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谱编纂概论(二)

 秋雨书轩 2019-08-20
(一)家谱的定义和名称
  什么是“谱”?古代典籍《释名·释典艺》的解释是:“谱,布也,布列见其事也。”现代典籍《辞源》的解释是:“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这就是说,把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系统的内容一一记载陈列出来,叫作谱。如记载音乐、曲调的叫曲谱,记载棋类局式的叫棋谱,把花名一一列出来的叫花谱,等等。
  什么是“家谱”?《辞源》的解释是:“封建家族记录世系和事迹的书。”《辞海》的解释是:“旧社会记载姓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当今谱学大家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对家谱下的定义是:“记述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以上几种家谱定义大同小异,都含有两个要素:家族(血缘集团)、世系(人物),通俗地讲,我们不妨给家谱这样定义:“记载家族历史的书。”这样简洁明了,好读好记。
  家谱的名称,历代以来有多种称呼。大约春秋战国时称为世本,汉代称为世谱、谱牒,南北朝时称为谱状、氏族志,后来又称为家谱、宗谱、族谱、谱系、渊源、家志、家史、家牒、氏谱、玉牒、家乘、世系录等数十种。
  (二)家谱的种类
  据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介绍,前几年动员全国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海内外一些收藏机构共同努力,由上海图书馆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共收集中国家谱50000余种,其中上海图书馆收藏最富,达21000种,近20万册。就这些家谱的介质而言,可以分为书本家谱和非书本家谱两大类。
  1.书本(纸质)家谱
  (1)按记载内容分,可以分为家谱族谱类、玉牒(皇帝的世系)类、祠谱类、坟谱类、联宗谱(几个分宗或有历史渊源但不同姓的家族联合修的谱)类等等。
  (2)按收录范围分,可以分为家谱、族谱、宗谱类;房谱、支谱类;总谱、通谱类。
  (3)按版本分,可以分为古籍家谱类、精装家谱类、平装家谱类。
  (4)按编修时间分,可以分为古代家谱类、近现代家谱类、新修(1949年后)家谱类等等。
  2.非书本家谱
  按其形态分,可以分为:
  (1)口传家谱。如古籍《山海经》记载的上古传说炎帝神农氏世系,且是连名家谱(炎帝生节并,节并生戏器……)已经具备家谱“家族(血缘集团)”与“世系”(人物)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典型的口传家谱。
  (2)结绳家谱。人类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阶段用绳子打结记事的方法,也被用来表示家族世系。有几代就打几个结,同代中有几个兄弟姐妹就打几个结,用绳结或不同的绳结来表示代数和人数,这就是最原始的家谱。这种结绳家谱一直流传到现代,如少数民族鄂伦春族和锡伯族在20世纪50年代还保存着结绳家谱。
  (3)甲骨文家谱。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殷商甲骨,后来陆续发掘出大量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片。经专家学者释读,至少有三块甲骨片已确认是殷商时期的家谱。如编号为《库》1506的一大片牛肩胛骨上的甲骨文,一共记载了儿氏家族(“儿”起初曾被释为“蔸”,称为蔸氏家族。)11代14人的世系,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见到的最原始、最古老的用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家谱”。
  (4)青铜家谱。周代崇尚在青铜器上铭刻自己的家族世系,这些家族世系就是家谱,因为铭刻在青铜器上,人们称之为青铜家谱。如2003年1月在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出土的铭刻单氏家族世系的《逨盘》,共372字,不仅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的世系,还对应记载了历代先祖所辅佐的西周王朝12位王室世系。这一青铜家谱的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所记整个西周王室世系是准确无误的。
  (5)碑谱。汉代在通行文字家谱的同时,还出现了将家族世系名字刻在石碑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谱牒,人们称之为碑谱。如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所刻《三老碑》和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所刻《孙叔敖碑》。《三老碑》阴面刻字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部分分上下为四格,第一格记祖父母的名讳和忌日,第二格记父母的名讳和忌日,第三、四格记兄弟姐妹的名字。左边是文字部分,说明三老的功德和立碑的目的。此碑记载了一家三代的家谱。《孙叔敖碑》记载了孙氏一家五代20余人的世系。这种古老的家谱形式,一直延续到了近代。2015年10月,笔者在调查湖北恩施利川市柏杨坝傅氏时发现一块碑谱,该碑谱由三块石碑组成,正中一块刻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左右两块约刻于光绪年间,上面记载了清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迁徙到四川夔州奉节县南岸里十二甲地名洞口(今柏杨坝)的天鹏公及其弟天遂、天位的世系,共7代161人。再如湖北荆门樟河傅氏始迁祖孙媳傅母陈孺人墓碑,立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上面不仅有五代人的世系,而且还刻有其族“明光正大,启国安邦。永远世守,长兴其昌”16字的宗派,堪称典型的近现代碑谱。
  (6)塔谱。如山西临县崔家坪明代石塔家谱,将家族世系刻在石塔上。
