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作为一位新媒体人,写出一篇全网阅读量超过10w+的文章,曾一直是灵遥的心愿。 为此,我看过很多分析10w+是如何写成的文章、拆解过很多10w+的爆款,也模仿过很多10w+的写作手法,但始终,没能摸清门道。毕竟,只有能够给读者带来价值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而所谓的10w+的阅读量,无非多得到了一些读者的认可罢了。然而,在今日头条上,真正地见到了10w+阅读量那一刻,我内心也高兴了好一阵子,仿佛有了它,这270天的坚持写作,也总算有了一个交代。 图 | 书语人间 今日头条后台数据(截止日期:2019年8月22日) 于是,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从写作初心、选题、结构、文笔和排版五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我自己是如何写出10w+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01. 初心: 尊重内容,忘记数据 前面说过,灵遥入行新媒体写作,已经9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灵遥曾前前后后与近1000多位写作爱好者打过交道。 他们中,有不少人依然奋斗在新媒体的第一线,在读书、育儿、心理、旅游等领域,不断地输出高价值的文章,吸引更多的同类人加入自己的精神部落。 有的人,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新媒体创作者的阵营。 他们的离开,既让灵遥感到惋惜,也让灵遥意识到,即使新媒体的入行门槛相对较低,但是,能否打造出一个现象级的账号,却离不开创作者日复一日的坚持。 因为,只有持续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才能够让用户愿意关注你的平台,成为你精神部落中的一份子,而,任何急功近利式的写作,只会让你迅速地被淘汰。所以,无论你入行多久,都请尊重内容,用心打磨你的文字,然后等待时间,来告诉你答案。 02. 选题: 牢记读者,忘记套路 每每谈及新媒体文的选题时,我们常常会在网上搜到各种各样的套路文。 一般来说,这类文章的写作,要么,和传统媒体写作一样,以「速度」取胜,抢先爆料出一个大家都还不知道的政策,或是明星八卦等,要么,就是对同一个素材,如,哪吒票房突破40亿,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 不过,想要靠着热点文拿到10w+,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一方面,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拿到第一手资讯,在「速度」上自然也就略逊一筹。另一方面,你追热点,各垂直领域的头部大号同样在追热点。并且,有不少大号甚至是启动一个几人到几十人团队来追热点,你怎么追得过人家? 如果你想要用这类文章,拿到10w+的阅读量,那么,你得在选择投放平台,和了解平台算法上,多下点功夫。 比如,如果你的投放平台是微信公众号,那么,你的第一批读者,就是你公众号的订阅者,和你整个朋友圈。当然,如果你的这篇文章,内容够优质,那么,它将有机会被更多的人看到。 所以,想要在公众号写出一篇10w+的你,不妨花些心思,研究一下你通讯录的好友们,都在关注些什么,然后,对症下药。 再比如,如果你的投放平台是今日头条,那么,读懂今日头条的算法就很重要了。有别于其它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直以来都践行着「你关心的,才会头条」的理念和算法。 也就是说,在你把一篇文章发在了头条号上以后,今日头条会先识别你标题和文章里的关键词,然后把它推荐给一批可能对你这篇文章感兴趣的用户。举个例子,灵遥的这篇《听肠道的话:做好这2件事,你也能轻松活过100岁!》谈到的,便是如何通过保养肠道,来养生。那么,平时关注养生这个主题的订阅者们,便会成为这篇文章的第一批读者。如果这一批读者在读完了灵遥的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学到知识,愿意点赞、收藏和转发,那么,它便会被推送给更多的人。 在新媒体时代,你将不再是一个信息的编辑人员,而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只有那些怀着一份对人、对内容的温柔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思考的人,才能够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选题和切入点。至于,你在网上看到的一切与选题有关的套路,抱歉,订阅者的身份、地域、脾气、爱好等都完全不同,就算复制过来,也没什么用呀。03. 结构: 做时间的朋友,升级用户体验 曾几何时,浮躁、迷茫、怀疑、踌躇、彷徨……成为了许多新媒体从业者的标配。 想要学习写作,那便加入各种付费社群,听大牛们为你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想要写好一篇文章,那便去动动手指,关注一下相关的公众号,从这儿学一个标题技巧,从那儿学些排版方式;想要过稿,那便找编辑,要来样稿,然后,拆解、模仿吧! 随着低打开率、低转发率、低点赞率逐渐成为一篇文章的「标配」,越来越多创作者开始心慌意乱,一边全网寻找解决问题的「干货」,一边质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实,一直在退步的,从来就不是你的写作能力,而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 因为,在创作时,你宁愿相信网上那些所谓「攻略」,也不愿意去了解一下你的读者,这些决定你文章命运的人,都想要用你的文章来做些什么。  现在,请回想一下:你都会在哪些情况下,拿出你的手机,刷上一小会儿? 情况一,你遇到了点问题,比如,你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菜弄到了自己刚买的新衣服上,你想要把它弄掉,却不知道哪种方法最好。 于是,你拿出了手机,输入了以下的内容:「衣服上的油渍,该如何清理?」 这时,弹出了一篇文章,详细地告诉了你都要用哪些方法,才能够快速清理油渍,且不留任何痕迹。