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元起购,年化4.5—5%,银行子公司的产品能买吗?

 jessy60320 2019-08-23
银行理财子公司不仅分化了30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更是对公募、信托等投资领域也发起了挑战,将成为未来投资理财市场上最强劲的竞争者。

最近,部分中小银行在第三方平台上推出了年化利率超过10%,而且还能返现的存款产品。

这种激进做法的背后,除了揽储的原因,和不良贷款率高企等因素带来的流动性紧张也不无关系。

对于有些小银行后面隐藏的风险,菜导也曾经提醒过大家很多次,大家小心甄别,避免进坑!

另一边,大中型银行的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发布产品的消息不断。

随着理财子公司的进一步推进,对于其他没有多少能力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小银行来说,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挤压。

目前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理财子公司已经开业之外,还有6家已获批筹建,并且还有22家等待批准。接下来将有一大批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

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说是“后资管新规”时代的贵子,可谓“嘴里含着‘金汤勺’,胸口挂着‘全牌照’;左踢公募宿老,右打信托群豪”。

不仅分化了30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更是对公募、信托等投资领域也发起了挑战,将成为未来投资理财市场上最强劲的竞争者。

很多人不明白,银行卖理财卖得好好的,为何还搞一个子公司来多此一举?

还有人说:啥?银行理财不保本保息,那跟基金公司有啥区别?这不闹着玩嘛!

在过去,由于银行理财几乎都是刚性兑付的,所以给大家营造了一种稳稳的错觉。

但实际上,银行理财的内里存在着诸多问题。

银行理财的产品并不是一对一的,你购买产品的那笔钱实际上并不是对应到一个单一的理财产品中。

银行是把所有资金整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分配和投资。这里就存在着期限错配、资金池等问题,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流动性风险。

再者,银行理财会以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资管产品作为通道来发行产品,规避一些监管问题。

而资管产品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会相互嵌套,比如信托投资于证券,证券投资于保险。

这里存在着通道业务、多层嵌套的问题,底层的资产很难摸透;而且由于缺乏监管,风险传递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

然后为了吸引资金,银行还会用自有资金来私自承诺保本,也就是强行刚性兑付。

但是银行的每一次兜底,其实都是掩盖了一部分风险的。久而久之,风险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后果是很严重的。

想让银行自身彻底去解决这些弊病,成功的概率极小。

所以就通过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使得银行理财逐渐与银行自身业务剥离,来化解这些问题。

进一步讲,理财子公司的出现,会给银行理财带来什么具体变化呢?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的是,以后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一定等于银行的产品,很多是银行子公司的产品。

这在法律上是分割的两个主体,所以最为直接的变化就是:别再指望银行给你刚兑了。

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将逐步净值化,这也是接下来投资理财市场的一个新趋势。

不过凡事需要一个过程,我国银行理财的客户风险偏好是比较低的,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所以子公司的产品短期内还是会以低风险、固收类资产为主,再逐步过渡到权益类资产。银行理财新老系统和新老产品还会并行一段时间,直到完全替代。

再来,投资范围方面,理财子公司的公募产品可以直接投资于股票,将合规私募机构纳入理财合作范围,允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等。

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多样性,虽然投资风险会相应提升,但预期收益也随之升高了。

另外,对于用户来讲,购买体验升级了不少。

很多产品的门槛从传统理财的1万元降低到了1元钱,对于资金较少的用户来说实在友好。

而且购买传统的银行理财时,首次购买之前几乎都要到柜台进行面签,就会有一些人因为挪不出这个时间而作罢。

但是子公司的产品大多不存在这个困扰,很多都是无需面签,就可以直接在线购买。

而且和传统银行理财的销售渠道不同,子公司还可以通过其他机构进行代销。

目前子公司产品的主要发行渠道也是柜台、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但估计不久后就可以在第三方理财平台上看到这类产品。

目前,工、建、中、农、交五大行的理财子公司都已经开业,除了农银理财,其他四个理财子公司都已经陆续发布产品了。

这些产品到底如何?

从现有的产品来看,这四家各有特色。

工银理财的产品主要都是固定收益类,少数是权益类、混合类,融合了FOF、上市股权、指数基金、科创板等主题。

建信理财的产品主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品设计基本是“固收打底+权益增厚”的形式。

中银理财的产品侧重点各有不同,分别涉及全球配置、养老、指数、股票、非上市股权等。

交银理财的产品主要投资于固收类,正在开发一些涉及商业养老、科创投资、长三角一体化等主题的产品。

菜导从各个渠道搜集了目前能找到的一些具体产品信息:

(点击可查看大图)

投资范围来看,现有的产品基本上以固定收益类投资为主,也在尝试向权益、股权等资产配置延伸。

预期收益来看,较多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都在4.5%-5%之间。

数据显示,7月封闭式银行理财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的收益率是4.09%。

所以这些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产品,我们一直提的是“业绩比较基准”,这也是净值型产品的惯常提法。

这意味着,这个收益率只是一个参考值而已,达不到这个收益水平,甚至出现本金亏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投资门槛来看,仍有一些产品的门槛还是1万元,但不少产品已经支持1元起购。

期限方面,除了部分无固定期限的产品,其他的封闭型产品基本上都是2—3年,期限普遍较长。

不过这也好理解,因为净值型产品的波动会比较大,产品期限若短的话,也不利于净值管理。

风险等级来看,有些是三级的中等风险,有些是二级的中低风险。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以二级为主。

分析了这么多,最后老规矩,菜导要给大家圈重点了!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些产品到底能不能买呢?

首先,如果你是非常保守的,无法承受一点本金亏损,无法接受不保本的投资者,这些产品肯定不适合你,你买买国债、余额宝、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之类的产品就好了。

除了这类投资者,其他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是可以尝试的。

但有一点,因为这些产品都是净值型产品,就像基金那样,所以理论上是有可能赚也有可能亏的。

所以如果考虑买这些产品,就必须要摒除刚性兑付的思维。

不过银行也考虑到客户的思维和习惯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目前子公司的这些产品基本上是比较稳健的,风险还是比较适中的。

最后提醒下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三点。

一是看看具体的风险等级和投资去向。

如果你的风险偏好程度相对较低的话,建议还是选择二级风险的、投资去向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高的产品。

二是一定要好好看看产品说明书。

特别是开放型的产品,如果没有仔细看清一些赎回条款、补偿条款等,就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三是要注意期限。

开放式产品没有固定期限,赎回比较灵活。

但如果买的是封闭式的产品,因为普遍期限较长,所以大家在购买前一定要仔细琢磨这笔钱到底能不能放那么久,不然到时候要用钱的时候就抓瞎了。

好了,关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就说到这了。

你有买过这些产品吗?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呢?

◆ ◆ ◆  ◆ ◆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限时福利!

8月31日前,通过菜鸟理财专属链接购买随存宝、众邦宝产品,首购满1000返10,满10000返15,首笔订单持有7天以上不支取可返现,不与平台其他首购活动同享。
奖励半个月兑付一次,奖励金额会打款到你购买产品绑定的银行卡,发放奖励会收到短信通知。
随存宝、众邦宝均属智能存款类产品,对应的是银行存款,受50万银行存款保险保障,安全性高,可以信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