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性水肿有2大危害,不要慌,记住这2点!

 德寿堂图书馆 2019-08-21

水肿是肾病早期的症状之一。

造成水肿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肾小球受损,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没问题,导致滤过水分减少;二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漏出,蛋白具有吸收水分作用,漏出后多余水分会渗出到皮下,导致水肿发生。

此外,水肿还有2大危害,必须重视起来:

一、造成全身水肿,引发严重并发症

肾病早期的水肿主要是局部水肿,经过管理饮食、服用药物及降蛋白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水肿情况。但有些患者本身存在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就会导致水肿情况加剧,引发全身性的水肿。

全身性的水肿表明肾功能损害严重,此时更易引发其他器官的水肿,比较常见的如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心衰,都是肾综患者常见且非常危险的并发症。因此,肾病出现水肿后,一定要查明病因,尽快消肿,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造成血栓形成,加重病情

患者发生水肿后,导致全身的血液流速减缓,肾功能受损后排毒能力变差,易造成瘀滞的情况,如果患者在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情况,更易导致血管堵塞形成血栓。

而治疗水肿,首先要先做到这2件事,然后进行消肿治疗!

  • 低盐饮食,并补充优质蛋白质

很多人觉得控制住蛋白尿,就能消肿。但事实上,控制蛋白的漏出只是避免的血液中蛋白的减少,但漏出去的已经丢失了。

因此首要的是提高血浆蛋白含量,因此要补充优质蛋白质,但避免补充太多加重蛋白尿,患者可以严格按照肾病饮食要求进行低蛋白饮食。

肾病患者每人每天需根据自己的体重来摄入蛋白和盐量。

  • 提高肾脏滤过功能,注意影响因素

水分长期滞留无法排出,还有部分原因是肾功能本身出了问题。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形成尿液减少,从而加重水肿,所以要修复肾小球的功能。早期肾功能轻微受损,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得到修复,但晚期肾功能难以逆转,患者要做的就是避免肾功能进一步发展,以避免水肿加重,此时要注意监测血压、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稳定住这些影响肾功能的因素,然后适当应用激素、利尿剂来消肿,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