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是空心的?科学家算出它质量过轻,《山海经》有记录却无人信

 孙丹阳 2021-01-2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一点从浩瀚的古籍中就可见一斑。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尽情的发挥了想象力,对人类的起源和身边的一切展开了探索,《山海经》作为上古奇书,就保留了最原始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们对《山海经》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书中奇怪的生物以及特殊的事件,认为这些都是虚构的。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书中的很多记载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线索。

正如书中描述的“白民”和黑人,甚至还有类似于美洲大陆的存在,更多的是一些我们从未见过和听过的生物以及地区,因此不少人猜测,《山海经》描述的是人类不曾了解的未知世界。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奇人,亦有奇兽,皆穴居。其穴或处深山之岩洞,或处地下之深处,自给自生,与世隔绝。遇有地震、洪水及寒热骤变,其穴因处地气升降之孔道,故先于地表而受之,则避而离其穴,灾过则复返其穴。”

有观点认为,这是古人对地下空间中的神秘文明进行描述的重要证据,他们生活在地心世界,一有灾变就会暂时逃离到地表,并且携带着奇珍异兽。如果这种推测成立,也就意味着间接证明了地球并非实心,书中的很多情景也许就是地心文明的产物。

同时,关于《山海经》的来源也众说纷纭,以古人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来看,他们根本没有可能环游世界,更不要说是记录下所见所闻,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这些都是虚构,毕竟书中很多动物都像奇怪的组合体。

但也有观点认为,《山海经》中描述的一切都可能存在于地表之下5000~10000米的巨大孔洞中,由于种种原因,人类无法进行实地探索,也因此让这本书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根据科学家们的探索结果,地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轻,如果按照质量的相关公式,这明显不符合计算结果,因此地球内部很有可能不是实心状态,我们的探索也很有必要。

有人将《山海经》看做一本志怪古籍,也有人坚定地认为它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究竟这本书所描述的世界是否真实存在?相信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我们能够早日破解这个巨大的谜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