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18时到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 四川成都:Livehouse点亮成都夜生活 北京:夜京城不打烊 24小时书店成为夜生活新宠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 北京,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消费全国排名第二的城市。把书店开在吃货集中的地方,开在城市最时尚的地方,而且开成二十四小时,这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发展策略。 三里屯,这可是北京潮人聚集的地方,就在各种酒吧中间,有一家比酒吧营业时间还长的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吸引不少年轻人在这里拍照,过了夜里12点,书店里还有很多人在这里读书。 ![]() 时下手机、掌上阅读铺天盖地,实体书店销售不景气,还要开一家夜间书店实属不易。 韬奋书店店长姜军特意把书店中间最好的位置辟成吧台,有咖啡,有果茶,也有甜点、冰激凌,大家不只是来这里读书,还可以在这里闺蜜聚会,有些人甚至把这里当成图书馆,只看不买。 但姜军他们并不担心,这些大胆的突破换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回报,三联韬奋书店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当天,营业额就突破万元。一年多来,一个小小的书店在旺季时候每晚的销售额平均在7000元左右。 ![]() 2019年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提出策划组织一批电影、读书等主题鲜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闲活动,继续扶持二十四小时实体书店。某出版社一年要办100多场读书会,随着二十四小时书店越来越多,今年他们有50%的读书会都安排在晚上。 上海:“夜间区长”正式亮相 夜上海更精彩 ![]() 最能代表中国“不夜城”的大都市非上海莫属。2019年上半年,上海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上海的“夜经济”消费也最火热。这里的夜间餐饮消费、文化娱乐消费都排在全国前列。上海的夜晚,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演出,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和夜间健身房在上海也应运而生。 在南京路一侧的六合路上,第一次开起了集市,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创“夜游会”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50多个小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饰品、摆件、小玩具,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从今年4月开始,上海市商务委联合9个部门共同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夜间经济繁荣发展。他们提出的目标是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的夜生活集聚区。 今年以来,上海已经在多个区设立“夜间区长”,并同时聘任多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晚上8点,在拥挤的人群中,上海市黄浦区副区长夜间区长,陈卓夫,也是上海市首位“夜间区长”开始了“夜间巡查”,他关心的并不只是来多少游客卖多少货。 上海大光明影院董事长沈为民是黄浦区聘任的“夜生活首席执行官”。7月份,他们推出了深夜影院项目,午夜零点以后排片的上座率达到了30%,比平时都要高。可沈为民也发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看完电影都已经凌晨2点、3点了,交通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他和陈卓夫商量下一步要协调解决交通问题。 ![]() ![]() 半小时观察: 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性消费持续扩大,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接近一半。统计显示,以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 夜间经济也不只是千篇一律的小吃、演出和灯光秀,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如何给“夜经济”发展提供包容开放的市场环境,以及良好的交通和安全等配套条件,都在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协调和管理智慧,也推动着城市管理的进一步创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