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学《内经》,晓人事——领悟《黄帝内经》之天道

 崔竣豪 2016-05-04

点击上方“光明微教育”可订阅哦!

《黄帝内经》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由此可知,医学崇尚以人为贵,以人为本,以拥有人性的温度为特征,医学亦是人学。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通晓人事是必备的技能之一。《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理论的形成直接或间接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故细研习之,深觉医理亦做人之理。今试析《黄帝内经》中的处世之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修身﹑齐家之道。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学《内经》,晓人事——领悟《黄帝内经》之天道

1

修身之道

1.1 淡泊物欲,德全不危

从古至今,中国人受儒道思想的影响,重视修身养性,《大学》云:“自天子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更是明确的提出修身养性之法。“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德全不危”四字,至简至易,亦如《道德经》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天地之理明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得“德”而“全”,故合于至道,合于道者,无危而全。此修身之道也。

“志闲而少欲”即无论在生活中亦或是工作中,心不随外境所动,内心深处一片平和,无欲则刚,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做到大义凛然。“志闲而少欲”,是顺应天道自然的正义,也是顺其自然的坚持。少欲则心安神宁,心安神宁则气自足,气足则肝胆不虚,肝胆不虚,自然不惊不惧,故言“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是一种万事皆有“度”的观念,不可不为,亦不可过度为之。运动要适度,既不能不动,也不能使身体过于疲倦。运动如此,万事亦然。过犹不及,守其度而得其真。“气从以顺”,指身心空闲下来之时,如《道德经》所言,“致虚极,守静笃”,在至静至虚处,先天一气从虚空中来,其气机不可逆,应《内经》之开篇,“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使体内真气和顺,“各从其欲”,如此才能“皆得所愿”。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修身者,重在淡泊寡欲,饮食不分精细,衣冠不求华美,一任自然,甘之如饴,不迎不拒。各安其位,各司其守。如此修身养性,便可不断的修正自身。今时之人,博学善思,改造自然能力日益增强,然其外在诱惑,享乐方式也日益增多,故“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对于修身来说,就尤为重要。研读《内经》,明天道,挣脱于世俗之物欲,明辨心与物,如此修身,便可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1.2 不惧死生,不求名利

在《黄帝内经》中,基于气化理论的基础,提出了气和形相互转化的思想,指出了宇宙间气和形相互转化的规律,而且用阴阳的理论说明了形气转化的根源,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其立足于朴素的辨证法,承认形气可以相互转化,即承认器物都是可以相互过渡的。不仅如此,《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黄帝内经》肯定了器物皆世界,每一个器物的小世界中都发生着形气的互换,正是由于气的运动,使器物内部出现升降浮沉的变化,同时与外界环境又发生内外出入的一定关系,并最终使有形物体分解为气,升降出入是一切器物的共性。此虽为自然界物质形态相互转化的思想萌芽,但推天道,晓人事,由此来看待生命与生活也未尝不可。

在《黄帝内经》的阐述中,气本无形,却可转化为有形之器;器虽有形,亦可化生无形之气。通过有形和无形的转化,从而完成生命活动。细想之,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设计师把无形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产品;作家把无形的思想转化为有形的书籍;医生将有形的病痛转化为无形的关爱。生活就是在无形与有形之间的转化,生命也是如此,两精相搏,降生于世,得一生身,此为无形化有形,生老病死,身陨,此亦有形化无形。

我们将无形的知识和力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生活,甚至将此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当我们拥有这些有形的物质,又再一次的鼓励我们的孩子运用有形的物质去学习无形的知识。如此反复。甚至于晚年,我们发现有形之物质终将随着生老病死的躯体消逝于无形,便也释然,反将有形之物质资助于人,将其化为无形之大爱,融入无形生命。以《黄帝内经》看生命和生活,有形无形,便可合二为一,不必执拗于有形物质之追求,亦不必执拗于有形物质之损耗。有形亦无形,无形亦有形,生命以及生活不过是一个圆,中间的任何转化,都是为了更接近原点。明其理则不惧死生,不执著于名利。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学《内经》,晓人事——领悟《黄帝内经》之天道

2

齐家之道

2.1 夫妻齐体,相互依存

《易经·系辞下》云:“天地姻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阳谐和,男女结合乃是自然界及社会的普遍现象及自然规律。阴阳,男女,婚姻之道,《黄帝内经》中已有提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本意虽为阴气居于内,为阳气的主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的役使。然却意在阴阳内外相合互用,不可相离也。婚姻之道亦然,男子为阳,主外;女子为阴,主内。男子虽居外而不离,女子在内使之;女子在内而不弃,男子在外守之。在现代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虽不再明显,但本质相同,如男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如同人身体的卫气,担负着保护家庭,抵御外邪入侵的职责;女子则如营气,滋养家人,为家庭的粘合剂,是家庭内部和谐的关键,此亦男主外女主内。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可知:男性、女性一般在思想、行为、需要上皆有差别,其互补特征明显。一般而言,男性较注重理性,易抽离情感,而女性则重主观感受;男性倾向于需要权力,女性倾向于需要亲密的感觉;男性个性较刚硬,女性个性较温柔;男性有较强的保护他人的欲望,女性则有被保护的需要;男性较热衷于事业,女性则热衷于家庭、重视身边的人。故夫妻更适合的相处方式为男主外女主内。

3

小结

如《内经》所言之修身,则自处于尘世而坦然。君子不因社会地位之高低,而生嗔怒;不因美食华服之精良,而惑其心;不因得有形财产之多少,而生忧患。淡泊名利,以德保身,不惧生死,乐于超然。遵《内经》之天道齐家,则家和诸事顺,夫妻同体,相互依存;子女气血充实,五藏通畅。谓之修身,谓之齐家,究其本质,不过“和谐”二字。修身重在自身与环境的和谐,以及内心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和谐。齐家者,夫妻,子女也。夫妻和谐之道在于各司其职,夫妻合体,合而不离;教子之道在于教育与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的和谐。以上皆和谐,则家和谐,社会和谐。

学习《黄帝内经》推天道,晓人事,知和谐。和谐者,万事万物皆以此为道。

(作者学校:天津中医药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