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 该工程涉及施工总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所处位置地形起伏较大,自然高程介于0.4 ~ 58 m之间,其中区域1的总挖方量909万方,填方量1337万方。 计算过程 1.处理自然地形 首先打开原始地形图,对地形图进行处理,包括等高线的转化处理和高程点文字的转化处理。最终把等高线和高程点成功定义标高。 原始地形图 等高线和高程点都转化完成之后,为了尽可能提高计算精确度,把等高线离散化,沿等高线均匀布置高程点,便于提高后期提取标高的精度。 离散化处理后的地形图 处理后的局部放大图 如果需要对地形的趋势做分析,可使用高程分析功能,生成平面的高程分析图,或生成三维的分析图,分析图使用的过渡色系列可以随意定义,结果如下图: 先生成三角网 高程分析图 2.确定土方区域 前期地表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定土方区域的边界线,整个图形分两个区域计算,其中区域1面积为189万平方米,区域2面积838万平方米。 土方边界线 3.生成土方区域网格 网格法土方计算,通过前期的地形预处理(已经有自然地形),在确定土方区域时,打网格、计算土方量、网格编号、角点标高及网格土方量的标注,都可以一步完成,尽量减少操作步骤。因为区域1是作为一个平台进行设计的,可以通过“角点标高”功能中的“成组定义”,一次性全部定义所有设计标高为13.8米,之后便可进行土方计算。 生成土方网格并自动计算和标注 计算结果局部放大图 区域1和区域2分别计算 4.统计土方工程量 计算完毕后,依据需要可以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统计土方总图,结果如下图所示。如果进行过放坡设计,放坡工程量会自动统计在表格中。如果此时没有放坡计算,在任何时候放坡计算后表格数据都可以自动更新,无需再次生成表格。 土方统计表(右侧及下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