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屁”,有很多趣事,随便说几个,你可能都不知道(这篇文章,真的很有意思) 比如: 1、你知道吗?人一天平均放屁多达 14 次,总体积可达 500 毫升!(但你自己完全不知道) 2、你知道吗?屁冲出肛门的瞬间速度,可达 11 公里/小时,差不多是普通自行车时速!(只不过不能一直保持) 3、你知道吗?活人会放屁,一些人死后也会放屁!(只是本人永远没机会知道) 4、你知道吗?屁的成分,和沼气高度一致,真的是可以点!燃!的!(不信?也不要轻易尝试……) 但大家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在公共场合时放屁的尴尬和想要努力憋屁的痛苦。 我们就来讲一讲,日常那些关乎颜面、关乎健康的「屁」事。 退休族体质轻松测 送你一张免费体质自测券,速抢,仅剩158张! 1、憋回来的屁去了哪里? 憋住的屁,可能和呼吸,一起排出了…… 憋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暂时性憋屁和长期憋屁两种。 暂时性憋屁基本都是原路返回,回到大肠内,等待下一次“释放”。当然也可能会随着你的呼吸一起排出体外,比如“打嗝”。 长期憋屁则会被身体吸收,大量气体堆积在大肠内,往下通不了,身体就会找另外一条路,屁中的部分成分会透过肠道粘膜重新被血液吸收。 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有一个职业——“屁负比丘尼”,工作内容为“当贵族女子放屁的时候,挺身而出,承认这个屁是自己放的”。 图片来源:YouTube 当时日本的达官贵族们非常注重面子和排场,小小的一个屁足以毁灭整个会客现场。 “放屁耻辱”类似的文化在其他地方也有体现,爱德华·韦斯特马克的人类学研究发现,在摩洛哥,有人会因为不小心放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屁而自杀。 理查德·乔布森也曾记录非洲黄金海岸的部落成员,将屁视为“万端的无耻”、“对他们人格的蔑视”。 在中国虽然没有严重到自杀的程度,但公众场合有“屁意”的时候,还是会选择“能憋则憋”。 有句话讲:有屁不放,憋坏五脏,此话不假。 经常憋屁,容易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并且,憋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份紧张和压力,谁体验过谁知道。 2、响屁和臭屁有什么区别? 俗话说响屁不臭,臭屁不响,臭屁的出现反映出你吃了太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各种肉、豆子和豆制品、奶和奶制品、蛋类、坚果等等。 还有一种屁,是人在无意识中吞咽空气进入体内形成的,倒是没啥味道,但是量大声响,容易「啵!」地一声,震惊四座。 「响屁」也和饮食有些关系:吃东西太快,并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面条、面包、蛋糕、饼干、红薯、栗子、水果等,吃得太多了。 由于氢、氧、甲烷的混合,屁和沼气非常神似——具有爆炸性和可燃性 图片来源: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