你测试了一下文章里的方法,惊喜地发现,衣服上的油渍完全清洗掉了! 那么,你会不会顺手点开这篇文章,给这个解你燃眉之急的创作者点个赞,或是留言称赞一番呢? 情况二,你突然有了一段空闲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恰好在这段时间里,你既无法拿出笔记本电脑来办公,也无法拿出书本来学习。 于是,你拿出了手机,打开了微博,正好刷到了一个新段子。然后,你把它转到了你的微博里,突然一下子涨了好百十个粉丝,甚至,还有好几个朋友在下面给你留言,夸你眼光好。 那么,你会不会顺手关注一下这个博主,再看看有没有别的好段子呢? 你的文章之所以有阅读量,要么就是你帮别人节约了时间,要么就是你帮别人打发了时间内。这两件事情,合在一起,便是做时间的朋友,给别人创造价值。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文章结构上乘,与其拆解10w+爆文的写作公式,不如去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这个道理你到底要怎么说,才能够达到帮读者节约/打发时间的目的。 04. 文笔: 在场景中讲故事, 调动读者的情绪 当然重要!因为只有好的文字,才让读者有就继续读下去的冲动。 灵遥认为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场景中讲故事,给读者提供解决方案,第二种是调动读者的情绪,帮助读者释放情绪,缓解压力。 如果你有浏览过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获奖文章的标题,你会发现,它们的共性都是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加上一个解决方案。比如,灵遥的这篇《这样和HR谈薪水,你每月也能多拿2000块》解决的便是面试中的薪酬谈判。那么,我塑造的场景便是,在面试时,如何在对的时间,用对的策略,每月从公司手里,多赚来2000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站在上帝视角给读者讲道理,难免有教条感,二是因为不在场景中解决问题,光讲大道理,会出现「只给鸡汤,不带勺」的窘境。 看完了在场景中提供解决方案后,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 一般来说,我们会在阅读一本文学书时,被作者带入到一种文字氛围中,体会到人生的悲喜交加。 比如,在读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时,我们会因为他同僚们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感到诧异,也会因为伊凡伊里奇死前的惨状,感到毛骨悚然。 正是这些文字带给我们的情绪,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也让伊凡·伊里奇这个人物形象,一下子活了起来。 所以,在新媒体创作时,我们同样要学会用文字,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你可以先用标题和开头,丢出一枚情绪炸弹给读者,如,失望:《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发布平台:咪蒙); 厌烦:《热爱流量,是脑子进水的症状之一》(发布平台:生煎孢子) 好奇:《Angelababy是如何将5:5身材穿成大长腿的?》。 然后,你要寻找合理的论点和论据,有效地引爆用户的情绪,让用户成为发现事实的参与者和真相的见证人。最后,如果用户能够通过你的文章,释放自己的情绪,那么,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把你的平台与其他平台区别开,给你一个好评。 记得以前在一家新媒体公司任职的时候,灵遥常常发现,我们的老板会在小编做好一篇公众号的推文后,反复地检查字体、字号、字色与配图。 其实,他之所会这么做,可不只是仅仅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确保这篇文章里面的信息,都精准地传递给了读者。 毕竟,在一个不那么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场景,想要试图让读者读完近几千字,还未经处理过的文字,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时,如果你能够用颜色,来帮助读者强调重点,或是,用配图来帮助读者放松一下眼睛,那么读者将会十分地感激你的体贴。所以,以后请不要每一篇文章,都用一模一样的排版了。因为,人家文章想要传递的内容,根本就不一样嘛。一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各大社交平台的相继出现,让我们能够与一个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因为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个段子、一篇文章、一个账号,建立起精神世界的联系,从此不再孤单。 另一方面,较低的入行门槛,与一夜爆红的渴望,却让越来越多的人,丢掉了文字创作者的初心,不顾文章的质量,一味地追求高打开率,既污染了这个平台,也玷污了文字。 正如著名诗人北岛所言,文学是一种「语言」的冒险,需要焦躁、克制和等待,而,在「利」字当头的商业社会里,真正愿意扔掉套路公式,沉下心来打磨一篇文章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太少了。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即便能够凭借着逻辑思维和套路把内容写对,却很难上升到写好、能够打动人的层面。至于,10w+,自然也遥不可及了。 于是,灵遥在这里写下这篇10w+的心得,也是我入行9个月以来的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另外,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能不忘文字的初心,砥砺前行,写下一篇篇能够被后人所铭记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