  (7)布谱。将家谱世系写在长条布上长期保存,如安徽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裴村村民保存的布谱。
  (8)神轴图谱。将家族历代祖先的世系名讳题写于卷轴上,祭祖时悬挂于祠堂以供祭祀,平时卷起收藏;再如有些家族祠堂内悬挂的吊线图、垂丝图等都属于神轴图谱。
  (9)谱单。将家谱世系写于一张纸上保存,如新疆出土的唐墓中某氏残谱。再如湖北枣阳七方镇傅氏,该族至今保存的世系仅录于一张纸上。
  (10)无字家谱。如苗族至今保留的“表”,是用一方青布置于竹筒内密封,家族有人出生时将“表”(青布)拿出来晃几晃,称为“入表”,意即“入谱”;家族有人死亡时,也将“表”拿出来晃几晃,称为“出表”,“表”上没有一个字的记载,只是一种仪式,一种意念,但是它含有家谱记载世系的意义。
  (11)光盘、胶卷家谱。如近年出现的用光盘、胶卷等科技载体记录的电子家谱,是新兴的新型家谱,体积小,信息量大,便于保存,很受人欢迎,现在新修家谱,除了纸质家谱外,几乎都备有电子家谱。这种新型的家谱,随着数码的普及,其发展趋势难以估量。
  (三)家谱的演进
  中国家谱从起源诞生到兴盛完善,再到普及创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纵观中国家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起源阶段
  自母系氏族社会至夏代,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晚期至公元前17世纪,大约经历了9000年。这一时期的标志是出现了口传家谱和结绳家谱。
  2.诞生阶段
  自殷商至汉代,从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220年,经历了1800余年。这一时期中,殷商甲骨家谱和周代青铜家谱的出现,是非书本家谱诞生的标志;《世本》的问世,是书本家谱诞生的标志。《世本》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作者不明,有说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全书记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地(都邑)、著(制)作等,是一部列国诸侯大夫的家谱。西汉司马迁作《史记》时,记载了大量的《本纪》 《世家》 《列传》,都涉及主人公的世系,采用的材料来自家谱。他在《太史公自述》中说:“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不仅说明周代已经出现了家谱,而且有一定数量的家谱存世。同时,司马迁作《史记》取之谱牒,汉代杨雄的《家谱》、应劭的《姓氏篇》以及《邓氏官谱》、王符的《潜夫论·姓氏》,都说明东周至汉末,家谱已发展到一定规模。
  3.兴盛阶段
  自魏晋南北朝至唐朝,从公元220年至907年,经历了近700年。这一时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阶段,是中国家谱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标志有三:一是官府设有主管谱牒纂修的机构太史晟和专事谱牒编修的官员太史令;二是由于官府提倡,皇家及士大夫之族纷纷纂修,出现了大量的家谱;三是谱牒成为一门学问,出现了著名的贾、王谱学大家和谱学著作。自东晋历南北朝至隋,贾弼之——贾匪子——贾希镜——贾执——贾冠五代人延续一百多年都执掌谱牒、研究谱学,贾弼之著《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贾希镜著《氏族要状》、贾执著《百家谱》,皆盛行于世;王家也是多人掌谱事、治谱学,王俭撰《百家谱集》、王僧儒撰《百家谱》与贾氏谱著并行于世。此外还有多人著有谱学著作,如傅昭著《百家谱》十五卷,《北地傅氏谱》一卷,何承天著《姓苑》一卷等等,一时之间,修谱成为风尚之举,谱学成为热门之学,出现了“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的局面。唐代虽然官修谱牒发展到全盛时期,私修家谱也为数不少,但随着官修谱牒政治功能的不断削弱,官修谱牒逐渐衰落,最后由于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政治动乱,大约从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起,兴盛了数百年的谱牒之学走向衰败。随后的五代十国近60年的时间里,天下战乱不休,政权更迭频繁,百姓民不聊生,谱牒文献丧失殆尽。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指出:“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家谱)散佚,而其学不传。”宋人程祈在《程氏世谱》中记载:“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宋人的这些记载,说明到了晚唐,谱学由盛而衰,到了唐末五代,谱学由衰而没,“谱学由是废绝”(《新安程氏诸谱会通序》)。
  4.转型阶段
  自宋至元,从公元960年至1368年,大约经历了300年。这一时期,中国家谱的性质、作用、体例、内容以及编纂与管理,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编修家谱的宗旨由原来的“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明确地把修谱的目的定在记载家族历史的范围之内;二是编修形式由原来的官修变为了私修。官修家谱自此废绝,取之以代的是蓬勃兴起的民间修谱;三是出现了由欧阳修创立的欧式谱图之法和苏洵创立的苏式谱图之法,这种新型的“欧苏五世法”和“大宗谱法”,统一了各地修谱的方法,成为天下家谱的定型谱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家谱的全面发展;四是家谱的内容由原来的简单图列式变为有谱图、有世传,内容更加丰富;五是续修的时间更短更频繁,形成了“三代不修谱,是为不孝”的理论和出现了“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规定。
  5.完善阶段
  明代270多年,是家谱体例、内容进一步完善的时期,其标志一是确立了朱熹的“三纲五常”伦理思想为修谱宗旨;二是家谱的内容特别是“卷首”部分更为完备,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程式;三是出现了许多“合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会通谱、统宗谱。
