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子仪祖坟被挖,他却替仇家开脱,结果:掘墓人哭了,郭子仪赚了

 老黄说史 2019-08-20

郭子仪祖坟被挖,他不仅不恼还替仇家说话,结果却保住了全家性命。郭子仪祖坟被挖他却替仇家开脱,结果:掘墓人哭了郭子仪赚了。

有句老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通俗来讲,就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而作为臣子,尤忌“功高震主”。为求自保,有人选择自污,有人低调隐忍。

自污者,如汉丞相萧何。萧何是刘邦最得力的助手,刘邦就亲口承认:“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萧何是刘邦的大管家,保证了后方的安定与军需供给。尤其是他配合吕后计除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封邑进爵,风光无右。

正当萧何与众亲信得意忘形地纵酒言欢之际,却有人身着素衣白履跑来吊丧,这让萧何既扫兴,又恼怒,大骂来者。那个丧门星名叫召平,他告诫萧何,好事来临之日,离祸事也不远了。经过召平这一提醒,萧何立即明白了刘邦的封赏之意。于是,萧何变得低调,还将拒绝封邑,还将家财上交国库,充作军需,这才让刘邦转忧为喜。

召平者,故秦东陵侯。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史记·卷五十四·萧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黥布之乱时,刘邦亲自率军出征,萧何一如既往地留守长安。但是,身在前线的刘邦却变得非常关心起萧何的日常起居了,当他得知萧何在搞好保障供给之外,勤政爱民时,总是沉默不语。这时,又有人来提醒萧何,说他是大祸临头了。说是萧何如此勤政,深受百姓拥戴,在朝野的威望日高,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

这么一分析,吓得萧何也没有主张,不知如何办是好。这时,门客给他出了个主意,从现在起,别在再做个好官了,“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当萧何的坏名声传中前线后,刘邦这才龙心大悦。

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史记·卷五十四·萧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其后,萧何虽然受到有司责罚,但是,一条性命总算是保住了,活到65岁,还混到个好的谥号“文终侯”。

隐忍者,如唐汾阳王郭子仪。“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平乱之战中,华州人郭子仪是有大功于朝的。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有个传统戏剧叫《打金枝》,说的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代宗不仅没有责怪郭暧,还加封郭暧。皇后也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郭暧有底气怒打公主,而皇帝皇后还如此善待郭家父子,由此可见,郭子仪对唐朝是真有再造之功的。郭子仪如此功高,为何能得善终呢?这与他的善思与忠智有关,因而才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在此,只择举一例,大家就可以理解郭子仪的人生智慧与处变之能。

平乱之战中,郭子仪的指挥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却遭人忌恨,这个人,就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太监鱼朝恩。鱼朝恩是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唐玄宗出逃,后因侍奉太子李亨有功,唐肃宗李亨即位后,颇得信用,成为朝中大权在握的著名奸宦。

唐肃宗对鱼朝恩非常宠信,不断地给他加官晋爵,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肃宗李亨派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步骑兵二十余万人,要端掉安庆绪的老巢邺城。 可令人费解的是,李亨并没有为这六十多万大军设置一个元帅,而是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黜陟使”, 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就成了天子特使,就拥有统辖调遣九路大军的最高指挥权。

这个“观军容宣慰黜陟使”,就是李亨最信任的内侍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鱼朝恩只是个毫无军事经验的太监,战机来临时,却不听郭子仪等人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贻误战机,结果,“群龙无首”的大唐联军在鱼朝恩的瞎指挥下,在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之战中大败,河阳、怀州失守,鱼朝恩也狼狈逃回陕州。虽然败绩不断,鱼朝恩仍然受到唐肃宗的重用,关键时刻他还处处给郭子仪使绊子。

“邙山之败”后,为了加强东都的防守,唐肃宗诏命郭子仪留守东都,任他为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鱼朝恩妒嫉郭子仪军功,把相州之败归咎于郭子仪。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不久把郭子仪调到京师,解除了他的职务。

上元元年,鱼朝恩仍任观军容使,驻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这时,史思明已攻占了洛阳,并与李光弼军对峙于河阳。有人建议重用郭子仪,唐肃宗即以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他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以攻取邠宁、朔方,最后直捣叛军巢穴范阳。诏令下达十几天之后,“复为朝恩所间,事竟不行”。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会集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兵十余万于陕州,以进讨史思明。并欲以郭子仪为副元帅,结果又遭鱼朝恩等人“沮之而止”。

更可恨的是,郭子仪在前线抵御吐蕃,鱼朝恩却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案件虽造破,但是,人们都知道是鱼朝恩干的),朝中大臣都担心在领兵在外的郭子仪会举兵造反。郭子仪听说后,赶紧入朝述职,以表忠心。

当时,朝中已换了新主,新皇帝是唐代宗李豫。为了安抚郭子仪,李豫专门将其父坟墓被挖之事告诉他,问他有啥想法?郭子仪泪流满面地对代宗说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一场危机就这样被郭子仪给化解了。

盗发子仪父墓,捕盗未获。人以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子仪心知其故,及自泾阳将入,议者虑其构变,公卿忧之。及子仪入见,帝言之,子仪号泣奏曰:“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士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朝廷乃安。(《旧唐书 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

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新唐书·郭子仪传》)

俗话说,“能忍一时之愤,方可免百日之灾”。其后,鱼朝恩对郭子仪是由衷地敬佩,一皇帝跟前再也没讲过郭子仪的坏话,关键时刻来站出来维护郭子仪。郭子仪活一直到85岁才病逝。郭子仪去世后,被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唐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专门超越礼制,还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以示表彰。

建中二年,疾病,帝遣舒王到第传诏省问,子仪不能兴,叩头谢恩。薨,年八十五。帝悼痛,废朝五日。诏群臣往吊,随丧所须,皆取于官。赠太师。陪葬建陵。及葬,帝御安福门,哭过其丧,百官陪位流涕。赐谥曰忠武,配飨代宗庙廷。著令,一品坟崇丈八尺,诏特增丈,以表元功。(《新唐书·郭子仪传》)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或灾变,都能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化险为夷,平安到老。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