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圣人无为

 wenxuefeng360 2019-08-22

圣人无为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圣人无为

【个人感悟】:将欲取下下而为之,想要治理天下有所作为的,吾见其不得已,我看是达不到目的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天下是一个神妙的东西,对于神妙之物不可有勉强的行为。如有强为者,都只是暂时的胜利,必然很快痛苦的失败。《如同我们的始皇帝》。因为我们圣人的无心于为,之所以不会失败,我再想老子的意思是不走极端线路,不予执,当然没有失。(就像某位教授问一位象棋高手,教授说你棋艺这么好,能做到绝对不输吗?象棋高手顿时想今天难道遇到了比我还要厉害的对手,忙说没有,教授说我有,因为我就不下象棋,所以永远不输。咱中国人真的很神奇,做任何事情不求先赢,都会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说)。圣人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两面性,都不独见一面,或独养其面,这就是阴阳。

万事不要强求

老子在本章中主要阐述了,取天下,治理天下,及天下之事的一些看法。为什么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因为天下是一个神妙之物,对天下是不可采取勉强的行为的。《这里要注意的是老子说的是强为,不是不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对于天下,有为者必然失败,把持者必然失去。以圣人的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大家不仿去看看古代的曹操、刘邦、现代的马云,他们创业的最初想法)。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圣人无为

  老子在讲述做事不能强为的道理,《孟子.公孙丑上》记载讲的揠苗助长,亦称“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的结果,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孟子在这篇文章中还讲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亦速:孔子也。皆古圣人;吾未能有行焉,所愿学孔子也。孟子讲述了三种类型的圣人:伯夷是治世则进,乱世则退,他所侍奉的一定是自己的君主,役使的一定是自己的子民,正因如此,才会,义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伊尹呢,他的做法与伯夷大不同,他不论自己的遭遇是治世或乱世,都要出来建树一番事业,谁重用他,就辅佐谁;孔子呢,与前两者都不同,完全属于见机而行,仕、止、久、速,可谓往来随心,进退自如。孟子将伯夷称作“圣之清者”,称伊尹为“圣之任者”,将孔子称为“圣之时者”,自己愿效仿孔子。突出了孔子不强为时做法“时”的特性,这里的时,表示时机,时宜的意思。(“时”我认为是等出来的,现在很多人都说,可以创造时机,我不这么认同,以现在的科技不会把时间倒退或快进吧?但势是可以人为创造,这只是个人理解,欢迎各位指出你宝贵的意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此孟子才将他称作“圣之时者”。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圣人无为

  做事情之所以不要强为,每样事情都有着它自身的客观规律,而这种规律不是以人的意志来转移的,一旦强而为之,就意味着违背了这种规律,与拔苗助长和民间传言的“强扭的瓜不甜”一样。从我们的处事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也告诉我们,凡事不可强求。有些事情,在条件不具备,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和等待,尊重现实,而不是心浮气躁强行上马。不尊重事物的基本规律,强性硬推,必然会失败。在老子看来凡事不能违反“道”的原则。

              谢谢大家!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