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在中国的文化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家国情怀。 尤其是“家”,现如今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齐家”自然是重中之重。那么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如何“齐家”呢? 一、家的定义首先一提起家,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家就是避风港”“家是温馨的小窝”之类的词句。 记得上大学期间,过完暑假我要准备回学校了,和妈妈闲聊说:“妈,过几天我就要回家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你现在不就在家里吗?” “哦,我是说回大学宿舍,那个家。” 我们所居住的处所,那就是家。 而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小伙伴们,自然是家人了。室友、同事、乃至上司,其实都可以算是我们的“家人”。 家,就是家人聚集之处。 二、何谓家业有家,则自然就有“家业”。 家业又分“有形家业”和“无形家业”,是一个家的资产与名望。 有形的家业自不必说,而无形的家业则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长幼有序、君臣有义等。 有形的家业需要去奋斗,去拼搏,还要一点点运气。而无形的家业只需要“爱”,就足够了。 足够的有形家业能让我们衣食无忧,而足够的无形家业能使我们内心富足。 如最近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与殷夫人组成的这个“家”,其家业对魔丸转世的哪吒,影响不可谓不深。 若没有他们平时积累下来的声名,恐怕哪吒不用等三年天劫,就有一群父老乡亲整天想着怎么“为民除害”,并加以实施了。 若没有他们以“爱”为核心的教育,哪吒大概也早就任由自己的魔性发作,闯下大祸,而被高人收走了。 一个家业,有着生育、经济、教育、及保护与照顾的功能。 三、齐家明白了家与家业,我们再来说说如何齐家。 《大学》里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齐有两层涵义:其一修正,其二同心。 所谓同心,便是有相同的目标,而相同的目标,则衍生出“家规”。 唐代有个很出名的家族,家族九辈同居。合家九百多号人,团聚在一起,和睦相处。唐高宗听闻后,很是羡慕,特意找到他们的族长张公艺请教。 张公艺告诉他,我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然后拿起纸来,写了一百个的“忍”字。 这就是“百忍成家”的故事。 “忍”不是一味的退让,不是只求息事宁人,而是先忍下来,不当面发作,事后再寻找合适的处理方式。 多少夫妻的吵架乃至动手,都是一时冲动,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若是被孩子看到,那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都是极不利的。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跟我说,他的爸妈从不吵架。 我在羡慕之余,好奇去问了他妈妈。阿姨笑着说,哪里是没吵架,夫妻之间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只是吵的时候都是确认她儿子不在的时候,才放心地吵。 修正,则是要整治家政,并当家中最标准的那个人。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家亦如一个小型社会团体,自然就会衍生出“家政”。据闻,在一些高校还有开设了家政学专业,把家政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而其在国际的发展也已有百余年。 追溯起来,我国其实在周朝时就有了家政教育的思想。 整治家政,及时处理家中出现的问题,使家中成员亲爱和睦,这是每个家主都应该做的事。 假若出现了问题,而没处理,彼此之间总会有像卡着一根刺的感觉,生活会时有摩擦。而不察明原因,就会以为对方是在无理取闹。
了悟了夫妻之间的道理,有这同理心,再去处理其他的人际关系,就没什么困难的了。 若是小孩犯错了,则更需要家政的力量了。小孩犯错是难免的,但一上来就打,这样只是让身体记住疼痛,却不知道错在哪里,反而会关闭了对外界的探寻。 听闻一个外国友人的故事,他家孩子犯错,他的教育方式是,先让对方知道错了,主动伸出手来才打。若是孩子始终不知道自己错了,那就不会打,先禁足。 犯了错当然要惩罚,但必须让对方心服口服,才能吸取教训。 而要整治家政,自己首先就要当家中最标准的那个人。才会有足够的公信力,才能作为一家之主,成为大家的公道主。优良家风才得以传承,典范才得以建立。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和万事兴。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