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城史话】合浦郡的建立

 潇潇雨ekg9m5f4 2019-08-21

     南越国初建立期间在其辖境内实行郡县制,北海仍属象郡辖地,南越国亡后略有调整。

     北海合浦流传着有关南越王赵佗的故事:一是相传廉州县城东门外东山寺故址为南越王赵佗行宫所改建,说明赵佗曾到过北海的合浦廉州镇巡视,并建立宫殿;二是《寰宇记》记载:“糠头山,在(合浦)县西北百二十里。尉佗驻军处。居人舂谷积糠成山,山若鸣则风飙至”(转引自民国本《合浦县志·古迹》),说明赵佗曾在合浦驻扎大量军队。根据《广西通志·宗教志》的记载:“中国与南亚往来的海路,从出土考古看赵佗时期就有。”秦始皇开凿灵渠后,把珠江和湘江沟通起来,北海成为交广通道(即合浦港—南流江—北流江—苍梧—珠江—湘江—长江)的起点,是南越对外交通贸易的港口之一。由此可见,当时北海的经济、军事的地位十分重要。

     汉武帝结束对南越国的军事讨伐后,作了新的行政调整,置九郡:南海郡(郡址在今广东番禺一带),苍梧郡(郡址在今广西梧州),郁林郡(郡址在今广西贵县东),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九真郡(今越南中部),日南郡(今越南中部南),珠崖郡(今海南省琼山东南),儋耳郡(今海南省儋县)和合浦郡﹙今北海地区﹚,并置交趾剌史部总领各郡。

     合浦郡在今广西南部和广东西南部,计辖徐闻(今广东省海康县)、高凉(今广东茂名、电白一带)、合浦(今广西玉林地区南部及钦州、北海、防城、灵山等地)、临允(今广东新兴县)、朱卢等五县。合浦县名由此开始。

      按照汉代的政治制度,郡设郡太守负责行政责任;丞,辅助太守治其郡;郡都尉,掌军事维持治安;尉丞,辅助郡都尉。郡以下为县,县分大小,大县万户以上者置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者置县长。县令、县长是一县的行政长官,次有县丞管理文书,典掌仓狱。有县尉(大县二员,小县一员),统率卒捕捉盗贼。丞、尉以下也有诸曹掾吏。县以下为乡、里的组织,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一乡的面积大约方百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