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托管班里有一个非常难搞的孩子,每天撅着小嘴,臭着小脸,心不甘情不愿地过来写暑假作业,效率并不高,九九乘法口诀表背了很多遍,还是转眼就忘。 有一次写着写着作业,居然兀自哭了起来。 我最看不得孩子哭,详细了解一番后,才知道她对自己的妈妈“积怨已深”。 孩子一条条地控诉妈妈: 擅做主张地把玩具送给了其他小孩,原因是自己长大了”、“这次期末考试获得了双A,妈妈忘记表扬自己了”、“自己主动做家务,没有得到妈妈的鼓励”…… 孩子心理压力大,似乎自己怎么努力,妈妈都不满意。 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对学习和生活都提不起劲来,她最后居然说出“妈妈是坏妈妈,我讨厌妈妈,她一点都不爱我 ”这样的话来。 我问她:“如果你给妈妈打分,你会打几分?” 孩子口气决绝地说:“零分,不,是负100分!” 这个结果让我很意外,因为据我的了解,她妈妈非常关心她,即使工作再忙,每天都会抽空问我孩子在班里的情况,学习和生活上,事无巨细,都会了解关心。 孩子的妈妈甚至经常托人送营养汤过来,给孩子补补身体。 但坏就坏在这位妈妈,从不舍得赞美自己的孩子。 她信奉“打压式”教育,怕一赞美孩子,孩子就骄傲,尾巴就翘上天去,所以孩子表现得好,她从不表扬,表现不好,批评责骂接踵而来。 我承认,责骂有时候能震慑住孩子,让他们乖乖听你的话,批评能让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服从于你。 但毕竟这不是长远之计,久而久之,孩子会敷衍你,远离你,甚至再不愿和你打开心扉。 而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习惯性呵斥孩子,也会使自己身心俱疲,刻薄成性,负能量越积越多。 教育之父卡耐基曾这样说过: “批评是危险的,它常常会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强烈的反抗,由批评所引起的嫉恨,只会降低对方的士气和情感,同时批评的事情也得不到任何改善。” 请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赞美他人,鼓励他人,给别人的生活留下温馨美好,让他们觉得被肯定,被欣赏,从而产生愉悦感,彼此的距离也会进一步被拉近。 2 朋友燕子去年结婚了,夫妻俩曾在家务的分配上引发多次争吵。 她的丈夫从不主动做家务,经常要燕子催了又催,才勉勉强强不情不愿地把陷在沙发里的身体挪动一下。 在做家务上也做得不好,经常让燕子嫌弃:地板扫不干净、米饭夹生、把衣服放洗衣机里洗,经常忘记加洗衣粉…… 燕子为此曾多次不顾形象地大吼大叫:“你还是个小屁孩吗?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后来,她的丈夫被吼得不耐烦了,干脆直接撂挑子,再也不肯动手做家务了。 燕子在“被气死”和“累死”之间徘徊,夫妇俩经常恶语相向,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肝火,随意指责对方。 姐妹们在微信群里给她支招,让她试着夸一夸老公,吹一吹彩虹屁,把丈夫哄高兴了,在家务上自然能化被动为主动。 这招果真挺灵的,丈夫的积极性被调动,在家务活上也用心了不少。 从指责到赞美,燕子也摸索出了一些门道,偶尔无意间夸一夸丈夫,对方就乐呵呵把家务活都包揽下来,而且效率越来越高,厨艺越来越有长进…… 是啊,人心都是肉长的,谁愿意好端端被噼里啪一通责骂? 被责骂后双方心里都会不好受,对结果也一点帮助都没有,反倒成了情感的内耗,使得两人越走越远。 塞·巴特勒曾经这样说过: “赞美是美德的影子。” 好孩子,好丈夫都是你赞美出来的,肯定他们正确的行为,调动他们的情绪,认同他们的价值,让他们斗志昂扬地继续把事情做得更好。 即使他们做得并不完美,但因为你的赞美和鼓励,他们会意志旺盛无限靠近完美。 3 当然,赞美要有一定的技巧。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恰到好处地赞美,态度要真诚,而不是言过其实,让人觉得你是在虚伪奉承,刻意拍马屁。 赞美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过度修饰,自然就好, 要拿捏好方寸,在赞美对方之前,先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假如是我,收到这样的赞美,接受度如何?
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去夸一些客观事实,比如“你真聪明”、“你真漂亮”、“你在这方面真的很有天赋”…… 要肯定对方付出的努力,而不是重复性地去赞美那些与生俱来的事实,夸对方努力,对方会打扮等,肯定他们付出的心血,赞美对方在做一件事情时的态度、所采取的方法、细节的进步等等。
写作圈里有一位老师,文章写得特别好,经常出爆款。 很多人都会夸她“你写的文章真的很棒,我很崇拜你”,这样的夸赞,她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了,早就听腻了。 在一次线下交流会上,依然有无数人赞美她的文章,她云淡风轻,情绪波动也不大,但当有人夸她“你今天编的发很好看”,我可以明显感受到她被夸时的那种喜悦。 赞美要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效果往往会更好。 培训讲师黑幼龙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句话会影响人一辈子,每个人生命都要高潮,大部分是经由别人的鼓励和赞美而成的。” 你赞美别人,总有一天,你也会得到相应的赞美。 赞美他人,利人利己,就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像你用一束光照亮了别人的生活,同时自己的心田也会被点亮。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