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分类:专题08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

 花好月圆sb3rxi 2019-08-21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2019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2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32019江苏卷·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2018全国·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52018天津卷·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6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72018浙江卷·14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8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倒位

9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AAADdad

BAaDdaD

CAaDdAD

DAaddAD

102018海南卷·18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

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

112018海南卷·24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122017江苏卷·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132018全国·29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42018北京卷·29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__________。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____________来确定。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r1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____________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a.甲×乙,得到F1

b.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

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每年用MpA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__________,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8天津卷·31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

1)可用______________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____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I中的甲株和幼苗II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______

162017北京卷·30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因此在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

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

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发育而来。

玉米籽粒颜色由Aa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

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

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_______

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______;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172017江苏卷·30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 mmol/L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

2)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___________。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_____________

3)图1_____________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

4)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____________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 (填下列序号)。

基因突变    单体   基因重组    三体

182017江苏卷·27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_____________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