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关节“窜着疼”!一味药拿下,请你记好

 好运常在 2019-08-20

本文理论依据:《本草纲目》、《中华临床中药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说,介绍了关于用薏苡仁泡酒,调治寒湿型痹病的相关经验。

文章写完,就有“好问”的读者留言了——“今天这里疼,明天那里疼是怎么回事啊?你说得上来吗”?

读者朋友的“好问”,我当然要善意理解。所以今天,我就跟您说一说,用于调节风湿、类风湿患者“今天这里疼,明天那里疼”的简单方法。

我先说一个小药酒方子,您记一下,然后我讲这里面的门道。

准备五加皮适量。用纱布两层包裹五加皮。将其放入阔口瓶内,用米酒来浸泡过药面,加盖密封3到4周之后去渣,每天服用1到2次,每次15毫升。因故不能饮酒的人,不要用。

这办法,最初的原型是在《本草纲目》里。原文是:“五加治风湿痿痹,壮筋骨,其功良深……用五加根皮洗净,去骨、茎、叶,亦可以水煎汁,和曲酿米酒成,时时饮之……”。这样的做法流传至今。我国风湿病研究的经典著作《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将其收录,以上面的样式载入其中,供临床参考。

现在,我说说这里的门道。

首先说,风湿、类风湿患者出现肢体“今天这里疼,明天那里疼,总之是窜着疼”的现象,要考虑所谓“行痹”。《素问》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就是说,人的痹病(风湿、类风湿等)是由风、寒、湿三邪侵袭所致。其中,风邪占主要成分的,就是行痹。行痹的特点,就是痛处不定、转移,但是往往以上肢明显一些。

有的人可能就不明白了,风邪进入人体,为什么会引起疼痛啊?

我们可以看看大海。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无风不起浪”。大海上,起风的时候,才有大浪,对吧?风平了,浪就没了,这就是风平浪静。可见,劲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有浪。

同样道理,风进入我们人体,我们气血就好比海水,在风邪的作用下,起了“风浪”了。这个“风浪”,自然不比惊涛骇浪,而是体现为运行的逆乱、壅滞。这表现为症状,就是疼痛。当然,这里也不完全只是风邪的问题。风邪,往往还是寒邪、湿邪的载体,形成风湿、风寒等等。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就更大、更复杂了。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朋友又要嗤之以鼻了:自然界刮大风,这我相信,我的身体里怎么会“刮风”呢?风怎么能吹到我身体里去啊?我的一副血肉之躯,外面有皮肉,里面有骨头,怎么可能有风吹进来呢?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好,那我就问问你,天地之间,大自然到处都有风。有空气流动的地方,就有风。山谷里有风,田野里有风,洞穴里有风,那么你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难道风见了你就拐弯了?只要你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也一定逃不开风的吹拂。平时,你的肌肤腠理坚固,卫气足,风邪吹不到你身体离去。但是,等你卫外不足了,肌肤腠理疏松了,风邪就一定会吹进去,就像风吹过山间树林一样,不可避免。

我们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太特别了。我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怎样,我们的身体就与之相应,没什么特殊之处。

中医就是这样的思维——人的病,和自然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是天地之间的一份子,必然逃不开自然界的规律,跳不出宇宙的规律。纵然你是灵物,也不过如此。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五加皮泡酒的方法是可以应用的。

五加皮,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药材,它性味辛、苦、温,入肝经和肾经,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和利水。它辛能祛风,苦能燥湿,温能散寒。故而对风寒湿邪三邪皆有调治功效,尤以祛风效果最为突出。此药配米酒,利用酒辛散之性,增进驱寒散风之能,故而效果值得期待。

用中医的视角看,行痹也分很多类型。五加皮泡酒,对风寒、风湿两种类型的人比较适合。风寒痹阻的患者,多表现为肌肉关节的游走不定的疼痛,遇寒疼痛增加,遇热疼痛减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摸上去也不发热,舌淡红,苔薄白。风湿痹阻型的患者,肌肉关节也是游走性的疼痛,局部肿胀重浊,屈伸不利,甚至麻木不仁,雨天症状加重,关节可能微微发肿,小便不利,舌苔薄白或薄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