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的隐形杀手——周围神经病变

 万宝全书 2019-08-2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

2型糖尿病确诊时及1型糖尿病诊断5年后至少每年应筛查一次。评估应包括仔细的病史采集和踝反射、针刺痛觉、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等5项检查。所有的患者都应该定期筛查,以评估足部溃疡和截肢的风险。反应小纤维的检查是针刺觉和温度觉,大纤维的功能检查是10克尼龙单丝检查和踝反射。对那些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不明确、怀疑有其他病因的患者,可进一步做电生理检查或转诊给神经科专科医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1)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

(4)有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者,5项检查(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中任l项异常;无临床症状者,5项检查中任2项异常;

(5)排除其他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排除严重动静脉血 管性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1、积极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积极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有效手段之一,起始治疗时机越早,血糖控制越严格,患者受益亦越多。推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7.0%,在治疗过程中无低血糖史及其他不良反应者,糖化血红蛋白甚至可以控制在6.5%以下。‍

2、主动控制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与机体代谢异常如肥胖、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可能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因此积极控制这些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对其治疗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3、药物治疗:1)抗氧化应激治疗 :能再生体内抗氧化物质、 清除自由基和减弱氧化应激反应,有效调节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同时能刺激神经纤维再生,抑制患者神经功能进一步退化。代表药物为α-硫辛酸。2)改善患者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从而提高神经细胞的血氧供应。代表药物为前列腺素E1。3)神经营养治疗:能有效调节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有利于神经传导功能,代表药物为甲钴胺。

4、控制疼痛:对症治疗主要是缓解病人疼痛,常用药物有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物和麻醉性镇痛药物等。以上药品可以单独应用,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来源: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