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邦迪克”到底有没有毒?

 你我入画 2019-08-22

 👆

行游世界,在路上遇见无限美好 


经过先进科学仪器分析,

发现邦迪克表面棕色染剂中,

存在“砷化物-铜盐-硫化物”残留,

邦迪克到底有没有毒?

🔺 米佐兰的邦迪克,Michael Heide收藏

@《Collectible Beads》,Dr.Robert Liu

邦迪克(Pumtek)珠是一种来自缅甸、通过人工绘染棕白色条纹的木化石珠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伊丽莎白·莫尔教授和昂·迈因特、英国珠饰学者芭比·科比在他们各自的论文中记录了缅甸工匠制作邦迪克的配方,其中用于绘染邦迪克棕色部分的材料由砷酸钠、硫酸铜、硫磺粉和砒霜调制而成,即“砒霜-铜盐-硫磺”系配方

🔺 伐亚格伊工匠在木化石珠胚上画上白色图案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作者在中科院光机所上海科技考古中心,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坊间所称“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成分分析。在坊间所称“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的棕色部分,都检查出砷化物、铜盐和硫化物,通过科技考古研究方法,验证了之前学者论文记录的邦迪克“砒霜-铜盐-硫磺”系配方的可行性。有关以上研究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作者的研究文章《科技考古,破解邦迪克的百年谜团》

🔺 分析研究中的邦迪克片珠

作者在《珠饰与文明》上发表邦迪克配方研究的科技文章后,收到很多读者的反馈,咨询邦迪克有没有毒?佩戴邦迪克会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注意事项等等?

在作者的研究中,邦迪克是一个科技考古的研究对象;邦迪克的佩戴和使用,更多涉及民族学范畴。

🔺 邦迪克的X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从化学品角度看,邦迪克的制作配方“砒霜-铜盐-硫磺”中,砒霜、铜盐和硫磺都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砒霜,化学名三氧化二砷,是剧毒化学品,被用于制作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砒霜对人的健康危害包括: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 砒霜粉末

砒霜的急性中毒表现:口服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大便带血,四肢疼痛性痉挛,少尿,无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可在急性中毒的1-3周内发生周围神经疾病。可诱发中毒性心肌炎、肝炎。大量吸入砒霜粉末也会引起急性中毒症状。

🔺 三氧化二砷的分子结构图

砒霜的慢性中毒表现: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肝肾损害,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以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可致肺癌、皮肤癌。

🔺 五水硫酸铜晶体

铜盐通常作消毒剂和驱虫剂使用,作为重金属盐类,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 硫磺结晶

硫磺受热产生的蒸汽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都有剧毒

所以,邦迪克的“砒霜-铜盐-硫磺”系配方中的几个重要成分,都对人体有毒性,有些成分如砒霜,对人体有剧毒。邦迪克的“砒霜-铜盐-硫磺”系配方在直接烘烤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既而产生砷化物、铜盐(可能为硫化铜)、硫化物或硫酸盐化合物等。这些反应产物与作为反应物的“砒霜-铜盐-硫磺”系配方中的成分一样,都有毒性,都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危害。

🔺 烘烤中的“砒霜-铜盐-硫磺”配方邦迪克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通过对邦迪克表面棕色染剂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邦迪克的表面附着物在佩戴过程中会发生脱落和流失。佩戴过的所谓“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表面的“砷-铜-硫”元素的含量,通常只有未佩戴过的“邦迪克”的10%。也就是说,邦迪克表面的“砒霜-铜盐-硫磺”系配方的残留物和反应产物“砷-铜-硫”相关化合物会在佩戴过程中流失90%左右。

🔺 2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邦迪克表面附着物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贴身或贴近身体佩戴邦迪克,人体的汗液和其他分泌物会沁湿邦迪克的主体材质-木化石的表层,以及“砷-铜-硫”化合物等表面附着物,佩戴过程中的摩擦,会导致邦迪克表面“砷-铜-硫”化合物附着物的脱落。由于“砷-铜-硫”化合物附着物的颗粒较大,当木化石材质比较致密时,“砷-铜-硫”化合物附着物只能被吸附在木化石材质表面很浅一层(如下图),所以邦迪克表面的棕色部分附着物会逐渐流失,颜色会逐渐变浅。

🔺 3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邦迪克表层附着物

如果长期贴身佩戴邦迪克,邦迪克表面的“砷-铜-硫”化合物附着物可能会脱落黏附在佩戴者的皮肤表面,可能会对佩戴者的健康产生一定危害。这有可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以内不一定会看直接的结果。尽管如此,还是不建议长期贴身佩戴

🔺 10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邦迪克表面附着物

通过作者之前的研究--《科技考古,破解邦迪克的百年谜团》,邦迪克表面棕黑部分染剂的化学成分,与东南亚古代黑白蚀花珠的黑色部分物质的化学成分不同。如果尚不能确定自己佩戴的“邦迪克”是否含有“砷-铜-硫”化合物成分,可以联系有条件的科学实验室,通过X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或拉曼光谱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 破损的黑白蚀花珠,出土于Sri Kshetra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当我们佩戴饰物时,除了关注饰物的纹饰特征、佩戴效果和历史文化背景外,还需要注意饰物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致   谢」

感谢美国著名珠饰研究家Robert Liu博士、美国著名艺术家和珠饰研究家David Ebbinghouse先生提供的宝贵实验样品,以及一直的鼓励和支持。感谢英国珠饰研究者芭比·科尔女士授权我在我的书-《世界古代珠子》中使用她的研究成果和她论文的图片。感谢中科院光机所上海科技考古中心李青会研究员的大力支持,还有中科院光机所上海科技考古中心刘松副研究员、在读博士董俊卿先生在实验和数据分析中给允我的巨大帮助。

乌巴基和他制作的邦迪克珠,摄于1980年

行游

印章与古代珠饰研究者、收藏家

印章珠子博物馆创始人

牛津大学、伦敦大学、

大英博物馆等机构访问学者

世界珠子研究者协会会员

埃及探险协会会员


行游世界 路上遇见无限美好

了解更多世界古文明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