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团队带不动,主要是负责人没把事情想明白、说清楚【律业思考】

 时缤纷 2019-08-22


一个律所或者律师团队的管理者,到底应该做什么?

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常常会有团队的负责人和我交流,说自己现在带团队,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觉得管不好人,带不动队伍,推不起事情。

我自己的理解,所谓管理,本质上就是协调资源,完成目标。而所谓领导力,就是通过管理,把事情通过别人完成的能力。

但我自己的观察,我发现很多律所的管理者、团队的负责人,在管理这件事上或多或少都在犯两个错误——

  • 要么,自己牵头做所有的事情,本质上只是找了一大堆人当副手

  • 要么,就是不停地提想法、方向、战略,指望下面的人把事情自动完成

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有问题。很多团队做不大,管理者到最后还是得变成强人,就是因为没有清楚理解管理到底是做什么。

这背后的原因,我自己的理解,是因为很多团队负责人都错误理解了管理的概念,犯了不少管理的常识错误。

所以今天,围绕『管理常识』这个话题,我想和你分享自己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启发。

01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所有律所,都缺中层》。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在线下接触、辅导团队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几个带头的合伙人,坐在一起开一天会,然后用各种咨询工具,画出一张漂亮的战略地图。画完之后,每个合伙人都心满意足,然后说,哎呀终于把战略的事情想清楚了,回去就落地。

答案你也知道,大部分团队的战略,最终是落不了地的。

很多团队管理者,会误以为自身发展之所以遇到问题,是因为『没想清楚』。这背后的假设是,只要把战略想清楚了,事情就能自然完成。

这是很奇怪的。

想象你是一个导演,今年要拍一个科幻片题材的电影,内容是火星撞地球,地球人集中力量求生。你和几个制片人、核心演员聊得非常兴奋,觉得这个题材一定火。

然后你拍拍手说,大家围绕这个目标加油干吧,然后大家就自动找到了自己的岗位,3个月后,一部电影就拍成了。

你觉得荒谬,但我看大部分团队在聊战略时,其实就是这种感觉。

战略需要通过管理来落地。真正的管理,不只要有静态的全局思考,还需要加上动态的管理。

而围绕这件事,有三个管理常识需要理解清楚。它们分别是——

1. 决策

2. 目标

3. 计划

我们一个个来讲。

02 .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两个字——决策。

管理者每天要做的,首先就是『各种各样的决策』。

而所谓决策,就是『确定性的说法』。

什么叫确定性的说法呢?举个例子——

你和几个合伙人坐在一起,讨论自己今年、明年、后年的发展大计,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要做XXX地区高端商事争议的第一品牌。

这话当然没错,它可以帮助你在组织层面上,建立一个原则——因为我们的战略是高端争议第一品牌,那么低端的争议解决,常法等业务,我们就不做了。

但这不是管理的决策,这只是你和合伙人脑子里的东西,属于『组织决策』,是为组织接下来的发展定下来的重点方向。

但是当我们把这个决策抛给某个特定部门的负责人或者律师时,他对于这个决策是无感的。不是他不在乎,而是他不明白。

假设他是负责金融业务的,那他听到这个决策后,内心深处的想法一定是——

那我金融业务这个部门,今年该做什么事呢?肯定不是保持老样子,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他需要的不是『组织决策』,而是『管理决策』。

  • 放弃金融业务这条线,是一种管理决策

  • 打造3个差异化的金融业务产品,是一种管理决策

  • 3个月时间,把服务流程标准化为32步,也是一种管理决策

我们定出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指导行动。所以组织决策必须要变成管理决策,不光要说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更应该说清楚,谁,在什么时间段内,应该重点做什么。

大部分律师管理者,想了太多『组织决策』层面上的事情,却忽略了『管理决策』。

甚至觉得,我的任务就是把方向想清楚啊,想清楚了你们都要帮我完成啊。

这是明显的偷懒。也是对管理最大的误解。

团队负责人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大的组织决策变成下属能听明白的管理决策。你不一定要亲自干,但你要能说得清楚,说得明确。

管理者要有把事情想清楚、说清楚的能力和耐心。不要让下属『凭自己的理解』做事。

把方向想想就能把事情做成,那管理者也太好当了。

03 .

了解清楚决策的概念之后,下一个需要理解的概念,叫『目标』。

所有的决策,一定是围绕目标的达成的。目标不清晰,是所有管理问题的根源。决策必须以目标的形式定下来,才能指导行动。

所以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定目标』,『拆目标』,然后『分目标』。

不妨问问你的团队成员,他们知不知道自己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

我在线下试过,每次问完这个问题,通常团队成员的说法都是——

这个阶段,我要做这个,我应该做这个。

很多人觉得,这就是目标了——我要做这件事,这不是很清楚么。

但这不是一个好的目标,这最多只能说是行动。而很多团队的问题就在这里。

像类似『我要搭建律所的运营体系』,就属于非常差的目标。

因为很简单——

如果你的目标是这个,那到底什么时候做完,做到什么程度算完?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那最后你又怎么评价它的好坏?

其实目标并不复杂。

  • 3个月时间,新增10个社交电商客户 - 是个好目标

  • 2个星期,对接5个渠道,确认4场线下活动,目标50个有效客户 - 是个好目标

你发现了,所谓目标,就是『清晰、确定的结果』。你看一眼,就知道大概要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

我们在线下辅导团队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基于团队的发展战略,把他们的目标列到每月、每周,甚至到每天,量化到一看就明白的程度

                            

这其中,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OKR。

其实OKR到底是什么,没必要从字面上做过多解释,关键是明白——你用OKR这个方法,是为了定义清楚自己的目标。所以我自己对OKR做了个最简化的定义——

量化的,帮助团队成员确认重点工作目标,以及关键结果的工具,目的是对要完成的事情达成共识。

如果你在团队里负责线下活动,那你某个阶段的OKR,就应该是类似——

        

不要纠结OKR的概念,能说清楚什么是重点,什么是核心任务,就行了。

04 . 

目标定完的下一步,就是围绕目标进一步拆解,变成计划。

所谓计划,就是寻找资源、达成目标的一系列行动。它一定要包含具体的措施。

大部分团队⽬标管理做不好,主要是实现目标的措施的具化和细分做得不好。只有实现⽬标的措施清楚了,⽬标管理才算到位。

比如你负责律所的品牌运营,定下来自己的目标是——

  • 5月出一篇10000阅读量的文章

  • 举办线下XXX活动,300名现场报名

那你给团队成员(或者自己)列计划时,就应该说清楚下面这四个点——

  • 目标是什么

  • 截止时间是什么

  • 负责人是谁

  • 保证措施是什么

             

 其中,『保证措施』是最关键的。列计划时,不能是只定一个方向就完了,要继续思考,考虑——

如何才能大概率保证目标的实现。

因此,就必须要把目标变成『具体的行动』,配上相应的保证措施。

表现形式是,如果做完这件事,就能大概率帮助目标完成。

             

而这些事情,都是管理者在思考目标、列计划时,应该定下来的事情。这不是执行者的责任,这是管理者的责任。

也只有把这些细项定下来,你才能清晰地知道这个目标应该如何实现。

05

其实关于管理的常识,在理解上并不困难。上面的道理,我想作为管理者,你肯定也或多或少想过。

但阻碍大部分管理者的,其实是观念。因为你从心里觉得——

管理者怎么还要做这么多事情啊,我不是应该定定大方向就行了么?

但现实不是这样,管理者要有把事情想清楚、说清楚的能力和耐心。这是你的工作,也是你的责任。

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