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人烟台籍艺术家系列”——杨中良

 石岩里人_牛歌 2019-08-20

烟台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017-07-21

  引  

2017“一带一路”几字正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它们依托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踏遍全球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中国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所在的家乡——烟台,是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是中国最早的开埠口岸,是中国北方的水果之乡,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里,地下埋藏的是文化,空气中流淌的是文化,山中生长的是文化,海河里徜徉的依旧是文化。“百人烟台籍艺术家系列”展由此而生。

他们,是一群站在文化的大地上,汲取着文化营养的人们。曾经,他们怀揣着对笔墨书香的憧憬,从这里出发,如蒲公英般散落各地;如今,他们已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中流砥柱,壮游天下归来,将祖国河山尽数收入画囊之中。今天,我们用一颗无限敬畏的心,深情邀请他们展示游外多年取得的画作成果。峥嵘岁月,山河巨变;年华易逝,人生如梭。我们希望:当他们在创作这些或波澜壮阔、或婉约柔情的画中美景时,能激起为之奋进的豪情,也不忘内心深处对故土的热爱。

盛夏烟台,翰墨飘香。愿这场“百人烟台籍艺术家系列”凸显形色的视觉盛宴,能为您带来夏日里的一丝清凉。


关于作者

杨中良

1972年生于山东蓬莱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元社社员

《中国书画》特约编审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

多家专业报刊以及电视有专题介绍

著有《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

《艺概丛书·杨中良》《卧游溪山》《观心》等

发表文章共计五十余万字

  杨中良的高士情怀  

隋永刚/文

       杨中良身上有着传统文人的印迹,他性格温润,待人谦和,生活风雅,有着高雅精致的学术品味。从老家蓬莱到京以后,杨中良先后任职于琉璃厂荣宝斋、清秘阁等高端的艺术机构,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画友,与好友不时的切磋画艺,探讨画理,提升了学识与胸襟。多年来,他的山水画作品也展现了这种历程的成长,画作高冷空灵,格调不俗,别具一格的水墨意境诠释了其对艺术的不懈探索。

       在朋友眼中,杨中良很东方,有人称他是当代画坛文人艺术家,但他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因此他的绘画处于一种清淡、沉静的状态,画作中的人物常常以高士面目出现,或独坐、或远观、或禅修,孤独、高冷、超然的氛围,再现了不同空间、不同环境下的心绪。

       作为一位有着古典情怀的艺术家,杨中良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根基,从学画伊始,便注重对多元艺术的研习,从大家山水,到宗教壁画、石刻,再到诗文的阅读,他从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深究传统艺术的魅力,体味文人高士的心境及精神,这自然渗透到了他的作品中,在笔墨的处理、画面结构组合及画作意境营造上,不自觉得流露出古典高士的情结。

        历代以来,水墨是文人墨客述情抒怀的最好载体,它既空灵又厚重,既简单又丰富,千百年间,名家辈出,成为中国绘画最为鲜明的文化标识。无独有偶,杨中良的山水画创作延续了水墨这一表现形式,无论尺幅大小,常常以通篇的纯色笔墨来组合画面,相比起艳丽华贵的重彩山水,杨中良的山水画借助水、线、墨的穿插、点染、变化,在水墨交融的干湿变化中勾勒自我心迹,别具韵味,这来自于他的内心,是一种含蓄、诗意文化的清雅追求。

       杨中良的笔墨注重书写性,有很强的质感,他没有将笔墨单纯看做是一种技巧,而是要为情感、意境、画面服务,不能为笔墨而笔墨,为炫技而炫技。基于这样的见解,他绘画中的笔墨避免了苍白、无目的表述,很好诠释了艺术家要干什么,表达什么样的心境的问题,笔墨在他的笔下具有了生命力,鲜活、灵动、脱俗,而这离不开他日积月累的修炼。

       意境是任何艺术创作离不开的主题。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构图常常成为表述意境的重要因素,从南宋马远的“一角山水”,到元代黄公望空灵的平远构图,再到现当代李可染饱满的画面构成,不同的作品构成不仅再现了艺术家的性情,其背后也对是生存环境的艺术认知。

       杨中良绘画有着与众不同的构图方式,大面积的黑白对比,人与树的经营排序,房子角度、朝向的位置处理,都是在经过缜密的构思之下安排进画面的,或饱满空旷,或偏于一隅,或居中穿插,但这种主观的构成,却又没有丝毫的做作感,全部由心而发,由自然而生,体现了一种规制,其背后是对中国人文文化的深刻认知,是与当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紧密相连的。杨中良认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好的位置感,所谓的成败,好坏,实际上就是位置的不同,是个人对自身位置认知的不同。人要冷静的思考自己放置于哪个位置最合适,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艺术也是如此。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由于处于不同环境之下,经历不同,感知也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体系也各有差异。

       杨中良赞赏文人风度,对社会要有责任和担当。古代文人高士以天下为公,杨中良认为画画也要有这种人生追求。人要有怀揣天下的心,下笔才大气。艺术家既要有个人情感,也要对社会国家有使命感、责任感。中国艺术的核心是归于人,归于作者的修养,人的状态。好的艺术一定是相辅相成,高超的笔墨、深远的意境,相辅相成,而高雅的思想情绪更是创作的中心所在。

       从绘画中感知生活。如今,画画对于杨中良来说,就是一种的表达方式,一种生活的态度。杨中良一直强调“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在此心态之下,他将心中的高士情怀,融入当下,融入生活,融入到了作品创作之中。

  作品欣赏  

高山流水  99X55cm  纸本墨笔  2016年

溪山访古  99x54cm  纸本墨笔  2016年

春山新月  99x54cm  纸本墨笔  2016年

古柏鹤吟  98x55cm  纸本墨笔  2016年

林壑生松  98x55cm  纸本墨笔  2017年

万松待看  99x55cm  纸本墨笔  2017年 

峡江行  98x54cm  纸本墨笔  2017年

春雨归来  98x55cm  纸本墨笔  2017年

柴门松鹤  98x55cm  纸本墨笔  2017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