  6.普及阶段
  自清初至民国,从公元1644年至1949年,大约经历了30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全民修谱。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清廷重新颁布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号召天下官吏百姓:“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意在提倡修谱。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清廷又颁布《上谕十六条》,其中第二条“笃宗族以昭雍穆”,进一步明确提倡“尊祖敬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雍正皇帝亲自为文解释《上谕十六条》,成为万言《圣谕广训》,颁布天下,提出“修族谱以联疏远”,号召全国修谱。民国时期,政府也曾组织全国各地编修地方志,推动全国各个姓氏编修家谱。正是由于政府甚至帝王的高度重视,全国各个民族、各个姓氏都兴修家谱,中国家谱出现了“家之有庙,族之有谱”的重新兴盛的局面,家谱普及到了各个地方、各个姓氏、各个家族,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家谱、宗谱、族谱、房谱、支谱、联宗谱、统宗谱、会通谱、大通谱等形式多样的家谱,2008年发行的《中国家谱总目》中所收52401种家谱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一时期编纂的作品。如该书所收傅姓家谱,共计277部(原为253部,加上北京图书馆藏24部),其中清代所修137部,民国89部,两者占总数的81.6%。而上述统计数字还仅是国家各级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图书馆和海外图书馆所藏,还有大量的民间收藏的家谱未能统计,足见这一时期家谱发展的盛况。
  7.复兴阶段
  1980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30年,由于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国谱学销声匿迹,民间原有家谱几乎毁坏殆尽,侥幸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寥若晨星,残篇断简也寥寥无几。1980年以后民间修谱悄然复苏,少数家族新修了家谱。2000年以后,一股复兴家谱文化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各姓各族新编修的家谱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全国还有许多姓氏开始了编纂规模宏大的全国通谱。谱学研究也开创了新局面,出现了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谱总目》 《中国家谱概论》和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的《中华族谱集成》等大型谱学著作,涌现了如王鹤鸣、张海瀛等一批谱学大家,中国家谱进入了复兴阶段。如《中国家谱总目》中收录的傅姓家谱277部中,1980年至2003年这20年中,新修家谱达46种,1980年前的30年仅有4种,而且其中3种每种只一册,还是台湾和香港的抄本和稿本,大陆连一册都没有。上述46种家谱仅是官方和大学收藏的家谱数量,还有许多未被上述机构统计散藏于民间的家谱,更有2003年后不断增加的新修家谱,我们可以推知1980年后的傅姓新修家谱的数量一定十分可观,更可以预测全国各姓各族新修家谱的数量一定十分庞大,中国家谱迎来了发展史上继魏晋南北朝、明清民国之后的第三个兴盛时期。
  (四)家谱的功能与价值
  中国家谱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或者说正是社会发展需要催生了家谱,从而推动了家谱不断地向前发展。
  1.家谱的功能
  (1)萌芽起源时期,家谱起到的是优生功能。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婚姻处于自然状态,产生了近亲繁殖带来的种种恶果。社会发展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的是群婚制,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虽然在人类进化史上进了一步,但仍然难以避免群婚带来的疾患。人类逐渐认识到需要用一种方法来记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区别不同族群,用以避免同一族群之内的近亲繁殖,来达到优生的目的,于是出现了口传家谱和结绳家谱。这一时期家谱的功能主要是优生功能,其作用是促进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
  (2)诞生、兴盛时期,家谱发挥的是政治功能。虽然目前我们看不到确切的史料说明夏代已经诞生了家谱,从而把家谱诞生的时间定在商代,但从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的记载来看,夏代就已经有了家谱,而且从那时起,家谱就起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功能。夏代起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统治阶级实行的王位继承“世及”制(父死子继为世,兄终弟继为及)和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礼”制度,以及《史记·夏本纪》记载的夏代由禹至桀,共传14世、17王,其中两次为兄终弟及,一次为弟之子死后复传位于兄之子,余皆为父子相继的清晰世系,足以证明夏代已经有记载世系的谱牒资料的存在。正是因为要明确父子兄弟关系便于实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及”制度,而催生了家谱,家谱起到的就是这种确保“世及”制推行的政治功能。
