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食 | 这款日销 10000 斤的石榴,不用吐籽吃得太过瘾

 朱喜保 2019-08-22
2017-09-12 11:36

吃石榴还能不吐石榴籽?

送走炎炎夏日,终于迎来稍许凉快的秋日,在万物成熟的季节,等待了一年,终于又到石榴上市的时候啦!

有人说:石榴是秋天的小牙齿,小心翼翼地剥开它的皮,满载着晶莹剔透、小巧动人的珍珠,掰开放到嘴里,汁水四溢,甜津津凉丝丝,简直甜到了心里,令人神清气爽!

只是喜欢石榴,却总是苦恼于它的硬籽难咽;贪恋它的味美清甜,粒粒慢食,却少份酣畅淋漓;果肉还微乎其微,剥起来麻烦,吃起来费功夫。

都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那,吃石榴能不吐籽吗?这时需要下面这款不用吐籽的石榴登场啦!

突尼斯软籽石榴,相比于普通石榴,在糖度、籽大小、外观颜值方面都有着独特优势。

不仅颜色深红,颗粒饱满,皮薄肉多,重点是,它不用吐籽!太吸引小飞君这种只爱吃的懒人了~

抓一把直接塞进嘴里,嘎嘣嘎嘣得嚼,满满都是幸福啊!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 ●

连籽都可以轻易吃掉的石榴

大口吃不吐籽,水分超足颗颗饱满

真正的软籽石榴改变了传统石榴难以下咽的缺点。

软籽可食,更有健胃消食化积的功效,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小孩食用,结束了吃石榴吐籽的历史啊。而且小编安利的这款突尼斯软籽品种:

不仅软籽,还有极厚饱满的果肉!终于可以不吐籽大快朵颐吃石榴。

不仅软籽,还有红润纤细的外壳!终于可以一掰就开分石榴。

不仅软籽,还拥有无比貌美的颜值!终于可以在众人羡慕与仇恨下吃石榴。

简单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籽:吃石榴不再困于吐籽的麻烦;

薄:可食度相等于两颗普通石榴;

红:软籽石榴颜色鲜红,晶莹剔透;

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喝的“雅诗兰黛”;

而且与其他品类相比:百粒重大的软籽石榴天生自带皇冠,果皮极薄,可食率高达61.9%,肉汁率高达91.4%,含糖量高达15.5%以上,完胜其他品类!

突尼斯软籽多酚保护大脑细胞,及其持续增强记忆功能。同时软籽中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胆固醇。

同时石榴甘甜性温,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口舌干燥、咽喉肿痛、干咳久咳、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皮肤干燥等问题。

而且石榴中的抗氧化成分是所有水果中的佼佼者,抗衰老效果比起苹果、西瓜等常见水果要高出许多,简直就是美容养颜的神器。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 ●

产自“石榴之乡”会理

籽粒透明晶亮,果味浓甜醇香

地处神奇北纬26°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它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盛产全国石榴的好地方,素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

早在唐朝,会理石榴就是贡品,北京亚运会的时候也精选了6000个会理石榴。

而远离城区30公里的2000亩的有机园专门种植石榴,海拔高达2000米左右,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更是达2421.5小时。

五粮液集团以这里的有机石榴为原料,生产的“亚洲红”石榴酒更是畅销欧美。

2月发芽,4月开花,7月结果,9月成熟,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吃到如此味美多汁的石榴,往年短短两个月销量就达到50万斤以上,所以想吃的小伙伴可得抓紧咯,就怕上市时间短你不够吃!

会理石榴因果大皮薄、色泽艳丽、粒大籽软、味甜汁多、富含多种维生素及28种氨基酸,在全国8大石榴产业中独领风骚,并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石榴专家也通过视觉与味觉的品评,对会理石榴作出高度评价:籽粒透明晶亮若珍珠,果味浓甜醇香如蜂蜜。

不同的石榴有着不同的感观和甜蜜,这次美物就带来了两个品种,有玛瑙宝石般的青皮石榴,和不用吐石榴籽的突尼斯软籽石榴:

▶青皮甜石榴

青皮甜石榴,表皮黄绿带红,一颗颗饱满的果粒,像是会发光的粉红色玛瑙,晶莹剔透,口感当然是没得说啦,入口甜润多汁,让人爱不释手!

▶突尼斯软籽石榴

而吃到突尼斯软籽石榴,你会发现其他石榴都成了将就,剥开外皮,却不是跟外表相匹配的小清新。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惊艳众生的红,一颗颗饱满果实都如同红宝石般,散发出明艳动人的光泽。籽软可食更是她最大的特点,籽粒可食率达100%,无须吐渣且口感极好!

(分为非化种植和有机种植两种,有机种植的每个果子上都有独立的有机标签哦,可以按需购买)

你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呢?为了成全你的小懒惰和抑制不住的口水,再教你超级简单巧妙的方法剥石榴。

石榴在传统文化还视为吉祥物,被当作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去做客,买苹果和牛奶作为上门礼物未免太普遍了,中秋佳节,只知道买月饼串访亲朋好友也不够创意,九月正是石榴香甜的好时节,走心送礼的时候到了!

这款贵族月饼,当伴手礼也很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