺八箫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