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机之间的鸿沟可以逾越吗?

 liuaqbb 2019-08-21
      有人说:没有经过人机融合合作训练过的智能系统就是弱智系统。这句话的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事实:当前,人与机是不同的,而且,两者之间是失调、失配的。其实,人机的职责分别在于准度和精度,准度涉及方向,精度关联过程。
      人机融合智能系统是一个资源调度中心,一个资源调度员,将人的湿件与机器的硬件、软件匹配起来,在任务环境中进行资源的分配和控制。就如同一个单位指挥调度机构,使得人、物、环境发挥更高的工效。人机系统要想充分发挥功能,就需要有相应各件的支持与配合。只有进行软硬湿结合,软件硬化,硬件软化,机件人化,人件机化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人机系统资源调度的作用,这就是适配性的问题。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时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离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如果把人和机的智能都看成若干智能单元构成,那么人机融合则看成智能单元之间的交换,交换通畅无碍趋于稳定,则会形成稳定的融合价。需要强调的是,人、机的智能单元不同,人的是认知智能单元,机的是计算智能单元,认知包括感性和理性,计算主要与理性有关。认知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表征,计算是符号系统的仿真模拟,而所有的仿真模拟都是近似的。如何把主客观有机统一起来,这就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主观和意识都是一种心理性存在,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物理性存在,尽管它们依托在了动物物理性存在的高级形式——生理性存在平台上存在。但是,它们终究是存在,而不是非存在。人们通过使用它们不仅可以解释说明世界,而且还可以构建改变世界。所有的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人文艺术都是通过这种心理性存在与各种物理性存在相互作用而衍生出来的。

      机器中的软件和硬件本身就是物理性存在,是为了被使用而存在着;而人及其智能永远不会为需要它的东西现存着,它被并入了利用它的系统存在者之中。机器总是具备某种功能,是If…then…do;而人是具有某种能力,是For…then…do。如果智能拥有做什么的能力,首先是因为人拥有能力。机器可用于制造,是being,但机器本身不存在去制造的冲动,机器绝不可能先行把自己置于制造之中。与此不同,能力是“为了……”的能力,是should,能力本身引导它做什么、如何做,能力自己把自身置于自己之所为。故而能力提供了理解人及其智能的新思路。为什么会产生人的智能?因为人的能力只有借助于智能才能实现;人为什么会有能力?因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是通过人的智能实现的。

    机器只能在某一场景环境中执行功能,但永远不能在一个情境世界之内生成能力,而人可以。
      在情境世界中人们可以感知到一种“内在关系”,该关系存在于图画和一些对象之间,而非概念和概念之间。无论这种“内在关系”存在于语词、对象还是概念之间,它都不能简单地被还原为视觉性质,它超越了视觉等“感觉”的状态空间范畴,形成了联想等“知觉”趋势特征向量空间。如下图中的“鸭头?兔头?”:

      算法的实质是建立在计算逻辑基础上的理性思维,缺少非事实或反事实想象过程,即面向事实中对象、属性、关系不断变换调整的认知动态过程。显性的(明)态势感知常常是可以计算的,隐性的(暗)态势感知往往很难形成算法,但是可以被认知的,事实上,在许多态势下,认知的价值(角度)可以改变计算的事实。因果关系,除了有事实上的,还应该有价值上的吧!

     当前,语言(包括形式化符号语言)的作用被无限化了,比如人们虚构了所谓的自我意识这一概念,自我就是(个性)经历,意识就是(群体)经验。实际上,真实的知识、概念、意识不是来源于语言,而是人、物、环境之间的交互,语言就是一个工具,就像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一样,它们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也束缚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看来,追问人工智能,不但需要仗剑,更需要小桥,才能顺利进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