  到了西周,周王室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为确保“世卿”、“世禄”分封制的实行,周朝建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等级森严的封建宗法制度。为了世系不发生紊乱,周朝设立小史一官,专门负责“定世系,辨昭穆”,即掌管诸侯邦国的家族事务、编纂谱牒。家族成员能否继承世卿爵位、享受多少世禄,要靠谱牒记载的世系来确定,家谱的政治功能是推行宗法制、分封制的保障。
  秦汉设宗正一职,掌管王室亲族事务,同样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定世系,辨昭穆”,家谱发挥的仍然是政治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东汉产生的门阀制度至此盛行一时,所谓“大姓”、“世族”、“士族”、“著族”等等显赫家族把持了朝廷的各个部门,成为具有特殊身份、享有特殊权力的社会集团,而他们的家谱就是他们特殊身份的证件。三国魏王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把州郡内的士人按其才能分为九品,每10万人举1人,由吏部授予官职,各州中正官由世族豪门担任,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同时,当时豪族大姓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由此,家谱成了“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依据,家谱的政治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南北朝之后的隋唐,家谱的政治功能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宋代谱学大家郑樵在其专著《通志·氏族略》指出的那样:“自隋唐以上,官为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家谱的政治功能对封建政治和社会生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完善普及时期,家谱起到的是伦理功能。唐末五代家谱废绝后,选官不由谱牒,宋代全面推行科举制,家谱的政治功能彻底消失。欧阳修、苏洵等宋代大儒出于“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宗子法”(宋张载《经学理窟·宗法》)的目的,创立欧苏谱法并附之文集风行天下,家谱起到的是“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功能。随后的南宋朱熹又用“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充实家谱的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家谱的伦理功能。明代完善家谱,也就是进一步充实伦理方面的内容。清代和民国普及家谱,特别强调朱熹提出的“三代不修谱,是为不孝”,把家谱的伦理功能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在社会生活中,晚清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家族还有一种尊崇家谱的习俗:在每次续修家谱时,还专门用红纸印刷一二套,用以供奉在祠堂,每年春秋二季祭祖时请出来祭祀,并补生注殁,这种谱叫“祠堂谱”,可见在伦理上人们何等重视家谱,家谱在族众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4)复兴时期,家谱起到的是文化功能。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大致从1980年以来,续修家谱、创修家谱蔚然成风,我们不妨把现在这一时期称之为家谱的复兴时期。由于1949年至1978年这几十年时间里,传统文化的缺失,社会对家谱的忌讳,人们对姓氏、家族理念比较淡漠,如今新修家谱的目的并非要像民国以前那样恢复宗族组织,推行封建家长制度,而是要厘清家族世系,记载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团结全族族众。因此,复兴时期新修的家谱,起到的是存史(保存家族史料)、延续(延续家族世系)、教化(教育激励族人)、睦族(团结全族宗亲)的文化功能。
  2.家谱的价值
  家谱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外交上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下列几种:
  (1)史料价值。家谱记载着一个家族从得姓始祖或始迁祖以来直至新修家谱时止的世系和历史、人物资料,是一部家族史,其史料价值至为重要,毫无疑问可以补充国史和地方志的不足。如石首绣林傅氏的始迁祖傅鼎孙元末任石首教谕,这一史实把如今石首一中的校史向上推进了近700年。
  (2)教化价值。一部族谱记载的家训家规、优良家风、礼仪规范、人物言行等内容都是一个家族最好的道德规范教材,不仅可以用来教育子孙后代传承文明,更可以此激励当代族众继承先辈优秀品德和优良传统,奋发向上,超越前人,光宗耀祖,为国家民族效力。可见,家谱潜移默化的教化价值和积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3)文化价值。一般的家谱中都记载有先辈诸如诗文辞赋联之类的著作,历朝颁发的圣旨、敕、诰等恩命录,祠堂家庙陵墓碑碣等文物建筑、遗存等等,这些都是文化,对于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先辈功业、研究民风民俗、推进地方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寻根价值。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家族在历史上曾有多次多人外迁,若干年后,其子孙与祖地失去了联系。如今,不少海外游子到大陆寻根,许多外迁支系的后代到祖地寻亲,他们所持的依据就是家谱的记载、派语相同的字辈。正是由于有了家谱,游子们、外迁支系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根,才得以认祖归宗,家谱成了他们相互确认血缘关系的唯一依据,字辈派语是他们确定自己在家族中辈分排行的唯一凭证。因此,家谱在如今寻根访祖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