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印人学习篆刻,有的从汉印入手,也有的从流派印入手,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有所成就。但篆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创作原则和创作技法都包含在汉印里,而流派印都植根于汉印,是在汉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汉印入手更能接近本源。大多数篆刻家都觉得,从临摹汉印入手后再博涉各家各派,是学习篆刻艺术的最佳途径。 那篆刻初学如何临摹汉印?小牧相信这也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今天小牧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篆刻初学者如何学习临摹汉印: 一、学习缪篆文字 学习缪篆文字能养成入印文字规范的良好习惯,汉代缪篆文字是用来治印的专用字体,到了后代缪篆也就成了用以入印的最主要的字体。虽然元明时期元朱文印是取小篆入印,但随着篆刻艺术的发展,清代篆刻家们又“以书入印”、“印外求印”,甲骨、钟鼎、碑额等各类铭刻文字采入印,但缪篆仍然是篆刻创作最基本的字体。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缪篆,是我们初学者学习篆刻的必修课。 二、学习汉印的章法 汉印章法的基本特征是平正方整,印面布局的基本手法一是文字或笔画基本平分,二是印面文字疏密自如。另外,学习汉印的章法要有安分守己的态度。面对众多平正的汉印,初学者们会感到章法简单、平淡,不容易提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小牧建议初学者们要用心去体会汉印平淡中的深意和平正中的变化。感受平正,读懂平正,是学习汉印的第一步,也是学习汉印最重要的一步。 三、训练严谨的规矩 学习临摹汉印的过程,实际是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也是我们所说的“养气”过程。注重练功和养气,是以前篆刻家们临摹汉印的基本心态。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篆刻人里,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功利心重,希望临一方印就有一方印的用处。还没有走进规矩,就想着要走出规矩。所以小牧建议大家要静下心来,练功、养气,感受古人的气息,学习古人的规矩。如今社会,我们最不缺的便是创造精神和奇思妙想,但我们缺的是古人的严谨与从容。 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一方篆刻作品的水平高低,往往取决于作者的情趣雅俗。而关于情趣雅俗的培养,又取决于作者的气质与修养。所以我们在学习汉印的过程中,要接收汉印平和、高雅气质的熏陶,提高自身审美的眼界。临摹汉印,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汉印的经典技法,更要在临摹中逐渐陶冶心灵,这对于每位认真学习汉印的人,都将会是终身受益的收获。 五、学习前要有基础训练 学习刻印的之时,小牧建议初学者们要刻一些简单的线条,了解石性,掌握用刀的方祛,练习把简单的文字刻成形。等有了一定的控刀能力之后再开始临摹文字少、笔画简单的汉印。这样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六、尽量摆脱渡稿的依赖 小牧发现有许多指导临摹汉印的书籍上有介绍一种方法:用透明纸蒙在临摹模板上,再用浓墨将原印描在印石上,这样就避免把印稿反写到石面上的困难。但是这种做法容易让初学者们产生对“渡稿”的依赖。把印稿直接反书到印面上,是我们每一位学习篆刻的人都必须要过的关。所以,最好是在临摹汉印的阶段,就直接在印面上作反书印稿的训练。 七、重视规矩与法度 对于学习汉印,有种说法是既要形似,更要神似。但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汉印的“神似”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对以临摹汉印为入门初学者来说,形是基本的入门途径。要做到“形神兼备”,小牧表示这个是相当有难度。所以初学者们在临摹汉印时一定要用心追求形似,追求规矩精严。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对汉印体貌的形似,而得到的却是高雅的精神和气质,这是由汉印自身的高贵质量所决定的。 八、选择临募模板 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模板的选择,平正、工稳、清晰、完整是最基本的原则。另外,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你所喜欢的作品来进行学习便可以了。在学习汉印的初期,对汉印风格的认识自然不会很深,自己的喜好也会有局限性。在众多汉印作品里有的精美,有的浑厚,有的气象博大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任意一种风格的汉印学习都会有收获,并不会有不良的后果。 九、多读、多写比临募汉印重要 最后一点建议,小牧觉得在临摹汉印的过程中初学者们要多读汉印,广泛地看,深入地品味。把读印和摹刻结合起来,心摹手追,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印在于思考,初学者们要从技法、风格和历史几个层面学习,对汉印作由浅入深的分析和研究。技法的层面主要是研究汉印文字的写法,文字笔画方圆曲直的变化,文字间的相互关系,印面布局的特点,等等。 写印也是学习汉印的另一种方法,是一种不用刀石,只用纸笔的临摹方法。写印正如学习书法的临帖,最初阶段可以用拷贝纸蒙在汉印上依样描摹.对着汉印反复写,不拘条件,大量摹写。这个对于初学者们学习文字的篆法和章法的分布,都是一种快捷方法。另外写印也是读印的一种方法,可以手眼并用,加深理解和记忆。写印虽然不能代替用刀刻石的临印,但是如果我们配合运用,学习自然会锦上添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