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儿 每座城市 都该有属于它记忆中的味道 当一闻到它的时候 记忆和情感就会被它一一唤醒,扑面而来 纵横有序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建筑,歌颂千篇的诗文,唇齿留香的美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种决定了城市的底味,又或许,全都是。 洛阳,就拥有丰富多层次的重口味,弥漫于唇腔间,经久不散。 洛阳人的身体里,流淌着一股甜味儿。在洛阳的街边,大到餐饮连锁,小到苍蝇馆子,平均五张桌子有四张上面都会放着海碧。不管是午饭还是晚饭总少不了这瓶海碧。 这是洛阳人的习惯,他们喝不惯可乐,也不喜欢手打奶茶。一瓶三种口味儿的海碧就能让他们几十年始终如一,经典的柠檬、酸爽的桔子还有香甜的水蜜桃,解了洛阳人的渴,流出来就是香甜的汗。 另一种滋润洛阳人的“甜水水”当属桂花米酒小汤圆。 在洛阳,我们也管它叫元宵。 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总爱把它留在身边,虽然桂花的美只能看一眼,还好桂花的香,却可以珍藏在这一碗甜甜的汤水里。 所以洛阳人好吃与否,可以先闻闻他的汗味儿,如果味道正,那他的心肝脾肺脏,一定都是好吃到极致的美味。遇到这样的洛阳人,你就趁热吃了吧! 洛阳人的口味包容性很强,就如同中原文化一样海纳百川。但你非要说洛阳人最好的是哪一口?我觉得应该是酸。 十个洛阳妹子十个能吃醋,基本没有掉链子的。吃米线放醋,喝羊汤放醋,饺子要蘸醋,深夜路边的小碗汤(醋汤),一天吃不到醋,赶紧要找个浆面条店先喝上一碗酸浆再说。 不仅洛阳女生爱吃酸味儿,洛阳的大老爷们儿也是无酸不欢。晚上伙计几个出去吃饭喝点儿小酒,醋泡花生永远是必备下酒菜,中午在外面吃碗面啊米线的,也是要满满浇上小半壶醋才罢休。 在洛阳,几乎所有的食物都离不开酸这种味道,小碗汤、浆面条、饺子锅贴、水席菜、三皮一线,就连自己在家下面条也不忘放上一勺醋! 洛阳的酸味中也少不了这碗汤汤水水的水席 洛阳人吃水席,只爱吃地道的。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水席馆子层出不穷,但是好吃的,都是藏在巷子里。尽管七拐八拐的,但是老洛阳人总是能找到最正宗的味道! ![]() 洛阳人喝汤需要卡时段:最讲究的老汤客为了一碗汤,大清早四五点就起床,下楼等着刚出锅的第一勺“头汤”,原味什么也不放先整一碗,尝到的那口鲜,一天的精气神就靠这口汤来提神! 风里雨里,我在汤馆等你。 朋友,来碗汤吗? 牛肉汤、羊肉汤、丸子汤、豆腐汤...正宗的洛阳老汤馆一般都只卖一锅汤。洛阳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喝汤?无从考知,仿佛就是天生的一样。 如果你认识一个洛阳人,那你一定要小心了,跟着他一起走在大街上的话,张口就是这家汤馆我喝过, 洛阳人没有一个有赖床的习惯。为啥?因为他们要早起喝汤! 牛肉汤 纯正的牛骨头熬制,清晨那一碗是汤味最浓的,可以选择纯肉或者肝杂之类的,冬日里温暖心房,依然是记忆里的老味道~ 觅食地址 南关小碗牛肉汤 老城区凤化街 马杰山牛肉汤馆 瀍河回族区启明东路 马小道甜咸牛肉汤 瀍河回族区翠阜路15号 马武周甜咸牛肉汤 老城区民族路58号 羊肉汤 当你捧着手中青白的瓷碗,喝一口羊肉汤,汤汁发白,肥而不腻,无膻味。还有烧饼作伴,你会品尝到羊肉最本真,最浓郁的香味! 觅食地址 三旦羊汤 洛龙区龙门大道广化寺 百碗羊汤 老城区丽景门风景区 铁谢李松羊肉汤馆 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汉光武帝陵对面) 白沙羊肉汤 涧西区西苑路与龙鳞路交叉口向南150米 胡辣汤 洛阳人对于酸酸辣辣的汤格外的情有独钟,比如胡辣汤,一定要够辣、这样喝完才会暖身子~最好搭配上水煎包或葱油饼! 觅食地址 刘国芳胡辣汤 涧西区上海市场步行街 鑫博正宗逍遥镇胡辣汤 涧西区长安路23号 王老大牛肉胡辣汤 涧西区长春路菜市场旁 正宗逍遥胡辣汤 健康东路科大二附院家属门口向西25米 丸子汤 一口丸子一口汤,简直赛过活神仙,“丸子汤”起源于清朝末年 ,用豆芽、绿豆面等原材料炸成丸子,再配以高汤,荤素搭配,吃起来酸辣爽口,简单方便! 觅食地址 闫家老字号豆腐汤丸子汤 老城区唐宫东路130号 洛阳汤客 老城区九都路与凤化街交叉口路南 ![]() 心情不愉快时候,洛阳人相约烧烤。幕天席地,三五成群吹牛逼。一瓶往昔的十一度,配上一桌子小烧烤。笑的像个二百斤的孩子。 夏天,在洛阳的路边烧烤摊,你总是能看到各式各样穿着人字拖、小背心、三五成群的年轻人,他们喝着啤酒吹着牛逼,享受着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就像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气味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专属味道 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气质 通过气味串联我们对他/她的记忆 用气味诠释一座城 用味道认识一个人 你是什么味道的性格 就是什么样的人 就会迎接什么样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