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孟孝琚碑 置放于昭通市内原地区实验中学,后实验中学搬移望海公园后改为实验小学,后实验小学搬离现昭通大道与金鹰大道交叉口新校区后,现为新开发楼盘文渊小区内。碑于清光绪27年(1901)在昭通白泥井出土,当年移置昭通城内文庙。碑高1.33米、宽0.96米、厚约0.24米。碑文隶书,直式,由左向右,共15行,其中第5行只有3字,第13行无字,第14行16字,第15行10字,其余每行21字。合计残存260字。碑文两侧有龙纹和虎纹,下有龟蛇纹。 由于上段缺失,仅有“丙申”“十月癸卯”“十ー月乙卯”等字,立碑年代,因缺年号,说法不一。多数学者倾向于东汉永寿二年或三年(156、157)立,是云南省现存唯一一块汉代碑刻。 碑文记述汉代武阳令之子孟广宗(字孝琚)的生平事迹。孟氏为著名“南中大姓”之一。碑文辞典雅,形体、画像、书法都是东汉时期盛行的风格。1965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 (惟永寿二年,岁在)丙申,月建临卯,严道君曾孙武阳令之少息孟广宗卒。 (鸣呼哀哉!苗秀不)遂。广四岁失母,十二随官,受韩诗,兼通孝经二卷,博览 (群书,比德于玉),乃改名为琁,字孝琚,闵其敦仁,为问蜀郡何彦珍女,未娶 (而先殒。以其三年)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ー月乙卯平下。怀抱之思,心 (中惨侧,刊石叙哀)其辞曰: (天地有憾,阴阳郁)结。四时不和,害气蕃溢。嗟命何辜,独遭斯疾。中夜奄丧, (不幸短折,憔悴茕)茕,忽然远游。将即幽都,归于电丘。凉风渗淋,寒水北流。 (永归蒿里,重晤无)期。痛哉仁人,积德若滋。孔子大圣,抱道不施,尚困于世, (况馀人哉?德行颜)渊,亦遇此灾。守善不振,自古有之。非独孝琚,遭逢百罹。 (景命不永,屋栋倾)覆。恨不伸志,翻扬隆洽。身灭名存,美称修殇。勉崇素意, (譬诸孔颜。德配穹)皓,流惠后昆。四时祭祀,烟火连延。万岁不绝,勋于后人。 (乱曰:遐迩咨嗟凤)失雏,颜路哭回孔尼鱼。澹台忿怒投流河,世所不闵如 (之何) (时)武阳主簿李桥字文平。书佐黄羊字仲兴。 (主)记李昺字辅谋。钤下任骡。 (注:每行文字开头加括号的文字,系谢允鉴补缺。谢氏说明:“他日,上缺原碑,如能出土或发现,则补文即结束其用意耳。”) 孟孝琚碑译文(意译): 永寿二年,时当农历丙申的二月,严道君的曾孙,武阳令的小儿子孟广宗病逝了。不幸啊,才质如此秀美的人就这样过早地告别了人世。 广宗,四年失去慈母,十二岁随父到武阳县令的任上读书,学习韩诗并通晓孝经二卷。他博览群书,希望自己的品德像玉石一样坚贞美好,于是改名为琼,字孝琚。父亲喜欢他的敦厚仁慈,替他婚聘了蜀郡何彦珍的女儿,可惜还未结婚他就病逝了。(第二年)永寿三年十月癸卯的那一天,把他的棺木从祖坟西面暂时停放的地方取出来,在十一月乙卯的那一天安葬并立了碑。 对他无限的情爱,使我们心中充满悲痛,于是在这块碑石上刻辞以叙说哀伤。 (辞曰):天地有憾,阴阳阻滞,四时不合,疫气横行。唉,年纪轻轻的生命究竟有何罪过,唯独你偏偏遭遇这可恨的病魔。在半夜里忽然被死神夺去了生命,青春的花朵不幸中途萎折。这样的憔悴,这样孤苦,一下你就要到另一个世界远游,走入阴间,走入坟墓。凄厉的北风哀哀呼啸,冰凉的河水也呜咽着北流,你是永远永远地走了,今生今世是再也见不到你了。 悲痛啊,广宗,你这积累了如此多德行的正派人!(不过,想开一点,又何须悲痛),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活着时理想也无法实现,还要遭受人世的种种困厄,更何况其余的人。他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德行也是顶呱呱的,可是也英年早逝。好心无好报,这是自古就有的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多得很),也不单是孝琚你,才遇到这样的不幸。 美好的生命是如此飘忽短暂,就像房屋的栋梁一下就倒塌下来;可恨的是你的理想还未得到实现,顺利的成长就被无情的病魔一下掀翻。然而,你的形体消失了,你的令名却永存,因为你的德行是如此美好。如果要勉强推崇一下你平素的心愿,那简直可以比于孔子、颜渊。你的德行和天空一样永恒伟大,将世世代代沾泽子孙。人们会四时祭祀你,孟氏的后嗣绵绵不绝;千秋万代直到永远,你的勋德将永庇后人。 (尾声):远远近近同声悲叹凤凰失去了雏凤,就像颜路失去颜回,孔子失去孔鲤,就像澹台子羽在滚滚波涛中失去了他心爱的千金之璧,世道不爱惜这些美好的事物,人又能如其奈何! (陈孝宁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