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华祥眼镜 2019-08-19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  (隋建英原创)

一、镜片的识别

1、相互垂直的两轴向屈光力相等等于球镜

2、柱镜轴上没度数

3、柱镜的屈光力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

4、凹柱镜透过镜片看物体或直线,顺轴长逆轴短,顺轴顺剪动,逆轴逆剪动;

5、凸柱镜透过镜片看物体或直线,顺轴短逆轴长,顺轴逆剪动,逆轴顺剪动;

二、镜片联合的口诀及应用

解体小柱镜与原球同号加异号减,与原柱镜同号减异号加(都适合此口诀)

1、镜片联合中,两柱镜同号等于加球减柱

-4.00DS/-1.50DCX90/-0.50DCX180(加球减柱)

2、镜片联合中两柱镜异号等于减球加柱

        -4.50DS/-1.50DCX180/+0.50DCX90(减球加柱)

3、镜片联合中混合散光,两柱镜异号则球柱同加,两柱镜同号则球柱同减

     -1.50DS/+2.50DCX180/+0.50DCX90(减球减柱、球柱同减)

 4.  镜片联合中混合散光,两柱镜异号则球柱同加,两柱镜同号则球柱同减

  +1.75DS/-2.5ODCX180/+0.50DCX90(加球加柱、球柱同加)

如何转换轴位(正负散光的转换)

柱镜直接变号轴

球柱代数和为球

没有球镜柱做球

 正负散光转换口诀:

柱镜直接变号轴,柱镜本身就是球。(球柱代数和为球,没有球镜柱做球)

详解如下:

+1.00DS/-2.00DCx180

根据口诀柱镜直接变号轴为

+2.00DCx90

柱镜本身就是球即-2.00DS

联合起来原来的散光就变成了:

-2.00DS/+2.00DCx90

把这个结果与原球镜联合

结果为:

-1.00DS/+2.00DCx90

如果是单散转换方法:

0/+2.00DCx90

根据口诀:柱镜直接变号轴

=-2.00DCx180

没有球镜柱做球即+2.00DS

这里少一步,不用和原球镜联合,直接等于:

+2.00DS/-2.00DCx180

这里所说的柱镜分身就是球就是原来的柱镜-2.00DC变成-2.00DS了。

变号轴的解释:

变符号,正变负,负变正

变轴的解释:

把原轴位变90度,不足9090;超过9090.

 

四、镜片联合的图解法

1)处方的两种表示方法:

 

 处方式联合,柱柱联合轴位在大度数,口诀为:口诀为:小做球差做柱,轴对大。(因为两轴位共同度数为球镜,剩余度数是散光,剩余度数在大度数。)

 十字力量图,轴位在小度数。口诀为:小做球差做柱,轴对小。(因为我们在十字力量图上记录度数,轴位与度数相垂直。)

 

2)镜片联合形式有四种,球球联合,球柱联合,柱柱联合,球柱柱联合。第二个柱镜一般是小度数,用来比对调整轴位度数的。详解如下: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人为近视及人为远视

1、在眼前加近视片等于人为远视 2、在眼前加远视片等于人为近视

3、在眼前加正柱镜等于人为近散 4、在眼前加负柱镜等于人为远散

5、近视水平轴位,远视垂直轴位为顺规散光

6、远视水平轴位,近视垂直轴位为逆规散光

7、顺规散光欠矫,逆规散光足矫

8、近视外斜远视内斜足矫

9、远视外斜近视内斜欠矫

、裂隙片

1、复性散光(小做球,差做柱,清作轴)

2、混合散光(谁都可以做为球,谁做球谁做轴,柱镜两轴一起揉)

复性散光:

小做球,清做轴,差做柱。

R -3.75DCX140/-5.25DCX50

=-3.75DS/-1.50DCX50

L.-4.50DCX50/-6.00DCX140

=-4.50DS/-1.50DC*140

混散:两个都可做为球,哪是球那做轴,柱镜两个一起揉。

+1.75DCX170/-2.25DCX80

=+1.75DS/-4.00DC*80

=-2.25DS/+4.00DC170

检影验光属于客观验光法,操作要领:

 推荐球镜捡影法,就是无论单光或者散光,一律加球镜,加球镜记录散光。

 捡影时,带状灯影与移动方向相垂直,带状光在哪个方向轴位记录在哪里。

检测时瞳孔中心有光带就有散光。带状光须与瞳孔光带重合。

分别检测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向,中和度数,小度数为球,大小度数差为柱,记录大度数的轴位为轴。

两轴位度数相等没有散光。

捡影完毕切记,球镜度数近视加1.50D,远视减1.50D(工作做距离0.67厘米).

