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输不起”,父母要当心,恐惧失败是成长路上很大的绊脚石

 百富金达 2019-08-21

今天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有一个问题困扰自己很久了。

她的儿子5岁,做什么事情都要赢。每次在家里和妈妈玩游戏,必须都得让着。如果孩子输了,就会各种不高兴,以后就不会再玩那个游戏了。昨天晚上一个人玩积木,看着图纸半天没拼好,就特别生气,把积木全扔到地上,到处都是。平时出去跟小朋友一起玩也会这样,就要赢。如果做什么事情,一旦失败了,就很生气,以后都不想再去做了。家里老人都比较惯,看着孩子不高兴,常常会安慰。可现在她开始担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啊。

很多爸爸妈妈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孩子“输不起”,而我们的应对方法,要么就是处处让着孩子,故意让他“赢”,要么就是生气,指出孩子的毛病,让他知道他自己是个“输不起”的孩子。不管是哪种方式,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孩子真的变得“输不起”。

孩子不是“输不起”,而是恐惧“失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都希望自己人,每个人都会害怕失败。但有些人可以坦然的去面对,去接纳,而有些人则会恐惧,不能正确的去面对,无法接受。孩子的表现就是生气,发脾气。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为什么会恐惧失败,一般会跟这几个因为有关:

1、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总是会把孩子的行为和孩子这个人混在一起。比如说孩子害怕某个东西,活在某个时刻表现出害怕,我们就会说你怎么这么胆小,甚至还会贴上“胆小鬼”的标签;孩子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分享”给别人,我们就会逗他说“小气鬼”……总之这样的情况很多,那么当孩子一件事情做不好,或者做的没有别人好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不行,自己不好,自己很差。这种感受真的很糟糕,所以孩子就会害怕,就会担心,就会恐惧。

2、孩子的生活中充满了比较。大人自己会比较,大人还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去比较,因为比较产生欢喜或者气馁。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会觉得所有的成就感,自己的价值都体现在比别人好。比别人好自己就高兴,比别人差就会觉得很糟糕。这种比较不仅会造成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还会让孩子把自己的成就感,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我们都知道人比人气死人。

timg-201.jpeg

如果孩子恐惧“失败”会怎么样

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失败时成功之母,可想而知对于成功而言,失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也会变得不容易。

1、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评价,消极的评价,然后就真的变得越来越糟。每次遇到失败,孩子就会觉得是自己不行,自己能力差,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得到结果又验证了前面的想法,就像一个恶性循坏。在心理学上有个很著名的理论“自我实现预言”。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很容易变成他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

2、会让孩子自我设限,不敢尝试新事物,不敢接受新挑战。我们都知道人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很多障碍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然后就真的难以跨越,止步不不前。就像那个5岁男孩一样,只要自己输掉的游戏以后都不想玩了,只要自己一次失败的事情以后都不想再去做了,如果是怎样又怎么提升能力,发展能力呢。我们都知道人生的很多技能其实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再一次次的努力中慢慢锻炼,掌握提升的啊。每个成功背后或许都有无数次的失败。

3、会让孩子很容易遭遇人际关系的危机。一个只关注自己“输赢” 的人很难立足于团队,这是个讲究共赢,讲究团队合作的时代。只想自己抢占风头,只关注自己就会损害团队的利益。无法跟别人合作,很难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人际关系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幸福感。

曾经亲眼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游戏,而旁边站着一个小男孩,呆呆的站在哪儿看着大家玩。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了,每次都不听指挥,只管自己跑,每次都要自己当老大,要不然就不高兴,索性大家一商量都不跟他一起玩了。

timg-202.jpeg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正视失败,坦然的面对,战胜对失败的恐惧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输不起”,不应该处处迁就,故意让他赢,也不要只会批评贴标签,更加深孩子的这种印象,而是采取正确的方法,给孩子及时的引导,帮助他学会面对。

1、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孩子知道失败跟他这个人无关,只是说明他的努力还不够,或者练习的还太少,或者方法还不够好。如果继续努力,多多练习,改进方法,就可以做的更好。有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孩子就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或者挫败。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父母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跟孩子的每一次互动中,在每一次遇到事情时,在每一次对待孩子时,先表现出这样的言行。孩子一次次的听到,看到,时间长了就会记在心里,就会自己表现出这样的言行,就会成为这样的人。

2、让孩子明白,让孩子发现,其实失败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他自然就不会失落,就能坦然。前两天带孩子去小区轮滑,在有三个减速带的地方摔了个底朝天,儿子站起来特别开心的说,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安全通过这种几个减速带挨在一起的地方了,加速。我就会说嗯,不错,这一跤绝对没白摔,他就重新加速,结果就滑过去了。

在我自己带他的这几年,我们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会“输不起”,做不好就生气,我就开始看似无意,其实刻意的采取一些行动,比如说搭积木,搭着搭着突然塌了,孩子有点生气了,我就傻乎乎的问他,儿子,妈妈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说怎么好好的突然就塌了呀,我就不明白了。

timg-203.jpeg

儿子就说积木之间有缝隙,搭的时候没按紧,不小心碰一下就会塌。我又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他又说以后搭积木的时候每一个都要使劲按紧,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部位。然后我就假装特别惊讶,哇,妈妈觉得你这积木没白塌啊,塌的特别有价值,你看你知道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以后搭积木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就会搭的更好啊,要不然每次搭好了,不小心碰一下就塌,那才悲催呢。孩子的心情往往瞬间又转晴了。现在我儿子就知道,失败是有价值的。

3、让孩子明白,比结果更重要的是他的参与,他的尝试,他的勇气,他付出的努力。不管孩子输赢,不管孩子是赢得成功还是遭遇失败,我们都要及时的表现出他在过程表现出来的这些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继续保持勇气,敢去不断的尝试,愿意继续付出努力,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记得在他4岁的时候带他去旅行,有一个地方有很多游乐体验项目,其中一个是比较大点的孩子玩的,他说他想去,他不怕。就去了,结果中途的有些障碍还是没能过去,中途退场,显的很失落。我当场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跟他说妈妈觉得你真的特别勇敢,妈妈看着都有点害怕,怕掉下去,你却敢于去尝试。向你学习哦。他笑了,说我不怕,我以后还要玩,有了这一点,挑战成功就变成了时间问题而已。作为一个大人,我深深的明白,比失败,比输更糟糕的是因此而失去了勇气。

4、告诉孩子失败是很平常的事情,每个人都常常会遇到。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是多么厉害的人。我在跟他聊天的时候就会经常就会聊到,比如说马云,很厉害吧,考大学失败了两次,第三次才考上。还有发明大王爱迪生,不是发明了电灯吗,你知道他失败了多少次吗,很多很多次,多到数不清。再比如说你舅舅考驾照,第一次也失败了。再比如说我刚开想打开那罐罐头,不是撬了两次都没弄开。这些都很正常。你遇到了也不要意外,不要惊呆啊。他就会笑,其实,记住了。

5、教会孩子循序渐进,慢慢来。能力是慢慢得到提升的,每一个大目标都是由无数个小目标组成的。引导孩子学会分解目标,不要急于求成,对自己要求过高,目标过大,给自己增加难度,而能力不足,很容易失败。我们要教会孩子不怕失败,但也要教会孩子避免失败。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会增加自信,得到成就感,然后为下一步做好准备,这样既能不断提升孩子的能力,又能避免失败。

《成功心理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要诀,你有可能失败,但你绝不是一个失败者。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坦然的,积极的去面对失败,这才是成功的开始。作为父母,你必须教会孩子。而最好的机会就在日常生活中,你跟孩子的每一个互动中,你的一言一行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