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燥易伤肺,营养师告诉你,这5招可以防秋燥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21

立秋之后,尽管气温还比较高,“秋老虎”仍在发威,但是气候已经发生了变化,秋天已悄无声息地降临。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的过渡阶段。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又称“秋燥”。秋季天气不断肃杀,空气中缺乏水分,以致出现秋凉而干燥的气候。

秋燥易伤肺,营养师告诉你,这5招可以防秋燥

秋燥易伤肺

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更容易受到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秋燥易伤肺,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秋天气候干燥,人体皮肤水分蒸发快,呼吸道也会出现水分的缺失,使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对外来粉尘等呼吸道异物清除能力下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导致出现一系列因燥邪而发生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心烦口渴、咽喉肿痛、咳嗽少痰、皮肤瘙痒、便秘等。

已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老人、儿童、体弱多病、生活不规律的人,更容易受到秋燥的侵犯。

因此,秋季养生应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注重养肺。

秋燥易伤肺,营养师告诉你,这5招可以防秋燥

秋燥应当预防为主

中医提倡对付秋燥应以预防为主,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早睡早起

秋天应该早睡早起,早起可以“使肺气清”,早睡可以“收敛肺气”,使肺不受秋燥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睡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发散和收敛按照阴阳来分,发散属阳,收敛属阴,在春夏提倡晚睡早起,有助于阳“长”,在秋冬提倡早睡早起,有助于敛“阴”。

秋季适当早起,还可以缩短或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秋燥易伤肺,营养师告诉你,这5招可以防秋燥

2.运动要平缓

坚持运动、增强体质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可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寒能力。

可以做一些轻松平缓的运动,既可以避免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如快步走、慢跑、保健操、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散步等。

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一般运动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经常出去运动的人,要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子、银耳、蜂蜜等,出汗多时,还要多喝水。

3.缓慢添加衣服

“春捂秋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保健方法,民间又称为“薄衣法”,指的是在夏末秋初的时候,穿衣宜薄,可以缓慢添加衣服,以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气候,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4.按摩鼻部

有些人一遇到冷空气就鼻子瘙痒、打喷嚏、流清涕,经常轻轻按摩鼻部,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也有利于养肺。

5.饮食调理

饮食方面调理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主。

初秋天气干燥,要及时补水。平时多喝白开水、淡茶水等,可以预防便秘。要少量多次饮水,而不是一次性大量饮水,否则容易损害肠胃功能,引起消化吸收紊乱。

秋燥易伤肺,营养师告诉你,这5招可以防秋燥

平时还要多喝粥、豆浆、牛奶,多吃胡萝卜、莲藕、木耳、银耳、百合、荸荠、蜂蜜、芝麻、葡萄、梨、石榴、红枣等润肺清燥的食物。

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等功能,黑木耳可以补益气血、润肺止咳、排毒清肠、使肌肤红润,银耳有滋阴生津、润肺养胃等作用,这些都是秋天最好的滋补品之一。

每到秋天,我都会买写秋梨膏喝,味道不错,也可以滋阴润燥,但不能喝太多,尤其是血糖高或者糖尿病患者不能喝呢!

此外,还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和煎炸食物,少吃生冷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