六、视功能

1、调节刺激即镜片顶点到视标距离的倒数

或者在眼前加负球镜的度数

2、隐斜视近视棱镜的底与斜视方向相反

(内斜底朝外,外斜底朝内,上斜底朝下,下斜底朝上)

3、隐斜视远视棱镜的底与斜视方向相同

(内斜底朝内,外斜底朝外,上斜底朝上,下斜底朝下)

4、正负相对调解

  先做负相对调节(NRA)加正镜放松调节,后做正相对调节(PRA)加负镜刺激调节

5、聚散能力测试

先做BI(底向内)后做BO(底向外)

6、AC/A

A是调节力C是辐辏力(集合)   注:AC/A就是刺激比放松

7、调节滞后与调节超前

交叉格子视标

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为调节超前(竖清)

调节反应小于调节刺激为调节滞后(横清)

横竖等清所加正负度数等于调节超前及滞后的量(老视附加)

 

  组合台棱镜分离检查隐斜操作:

 验光配镜秘籍及要点(隋建英原创)


利用综合验光仪,在右眼前放置基底向内12棱镜度的棱镜,左眼前放置基底向上6棱镜度的棱镜来分离相同的视标以消除融合进行隐斜视定量检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完全矫正屈光不正
在右眼前放置12基底向内的棱镜,在左眼前放置6基底向上的棱镜。
令患者注视五米单个视标,此视标应为患者屈光度较大的一眼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确保被检者双眼能同时看到两个物像,视标为右上(右眼图像)左下方(左眼图象)。
测量水平隐斜时,左眼不动,以每秒2的速度逐渐减少右眼的基底向内的棱镜,直到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位上对成一直线,上下对齐,记录此时的棱镜基底方向和棱镜度,接下来继续在相同方向改变棱镜的度数,直至视标变成左上和右下,然后反方向旋转棱镜直至视标重新在垂直方向排列成线,记录此时的棱镜基底方向和度数,两次的结果如在3棱镜度以内,则二者求均值,此即为隐斜度数,其基底方向表示隐斜视的类型。基底朝内(BI):外隐/显斜;基底朝外(BO):内隐/显斜;0:正位。
例如在右眼前棱镜为4棱镜,基底向内时,两行视标垂直排列,患者即为4棱镜度的外隐斜;当棱镜的度数为零时,则患者无隐斜;当棱镜的度数为4基底向外时则患者为4棱镜度的内隐斜。
测量垂直隐斜时,测量水平隐斜时,右眼不动,以每秒2的速度逐渐减少左眼的基底向上的棱镜,直到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上排成一直线,根据测量棱镜的显示确定隐斜的性质和大小.左眼基底向上(BU)右眼上斜;左眼(基底向下BD)左眼上斜。左眼测量棱镜示3BU表示右眼6上隐斜,左眼测量棱镜示3BD表示左眼3上隐斜。 注意事项:检查的起点一定为双眼能同时看到视标且排列为右上左下,若患者只看见一个视标,检查者应检查患者是否有一眼被遮盖或通过交替遮盖患者双眼的方法来帮助患者明确两眼物像的空间位置,另外有时患者存在较大度数的外隐斜时,看到的视标可能为左上右下,此时应该加大右眼棱镜度。

 

框架隐形换算方法(隋建英)
第一步:用1000/D(比如-6.50DS)就是1000/6.5
(千万别写成650那就错了,我们平时说100度,其实是1屈光度)
第二步:将除得的结果加上12,远视则减12(12代表镜眼距)
第三步:用1000除以第二步的结果。
轻度散光折半加到近视里,然后再计算。
计算结果遇到近似值,不要急于做决定, 看框架度数是足矫?还是欠矫?足矫就低,欠矫就高。   
验光处方 -16.00DS 
     -12.00DS 
换算 NN 1000/(1000/16)+12=13.42 
     1000/(1000/12)+12=10.49   
隐形处方:-13.50DS
     -10.50D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