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世界都开始流行人造肉,资本市场也纷纷看好“人造肉”概念股,但偶尔也有人不看好国内的市场,觉得这种新鲜的事物在中国一定流行不起来。然而,8月16日,伴随着阵阵肉香的国内首块现代意义人造肉出现在了淘宝造物节上,一时间征服了在场围观品尝的众媒体朋友。
坐拥几百万粉丝的自媒体大咖“beebee星球”的编辑在现场尝过人造肉以后,写到:“关于口感大家一致表示惊讶。一开始在知道是素食时很多人是抱着吃菜叶的心态下嘴的。然而随着汁液在口中的喷溅,有人惊叫比蛙腿还要细嫩。结果和油管上的盲测一样,不少人都无法将人造肉与真肉准确区分。”
最后他说:“在淘宝造物节吃了块人造肉,回家把猪放生了。”小标题还写了个“慈悲为怀”,当然这是一种玩笑,我相信他们家并没有养猪。
言下之意是,人造肉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不养猪也有肉吃了!
文章发布后,很快就10万+了。
△据说内部测试人员一开始都不敢相信这是植物蛋白做的
关注beebee公众号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且让我们看看文末的留言,在人造肉可能要流行起来的前夜,听听年轻人的心声!
从这些评论看来,淘宝造物节的“人造肉”一定是比较逼真了,竟然能俘获这么多“非素食者”的芳心。刷评论发现,有的人吃了人造肉,貌似觉悟都提高了,自然而然地生起了环保、健康等积极的想法。
而beebee的编辑,居然都想到了“慈悲为怀”四个字。区区一块人造肉,有这么多启发吗?这“人造肉”可是躺那里一句话都没说。
人造肉是“肉食社会”的菜篮子工程
与一片喝彩声相反的是,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人造肉”。为什么反对呢?几乎没有人从营养学上去反对人造肉,因为人造肉明显可以做到不缺任何营养,却少了许多不健康脂肪酸和胆固醇。
反对吃“人造肉”,大多数人是因为感情上的不能接受的问题。吃“人造肉”其实是“不吃肉”的另一种表达罢了,让人觉得好像吃了肉,其实没有吃到肉。对于在心里面把“吃肉”定义为地位和享受的人而言,突然发现没有肉吃,大多是不能接受的。
甚至有人写文章反对“人造肉”,认为吃“人造肉”会失去他心目中吃肉的那种浪漫和兴奋。素食者可能不太理解他笔下所谓的“浪漫和兴奋”,甚至还要嗤之以鼻。但确实有很多人对“吃肉”这件事是有深刻感情的。
为了心中这份对肉类食品的感情,人们可以不顾一切。管你什么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也不在乎什么禽流感、猪流感,什么传染病,反正肉是一定要吃的。最好是顿顿有鱼有肉,最好还有海鲜,那日子才过的体面。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让人不吃肉之难,难于上青天!
为了使人们减少吃肉,自古以来的智者和先驱们可以说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
古代的时候,我们就发明了各种豆制品,做成素鸡、素鸭等,从形象上模仿动物,以安慰在特定吃素的日子里没有吃到肉的人们的内心。
但是过去的仿荤食品,毕竟还是做的不够逼真,所以,在这个科技时代又掀起了新一波的食品革命。世界各国关心环境保护动物福利的人们都想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把“人造肉”做的跟真的一样,以此满足所有爱吃肉的人们的味蕾。
不吃肉的好处虽然很多,但是在“人造肉”等肉蛋奶替代品没有全面普及之前,很多人还是做不到的。“人造肉”“植物蛋”“植物奶”这些都可以说是“菜篮子”工程,当这些产品从品质、口感、价格等方面真正成熟的时候,我们相信世界的面貌,会为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