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书解读六卷之:《大学》要想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峨眉佛光 2019-08-21

作者:高振凱 中国孔子网【原创】栏目

《大学》之要想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却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肝一样,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一定会表现出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解读】

此节论述的道理正是俗传“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这节论述是在倡导以诚为本,力求做一个“慎其独”道德高尚的君子,不要欺世盗名,言行不一。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又如:孔夫子说“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这都是在责斥那些貌似内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如果此文是出之于孔子所言,必当是面对春秋时势混乱的局面,责斥那些迎逢强权,趁势作乱的乱臣贼子欺世盗名的行为。

广义而论,在普通百姓中出现如此知错而隐的行为,应当属于人之常情并非少见。两千多年前有其人其事,就今天而言,如此隐过行为还真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如此知过而隐的行为,应当划分不同性貭来加以理解,不可一概而论。

第一类隐过行为,是自己做了坏事面对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躲身避迴。对这种行为相对而言,说明了他内心还存在着“羞耻之心”的具体表现,说明了这类人其内心还存在有知耻之义德。这类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羞耻而隐避自己过错的人,只能算是自我修身尚未至诚而矣。如此知羞而隐的人他之所以犯过错,一定是受某些外因所促使,然后造成了犯错误。但是其内心仍然存在有羞耻之情,并沒有丧失仁义之德,可以算是能知过悔改之类。

第二类人虽然自己犯了过错,其内心也明知是错误,可怕的是他不但不能耻过悔改,反而是用巧言花语来掩盖事实,用一些歪理邪说还不知耻的自吹自擂,甚至言过其实的美化自己。更有甚者巧言善辫,强词夺理甚至将自己过错美化的好像很是理所当然。知过而存有羞耻之心的人,还可算是有药可救;如果把自己的过错说的理所当然,这样的人可就真的无药可救了。如此混淆是非拿着不是当理说,道貌岸然,甚至贼喊捉贼的小人他是不能反省悔改,与人为善的。

[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这段论述是在警诫为人立世要以忠诚为本,不要自欺欺人。个人的行为必将是受众目所关注很难隐避得了,所以掩盖没有用。自以为是自己有智慧欺人文过,却不知别人识人的智慧也许比你更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自己为非做恶的行为,隐瞒不了众目睽睽,智者识人。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如此所言之意讲的是,人的内心思想一定会在感情上表现出来。“察言观色,智者识人”关于这方面的儒家论述屡见不鲜。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一定会表现在他面代神色上,所以他的行为方法,欲达到什么目的,在这些方面都会表现出来,胸中泰然,表现就会坦荡安然;心怀愧疚,表现必是惶惶不安。

孔夫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所言之意是说君子尚仁崇义,随缘而安,无愧无疚,无恐无惧,坦然自在,心安理得,泰然安康。小人天天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心中有惧,心神不宁惶惶不安。如此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内在心怀,都会在外部行为神色上表现出来,此之谓“诚于中,形于外”的道理。

文章最后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所要讲的是,在个人独自的时候也不要违背道德做坏事,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胸襟坦荡,无忧无虑,无恐无惧,安然自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其内涵道理也是现代社会普遍现象。正如俗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对待错误的态度不可采取自欺欺人,应当胸怀 “知过善改,乐莫大焉”的圣人精神。

孔子说:“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论语·宪问》)可想而知,如此说话不知羞耻不顾义德,做事好玩弄小聪明的人,这不正是那种“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小人吗?孔夫子认为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教化了。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能做到“慎其独”在于“义”德的修身至善。关于这个“义”字,孟子与对立学派告子是有不同观念的。孟子认为“义”德是内在之固有,孟子认为当自己做了缺德的事,即是沒有人看見自己内心也会感到愧疚。告子认为“义”德是外在不是内在之固有,告子认为在沒有别人看見的情况下,自己是无羞耻之感的。由此可鉴,如此两种观念各具其理。根据两者不同观念来读“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就会感到“慎其独”之高尚可敬了。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个要求其标准很高,现在还有这样的君子吗?处世为人能在别人知道或看见的情况下,或许能做到知耻而不违背道德;如果在没有人看见知道的情况下,仍然能做到格守善道,因为违犯道德而感到羞耻的人,就今天而言不多了。“君子必慎其独”做到并不容易,难道不是吗?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君子必慎其独”天下也就没有丧德犯刑的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