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吟诵《木瓜》,赠予您

 MAY的学习簿 2019-08-22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白鹭吟诵

《诗经 卫风 木瓜》 来自吟诵诗词 00:00 01:24


 

奉上简谱:

65365(投我以木瓜)

116(低)21(报之以琼琚)

132(匪报也)

53651(永以为好也)

新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美玉名。下文'琼玖''琼瑶'意同。

⑶匪:同'非',不是。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白话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卫风·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因为关于此诗主旨说法多有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卫风·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这里不宜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