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文人最傲的是谁?看完不得不服!

 教育论剑 2019-08-21

1

公元前492年,孔子与学生周游列国,来到宋国地盘,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

宋国的司马桓魋(音颓)听说后,带兵来了,砍倒大树,并威胁要杀死孔子。

学生们立即保护着孔子逃走。但是孔子却不慌不忙,镇定而傲气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意思是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那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之傲,可谓傲骨铮铮。

2

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以王天下,唾沫星乱飞,说得口干舌燥,结果齐宣王油盐不进。

孟子失望而归,回来的路上对学生说:“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意思是说:上天还没有想让天下太平,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再没有别人了。

孟子之傲,可数古今第一。

3

东晋诗人谢灵运很有才,曾说过一句看似谦虚实则自傲的话。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曹子建即三国时的曹植,成语“才高八斗”即由此而来。

从这句话来看,谢灵运非常推崇曹植,但他也没有小瞧自己。虽然他的一斗比曹植的八斗少很多,可与天下人古今共用一斗比,他也是多得没边啦。不过作为我国山水诗歌的开派宗师,人家确实也有资本骄傲。

4

魏晋南北朝时盛产傲人,那真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傲。最有名的莫过于南朝齐的张融。

张融善写草书,经常自美。齐高帝萧道成说:“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

“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这父子俩那是响当当的书坛圣人。但你猜张融怎么回答?人家傲气地说:“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哈哈,牛不牛?这个还不算呢,张融最牛的一句是:“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这句话后来被许多傲人引用,比如南宋辛弃疾也说:“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这可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狂了。

5

李白之傲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牛气冲天,唐玄宗亲自端粥给喝,写字时杨贵妃给捧着砚,纸掉了让驸马给拾起来,最著名的莫过于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

李白经典傲语很多,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在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好友杜甫还帮了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可以这样说,不傲就不叫李白。

6

自负其才而傲的,宋代也有一个,就是柳永。

第一次参加应举考试,柳永不幸名落孙山,气得赋《鹤冲天》词一首: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据说宋仁宗看了这首词很不高兴,在柳永第二次应考考中时着令不取,说不让他去浅斟低唱吧,他要这功名做什么。

而柳永呢,哈哈大笑说:“那以后我就‘奉旨填词’了!”

柳永原名柳三变,于是奉旨填词柳三变”的说法就传开了。

7

到南宋时也有个词人很傲气,不过此人傲的却是自己的帅气。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他在《贺新郎》一词中写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意思是:我看青山妩媚多姿,想青山看我也会是一样的感觉。确切地说,辛弃疾引以为傲的,主要是自己的精神面貌。

辛弃疾一生奋斗,以抗金收复失地为己任,可以说是斗志昂扬,精神焕发。就是在这首词中他化用张融的话,说: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8

文人的傲气绵延至晚清民国时,出了两个有名的傲人。

一个是梁启超。梁启超每次到北大讲学,第一句话总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推推眼镜,瞧瞧天花板,等下面议论声小了,却又慢条斯理补上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

前一句是中式的谦虚,但后一句无疑是充满自负的,这一正一反十分有意思。

另一个是刘文典。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专家,狂傲无比,曾经说:天下真正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刘文典半个天下人共分之

这句话有点像谢灵运的那句,但似乎比谢灵运还傲,不过其著作《庄子补正》确实杰出,并显出其治学严谨之学风,为世之楷,著名学者陈寅恪为《庄子补正》作序就说: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供治庄子者必读而已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